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彦召 中国广告协会广播电视融媒体工作委员会外联部主任)
这些年广电系统的改革,确实动作频频。其核心是应对传统广电媒体影响力和营收下滑,以及新媒体强势崛起的挑战。
改革试图从“修修补补”转向“系统性变革”,涉及体制机制、内容生产、技术应用等多方面。
下面这个表格,汇总了主要改革方向和实例,帮你快速了解——
广电系统长期存在的机构臃肿、同质化竞争问题,正通过“精简精办”策略寻求突破。
上海广播电视台率先行动,有序关停4个电视频道和4套广播频率,将传统频道频率数量压减40%。
吉林广播电视台首批精简两个频道和一个频率,同时整合一个频道和一个频率。
在组织架构方面,上海台撤并东方卫视中心、纪录片中心和融媒体中心,组建全新的融媒体中心。
深圳广电集团则升级组建新闻中心、卫视中心等四大内容创制中心,实现资源集约化配置。
然而,这项改革面临深层阻力。某省级广电中层管理者透露:“频道关停触及多方利益,人员安置问题尤其棘手。一个频道总监的岗位调整,可能引发整个部门的动荡。”
改革不仅要解决“瘦身”问题,更要建立“健身”机制,实现资源的优化再配置。
2025年9月出台的“广电21条”被视为内容改革的里程碑。
新政策取消电视剧40集上限、放宽古装剧数量限制、鼓励优质微短剧进入电视播出、支持引进改编境外优秀作品。
审查机制同时优化,建立同步审查机制压减审查时限,对系列剧等试行“边审边播、边改边播”模式。
这些举措旨在解放创作生产力,缓解优质内容供给不足的困境。
但政策松绑也带来新的挑战。某影视公司制作人表示:“取消集数限制后,如何避免‘注水剧’回潮成为新问题。平台和制作方都需要建立新的质量评估体系。”
内容改革的关键在于,如何在放开数量的同时确保质量提升。
技术融合成为广电改革的重要突破口。
浙江广电自研“ZMG智媒果AIGC创作平台”,实现AI辅助内容生产。
湖南广电“芒果大模型”落地70多项应用场景。
河南台上线“大象元”AI创作平台,提升内容生产效率。
同时,4K超高清频道建设加快推进,北京台成立人工智能融媒创新实验室,探索智能媒资管理、虚拟制播等新技术应用。
这些技术投入旨在解决广电系统技术迭代滞后的问题。
但技术应用面临现实瓶颈。一位省级台技术负责人指出:“单个4K演播室改造投入就超过千万,而人才储备不足更令人担忧。传统编导人员需要全面提升数字技能,这个过程需要时间。”
广电改革正推动产业格局从单一传播向生态化运营转变。
湖南广电系统打造平台矩阵,构建融媒生态系统。
深圳广电将“壹深圳”“直新闻”“深爱听”合并,打造新客户端品牌“第一现场”。
重庆广电以融媒大模型为基础构建“新闻+政务服务商务”平台,探索新型商业模式。
这些尝试旨在突破传统广告模式的局限,开拓多元营收渠道。
然而,产业拓展面临能力短板。某广电战略发展部负责人坦言:“我们擅长内容生产,但缺乏互联网产品运营和商业变现经验。如何培育既懂媒体又懂互联网的复合型团队,是最大难题。”
广电改革是一场深刻的自我革命,需要在传统媒体基因与数字化未来之间找到平衡点。
短期内,改革将继续面临阵痛:人员安置、资金投入、能力重构等挑战依然严峻。
中长期看,改革成功的关键在于能否真正实现“三个转变”:从内容生产者向内容生态构建者转变,从传统媒体向智慧媒体转变,从事业体制向市场主体转变。
这场改革不仅决定广电机构的生存发展,更关乎主流媒体在数字化时代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其最终目标,是构建既坚持正确导向又充满创新活力的新型广电生态系统。
推荐阅读
经典栏目
精彩专题
关注我们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