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贵广网络刘泽忠 何江供稿)
2020年用户保有任务为1484户,实际完成2282户,保有率153.82%。截止今年5月31日,半年营销收入任务完成率达112%,用户拓展、广联套餐和“学播播”推广,经营性商品销售收入均与时间同步增长……
2021年6月3日,贵广网络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巍率队到黔东南州分公司开展党史学习专题调研。在台江县革一服务站,看到挂在墙上的“精气神”“志在必得”“惜今展明”三幅字,让人耳目一新。了解到该站就张荣明一个人支撑“营维一体”工作事务,且取得上述工作成效后,李巍十分欣慰:“就凭你这种实打实的工作态度,把2000多户广电网络用户交给你来服务,我放心!”
外人看来几乎不可能的事,张荣明是怎么做到的呢?6月9日,笔者带着这一问题深入实地,揭开了他的成功背后的故事——
张荣明现年48岁,是台江县革一镇大塘村人,一个土生土长的苗家汉子,高中毕业后外出务工。2017年底,他回家过春节,正赶上公司在当地实施多彩贵州“广电云”户户用工程。由于施工队人手不足,就临时聘请他参与电视机顶盒安装。尽管他此前从没有这方面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但在“师傅”潘金明的耐心指导下,加上他勤于实操练习,很快就能够熟练地做好光纤接头,短时间内就让用户看上清晰的电视画面。小小的尝试既让他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还从父老乡亲看电视专注的眼神中感受到自己正在从事一份有意义的工作。施工队伍撤出后,“多彩云”台江县分公司聘请他负责大塘村片区“户户用”工程新装和维护工作。正是这一决定,让他动摇了继续外出务工的想法。他说:“在与乡亲父老短暂的接触中,我了解到家乡贫困的原因在于信息闭塞。接通电视信号后,大家可以从电视上了解各级党委政府的惠农政策,也可以学一些种养殖技术,能够更好地推进脱贫攻坚、实现早日致富。虽然我在外务工每个月有5000多收入,但这只是解决了我一个人的生活问题。能够通过我的付出让家乡父老共同致富,这样的人生更有意义!”
正是因为心中有这份情怀,2018年7月,革一镇广播影视综合服务站成立后,他毅然决定到服务站做了一名维护员。随后站长调离,他就一肩“担”起了服务站的全面工作。
一个人肩上“担”着一个“服务站”,压力可想而知,但张荣明不服输。在台江县人大常委会工作的侄儿张勇为他捏了一把汗,和他一起聊思路、想出路、出主意,临走还提笔为他留下“精气神”“志在必得”“惜今展明”三幅字。他非常珍惜,将其认真装裱后,挂在服务站墙壁上,随时提醒自己努力工作,不负众望。
张荣明此前在大塘安装机顶盒,也只和本村人打交道。后来到服务站做维护员,时间短,和其他村的群众也不太熟悉。他想:“要真正进入角色,就必须尽快熟悉服务站辖区革一、排生、新江、毛坪等五个行政村的情况。”为此,他购买了一辆电动摩托,一村一村地走访、一户一户地了解。每到一处,他都要在显眼位置贴上特制的《便民联系卡》。为切实取得群众的信任,他还主动联系各村、组干部,利用各种大小会议或应急广播广而告之,确保革一服务站、自己的名字和电话在服务区域内“叫得响”“记得住”“信得过”。
张荣明清楚地记得,他接到的第一个维修电话来自排生村,用户李龙华因为外出务工回家需要安装电视,就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拨打了他的电话,没想到半个小时不到他就骑上电动摩托赶到了。为了证实他的身份,李龙华详细询问了他家是哪里的,在排生有没有亲戚。当他说出自己的表叔王新明就住在排生村后,李龙华才放心办理安装机顶盒手续,并很快就接通了电视。由于李龙华家中常住的是年岁已高的父母,考虑到下步续费和维修方便,他还主动留了张荣明的电话、加了他的微信。从此,张荣明不论走到哪个村,都要主动留下用户的电话,更多的是在外务工的年轻人的微信。家里电视有问题,他们直接通过微信告诉他,他直接送服务上门;电视维护费用到期,他直接通过微信告诉他们,他们立即转账。时间长了,张荣明发现微信真是个便捷的沟通平台,不仅方便了报修和续费,有很多电视小障碍,只要对方通过微信传一个小视频,他就可以诊断出症结所在,并通过微信指导对方操作,节省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几年来,他的用户微信通讯录多达1800多人。由于一些中老年人不会用智能手机,他就保存他们的电话。用电话和微信架起了与用户沟通和服务的桥梁。
服务站和自己的“名声”打出去了,张荣明的工作量不断增加,每天报修的、新装的电话接连不断。如何处理营业厅值守和外出维护、推广业务的矛盾呢?他结合大量用户都是通过微信转账交费的实际,进一步打造“线上营业厅”,通过张贴《通知》、广播宣传的方式告诉广大群众,每周赶场天为营业厅接待日,有必须到营业厅办理的业务,集中在赶场天到营业厅办理,其余报修、收费重点靠“线上营业厅”完成。这样一来,群众赶集办事两不误,他也可以把主要时间和精力放在网络维护、走访用户和业务宣传上。时间越长,当地群众就越和张荣明熟悉起来,尤其是了解到他一个人撑起一个服务站后,更是对他钦佩有加。曾经有投机分子冒充服务站人员到村里宣传“广电”业务,称先收钱后安装,都被群众识破,直接发对方视频让他确认,避免了经济损失。
正是身上有这股干劲,张荣明才越干越有劲、越干越不舍、越干越有趣。除了赶场天,他平常就奔走在乡村小道、田间地头,夜晚就借宿在用户家中,天亮就赶往下一个用户家。无论天晴下雨、无论寒冬酷暑,他从无怨言。
短短的三年时间,张荣明越干越有思路、越干越有条理、越干越有精神。在他看来,广播电视服务是一个接地气、得民心、惠民生的“好差事”。加上他是本地人,懂苗语、善沟通成为他做好工作的一大优势。他说:“我亲戚的亲戚、朋友的朋友大多在我的服务区域,于公于私,我都要把工作做好,否则就对不起领导和亲戚朋友对我的信任。”
在脱贫攻坚决战决胜期间,为确保镇党委、政府和各村支“两委”正常参加视频会议,张荣明始终坚持“一秒不能断、一刻不能停”的工作作风奔跑于镇党委、政府及各村委驻地,调试和保障视频会议信号畅通,得到各驻村工作组的好评。2019年12月15日晚上9点,后哨村寨70多岁的杨家法老人电视光纤被老鼠咬断,打通电话后,他冒着寒风上门维修,感动得老人紧紧握住他的手说:“家里就我老两口,平常靠电视打发时间,这电视一停,搞得我们磨皮擦痒的。本以为你明天才来,没想到你大晚上的还赶来了。”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严峻,各村寨封村封寨不让任何人进入。为确保学生能在家正常收看“空中黔课”,他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同时,抱着“豁出去”的工作态度排除重重困难,上门为学生家庭安装或维护电视机顶盒,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同年5月14日上午8点,大雨磅礴、电闪雷鸣,台水村用户龙博后家电视出现故障。接到维修电话后,他征得对方同意,待雨停后再前往处理。下午3点,他翻山越岭、跋山涉水1个多小时才赶到现场把故障处理好。老人激动地说:“其实你不用这么急,丢天把不看电视没有问题的。”他回答说:“我理解你们没电视的日子很难熬,再说我明天还有其它工作,今天不做完,明天就堆起了。”在笔者采访过程中,台水村二组用户张永福来电说家里电视机顶盒出现故障,笔者立即随他乘车、划船前往。途中,他知道同船的陈亚祥是台水驻村干部后,立即主动加上对方微信,请求对方在进村入户中顺便了解群众收看电视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反馈,以便尽快处理。到达张永福家后,经仔细检查,发现是对方不会使用遥控器。张永福内疚地说:“我不会用微信,要是能发个视频,你就不跑冤枉路了。”张荣明却说:“没关系,我也要顺道回访其他人家电视有没有问题。这一趟没有白来。”转身来到同组张昌军家,恰巧他家电视还真不能收看。经仔细调试,原来是他家电视机出了故障。张荣明立即和他协商维修还是重新购买事宜,并建议他赶场天送修视情况再作决定……
正因为脚下有力量,张荣明不是在用户家,就是在赶往用户家的路上,平均每天的步行达到20000步。为了精准无误地找到报修用户家,他得到镇政府支持,拿到了服务辖区内所有村寨住户的《标识图》,既节省了行程时间,又提升了工作效率,赢得了当地群众的良好口碑。针对下步工作,他说:“服务站不需要高科技,只要实打实做好服务就行。公司领导对我前期工作的肯定,使我更加坚定了信心、鼓足了干劲。今年上半年的工作能够顺利推进,下半年的目标任务也一定能够圆满完成!”
针对张荣明的突出表现,黔东南州分公司主持工作的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吴德伟表示:服务站工作做得好不好,关键是看用户拓展和营销收入这两个硬指标。革一之所以能够在全州众多服务站中脱颖而出,得益于张荣明“志在必得”的精气神和“实打实”的工作作风。当前,公司上下正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牢记殷切嘱托、忠诚干净担当、喜迎建党百年”专题教育活动,我们将以此为契机,在全州推广革一服务站的成功经验,大力宣传张荣明心系用户、脚踏实地、排难争先、不负使命的精神,有效提升全州广电网络服务质量,破解一线维护人员紧缺难题,真正做到“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
图为:张荣明(中)接受采访
图为:张荣明查看《村寨住户标识图》
图为:张荣明(前排右)指导张永福使用电视遥控器
推荐阅读
经典栏目
精彩专题
关注我们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