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格兰旗下网站:中广互联  格视网  卫星界  社区
登录注册

登录X

没有账号?  快速注册>

首页新闻正文

关于网络空间治理,网信部门今年17次举措讲了哪些重点内容?

导语:当前我国网络空间治理的重点领域有哪些?哪些互联网群体、行为将进一步规范?本文梳理今年1-8月国家网信部门发布的17份相关文件及通知,拆解要点,解读趋势。

  “深入推进‘清朗’、‘净网’系列专项行动” “强化网络平台责任”“健全防范青少年沉迷网络工作机制”……9月1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网络文明建设的意见》,为网络空间治理要义提纲挈领。 时间回溯到2016年4月19日,在一次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这一重要任务。我国网络空间的风险点在哪里?如何治理互联网,发展互联网?5年来始终是治理层高度关注的话题,在此基础上,成体系的治理行动有序铺开。 今年以来,国家网信部门及其他相关部门的多项举措印证,网络空间正朝着精细化治理的方向发展。比如,适应网络发展需求,对互联网信息服务相关法规再修订,再如,延续“清朗”系列专项行动,在8个方面部署,对饭圈乱象、PUSH弹窗等问题集中出击。 当前我国网络空间治理的重点领域有哪些?哪些互联网群体、行为将进一步规范?本文梳理今年1-8月国家网信部门发布的17份相关文件及通知,拆解要点,解读趋势。

  发布10份文件,涉直播、网络安全、信息服务等多个领域

  自今年1月以来,国家网信部门牵头印发至少10份文件,围绕直播管理、数据安全、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个人信息保护等多个领域作出部署。 其中,在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方面,首先是两部法规的再修订。1月8日,国家网信办发布《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该办法于2000年实施,此次为重新修订。对比旧的管理办法,此次修订稿对信息发布及信息安全有了新要求,例如提出“建立信息发布审核制度”“建立网络信息安全投诉、举报制度”等。 1月22日,国家网信办发布新修订的《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国家网信办有关负责人介绍,随着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公众账号信息服务呈现出专业化、组织化、商业化等诸多特点,而修订目的正是为了“适应形势发展”。《规定》共23条,明确了公众账号信息服务平台和运营者的主体责任,并从内容分类生产、提高发布门槛、强化原创保护、扶持正能量内容四方面倡导优质内容生产。 其次,进一步强化直播管理,先后出台指导意见和规范性文件。如《关于加强网络直播规范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针对网络直播行业存在的内容生态不良、主播良莠不齐、充值打赏失范、青少年权益遭受侵害等社会关切问题,从13个方面提出管理细则,压实平台主体责任。而《网络直播营销管理办法(试行)》则对直播带货进一步规范,明确了直播营销平台、直播间运营者、直播营销人员等主体的权责边界。 个人信息保护方面,发布实施《常见类型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必要个人信息范围规定》,明确对39类App划定了必要个人信息范围,App是否涉嫌过度获取索权首次有判别标准依据。此外,在算法、区块链、IPv6等新兴技术领域,以及网络安全、数据安全方面,也先后有了标准化的管理规范,体现着网络空间治理与时俱进的特点。

  部署专项整治,今年已启动五次“清朗”行动

  《关于加强网络文明建设的意见》要求,深入推进“清朗”、“净网”系列专项行动,深化公众账号、直播带货、知识问答等领域不文明问题治理,开展互联网领域虚假信息治理。 今年5月,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会上介绍了2021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的重点任务,包括整治网上历史虚无主义、整治春节期间的网络环境、打击网络水军流量造假黑公关、治理算法滥用行为、整治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网上文娱及热点排行乱象、规范网站账号运营、整治PUSH弹窗等8个方面。 1-8月,“清朗”系列专项行动有序开展,截至8月底,已先后启动春节网络环境、饭圈乱象、未成年人网络环境、PUSH弹窗、违规采编发布财经类信息等多次专项整治行动。同时,针对今年以来渐趋严峻的不法行为,如摄像头偷窥黑产、跨境赌博等,展开集中打击治理。

  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涉14类领域、11类群体、25种行为

  通过对相关法规文件和专项整治行动的梳理发现,今年以来,国家网信部门对互联网信息内容生态的治理切口更细,集中在直播、短视频、社交平台、资讯平台、公众号等14类领域,且更注重信息服务提供平台、相关运营者等群体的管理责任。

  例如,在清朗未成年人网络环境的专项整治中,聚焦7类问题,点名在线教育平台、论坛社区、群圈、直播、短视频等几类平台,强调其关口责任,要求平台主动发声自查,全面清理导向不良内容;6月以来,两次对“饭圈”乱象开展整治,强化网站平台及明星经纪公司(工作室)的引导责任,如要求取消涉明星艺人个人榜单及相关产品或功能,解散易产生不良诱导的粉丝社区、群组,减少、取消相关明星的信息发布等;在对PUSH弹窗乱象的整治中,重点面向新闻客户端、手机浏览器、公众账号平台、工具类应用等4类移动应用程序分类施策;财经类信息专项整治中,则更关注财经类“自媒体”账号、主要公众账号平台、主要商业网站平台财经版块、主要财经资讯平台等4类传播主体。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至少25种行为被国家网信部门纳入了重点查处范围,与《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限定的20类违法及不良信息相呼应,适应当前的信息服务形态,并加以延伸。 如在直播规范管理中,明确了主播法律责任及用户行为规范,特别强调了直播平台上经常发生的跨平台违法违规交易、组织变相赌博、煽动网络暴力等违法行为;在“饭圈”乱象整治中,先后点名互撕谩骂、拉踩引战、攀比炫富、造谣攻击、应援集资等十多种有害信息和行为;在PUSH弹窗突出问题的整治中,列举了传播虚假信息、渲染恶性案件、炒作低俗恶俗、滥用算法、违规推送新闻信息等5类违规行为。

  为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服务至少19种行为被禁止

  未成年人,是网络空间治理中的重要保护群体。“为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4月19日的讲话中特别强调。梳理发现,今年以来,国家网信部门至少有4份文件、4次专项整治行动提及未成年人,对涉及未成年人的至少19种行为作出禁止。

  如在关于直播规范、算法推荐管理几份文件中,特别设立未成年人保护章节,提出“严禁为未满16周岁未成年人提供主播账号注册”“向未成年人用户提供‘青少年模式’”“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充值打赏服务”“不得利用算法推荐服务诱导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等要求;在加强饭圈乱象治理行动中,“严控未成年人参与”是重点措施之一,对未成年人打赏、应援消费、担任相关群主或管理者、投票打榜、组织未成年人开展线上集会等行为作出限制。 而“清朗·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作为“清朗”系列专项行动的8个重点任务之一,已经持续开展了两届。与去年相比,今年的专项行动新增了对不良社交行为、不良文化现象扭曲青少年价值观,以及“青少年模式”效能发挥不足等问题的处置排查。如在相关部门近日的发文中,首次将“娘炮”“耽美”列为不良文化,要求坚决抵制。而在对“青少年模式”的优化方面,专项行动要求,重点解决“青少年模式”入口不显著、识别不精准、专属内容不够丰富、应用效果不佳等问题。此次专项行动中,国家网信部门还对有关平台进行约谈,如针对快手、腾讯QQ、淘宝、新浪微博、小红书等平台传播儿童软色情表情包、利用未成年人性暗示短视频引流等问题,责令平台限期整改,并实施相应的罚款处罚。 从“规制”“管制”到“治理”,网络空间治理理念正在实践中不断革新。而在治理主体方面,则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网络安全是共同的而不是孤立的。”要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更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广大网民共同参与,共筑网络安全防线。

【责任编辑: 胥雪琪 】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作者专栏更多

关注我们

    中广互联
  1.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2. 电视瞭望塔
  3.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4. 5G Plus
  5.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6. 4K8K
  7.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8. 中广圈子
  9.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10. 格兰研究
  11.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12. 卫星界
  13.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