中广格兰旗下网站:中广互联  格视网  卫星界  社区
登录注册

登录X

没有账号?  快速注册>

首页新闻正文

“二次元剧”将成未来爆款?

导语:电视剧观众主要是40岁以上的中老年群体——这个在电视行业默认已久的结论似乎要被改变了。昨天,在2016上海电视剧制播年会上,来自电视台和制作方的声音都开始传递一个新的理念,电视剧未来将是年轻人的天下。年轻观众群似乎正从网络回流电视,而为年轻人量身定制的“二次元剧”也已横空出世。

  电视剧观众主要是40岁以上的中老年群体——这个在电视行业默认已久的结论似乎要被改变了。昨天,在2016上海电视剧制播年会上,来自电视台和制作方的声音都开始传递一个新的理念,电视剧未来将是年轻人的天下。年轻观众群似乎正从网络回流电视,而为年轻人量身定制的“二次元剧”也已横空出世。

  电视剧内容来源被颠覆

  改编网络文学和游戏,把年轻人喜欢的小说IP搬上电视荧屏,是这两年电视剧行业向年轻人靠拢和示好的一种方式。但如何迎合90后乃至00后的审美取向?时下最热的“二次元文化”就这样被盯上,一种全新的“二次元剧”应运而生。

  据SMG影视剧中心主任王磊卿介绍,所谓“二次元剧”其实是根据由二维图像构成的动画、漫画、游戏作品改编而来的电视剧,“它们是90后受众的‘主打歌’,较之受85后追捧的网络小说,创新度更大,更具有适合影像化的视觉冲击力。它们将打破次元壁,与主流电视剧市场融合。”

  对大多数电视剧同行业者来说,这意味着电视剧改编的IP市场,将不再局限于网络小说,年轻人正在看的动画片、正在玩的游戏,都可能被改编成电视剧。相对于传统电视剧的制作方式,这种对内容来源的改变,几乎算得上是颠覆,也因此,王磊卿关于“二次元剧”的预测一出,立即引发台下同行的热议。

  年轻观众比率上涨近100%

  根据CSM媒介研究发布的报告,2015年25岁至64岁的观众是电视市场的主力收视群,其中45岁及以上观众是电视的重度观众,其中45岁至54岁观众占比最高,且收看倾向性较强。

  但王磊卿透露的一组数据打破了这一固定印象,“三年来东方卫视晚间黄金档收视数据显示,25岁至34岁年轻观众的比率上涨近100%。东方卫视去年的两部精品爆款剧,《芈月传》和《虎妈猫爸》的观众年龄,呈现了非常明显的年轻化趋势。”基于这一数据,他将东方卫视电视剧未来的发展调性定义为“青春”导向,其中“二次元青春”是重要组成内容。

  “过去一年,荧屏上出现的现象级电视剧背后,两股源头活水汩汩而来。一是80后、90后、00后特有的个性消费模式,已经成为文化经济的新增长点,荧屏青春态应运而生;二是网络原创和传统制作的审美趋同,给了荧屏年轻化的丰沛土壤。”王磊卿说。事实上,以近期数家影视公司公布的2016年电视剧项目来看,备受年轻人喜爱的网络文学IP或者年轻人熟悉的热门游戏,都已经变成了影视改编的对象,如柠萌影业的《择天记》《九州缥缈录》,选择了年轻读者熟悉的大IP;耀客传媒的《刀塔传奇》直接面向游戏玩家和动漫爱好者;《奇星记》则在奇幻剧中首次采用真人冒险RPG(角色扮演游戏)模式。

  打造精品剧还要靠老本行

  当“二次元文化”开始大张旗鼓地进入影视剧行业,怎么迎合年轻人似乎成了重要的命题,但同行业者也不必因此自乱阵脚。

  “现在的创作者特别怕跟不上市场和趣味。”在一手打造了电视剧《伪装者》和《琅琊榜》的制片人侯鸿亮看来,如果一味为了市场效果而去迎合年轻观众的审美,其实有点本末倒置。“我在做《琅琊榜》时其实挑选的并非热门IP,观众的趣味和喜好并不是在播出前就能预判的,而往往是在播出后总结出来的。”他认为,紧跟市场变化、制作年轻化的大趋势是对的,但具体怎么操作,如何看待和使用大数据,才是从业者真正应该重视和解决的问题。

  《甄嬛传》导演郑晓龙也深谙一点:真正能够成为精品的剧作,离不开正确的价值观、精彩的故事和人物这些老本行。以生活剧题材闻名的编剧王丽萍,也认为不应放大观众审美趣味的变化对创作者的影响,“我所知道的专注、坚持的编剧,都会在创作过程中兢兢业业按照编剧的规律,搭框架、理结构,在编剧层面做很扎实的工作。无论电视剧行业有怎样的变化,包括故事性、人物关系、价值观和对真善美的追求在内的剧本要素,是无论如何不能省略的。这些年电视剧的发展证明了这个道理,这个方向也不会变。”本报上海电

  论坛声音:中国明星的艺术生命周期在缩短

  即便是作为电视剧行业的年度峰会,由演员们出席的论坛也极为少见。昨天下午,胡歌、靳东和韩东君作为演员代表出席了2016上海电视剧制播年会论坛。当三位演员落座,现场立刻爆发出尖叫声,也证明了这些演员的高人气——即便是在见惯了大明星的同行圈里,他们也因在《伪装者》《琅琊榜》《无心法师》等电视剧中的出色表现而“圈粉”无数。

  演员们水涨船高的片酬成为大家最为关心的话题。“胡歌和靳东能降点片酬吗?”面对如此犀利提问,胡歌的回应倒是十分痛快:“当然可以少点,我从来不是那种为了挣钱而演戏的演员。今天能被捧到这个位置,说到底是因为观众喜欢。如果遇到特别好的剧本和团队,片酬不是我第一考虑的因素。”靳东也表示自己的观点和胡歌一致。

  有些影视剧演员不演戏却跑去上综艺节目,对此胡歌和靳东都尚未试水,他们的态度也相对谨慎。“我个人认为不存在影视剧演员不能或不该接综艺的说法,但演员不能过早地透支自己。很多人是根据需求在走,市场和观众需要什么,就给什么。”胡歌透露,如果遇到自己特别喜欢的真人秀模式,也不排除会去参加。

  在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尹鸿看来,演员综艺化的趋势,恰恰反映了近年来中国演员的一个发展趋势,“过去我们看演员是几十年一代,现在演员更替的速度明显加快,几乎是几年一茬儿人。”他认为如今的偶像明星更像是一种众筹方式,“有了互联网,累积热度和粉丝就像是给明星众筹,继而在演艺市场快速分销和消费。这导致了演员的迅速消耗,艺术生命也随之缩短。”

【责任编辑: 苗梦佳 】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作者专栏更多

关注我们

    中广互联
  1.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2. 电视瞭望塔
  3.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4. 5G Plus
  5.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6. 4K8K
  7.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8. 中广圈子
  9.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10. 格兰研究
  11.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12. 卫星界
  13.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