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电媒体深度融合1.0阶段,多数融媒体中心都声称开展了大数据应用,中央指挥大屏,也展示了各类互联网“爬”来的数据,有用吗?许多融媒体的大屏,领导来了,点亮;领导走了,黑灯;因为,电太贵。没有从实际应用出发的大数据,在数据泛滥的时代,只是数据垃圾而已。
按照新闻建构理论,确定了宣传的议程,就需要大数据支持;需要在互联网上寻找与议程相关的素材、热点和热词,而且要尽量选用这些热词作为标题和内容,以便百度能够检索或“被搜索”,今日头条、抖音、快手等平台的标签能够适配、算法能够推荐或“被推荐”。
按照解构-建构理论,构建新的议程也需要大数据支持;需要大数据“爬虫”爬取主要网站和APP排在前列热点,并进行词条比对,抽取热词。抽取的热词不仅用于议程的编制,而且用于标题和内容,同样为了在互联网传播时,能够“被搜索”和“被推荐”,否则,将石沉大海、无影无踪。
对于政府机构和企业的社会化媒体运营服务而言,不仅需要构建具有机构或企业特征的分类标签库,而且还要对标上级或专属的网站和APP,因此要求大数据“爬虫”具有双指向性,即专属网站和APP与互联网。
由此可见,在广电媒体深度融合的2.0阶段,不仅内容不能滥竽充数,大数据也不能滥竽充数。
需要说明的是,在数字媒体运营的“被搜索”阶段,算法主要是点击排名算法,包括商业竞价排名算法;在“被推荐”阶段主要是历史偏好推荐法、内容聚类分析推荐法、用户聚类分析推荐法、排行冷启动推荐法、多元化差异推荐法等。还需要说明的是,算法优劣往往不取决于算法本身,而取决于标签的颗粒度和类别的丰富程度,在这方面,目前包括今日头条、抖音、快手在内的字节跳动系可谓独占鳌头。
如何利用互联网平台的标签、算法和数据,抖音训练场将为广电融媒体提供宝贵的经验。
一、顺从算法,一劳永逸,事半功倍。
尽管不同的互联网平台算法有所不同,但原则都大同小异,都是强调公平、择优弃劣、扶优罚劣;这里的“优”就是五度指标的“优”,这里的“劣”就是五度指标的“劣”。所谓“爆款”的推手是两只手,一只是看得见的手,来自百姓的点赞、评论和转发等行为;另一只是看不见的手,来自平台的推荐算法。抖音算法的概念、背后的逻辑与特点,可参考如下:
二、掌握技巧、妙用机制、后来居上。
积累粉丝,从低级流量池到高级流量池、再到精品流量池有一个过程。绝大多数互联网平台的算法都鼓励后来居上,但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具体技巧或方法介绍如下:
三、做好精品内容,可以“赞”无不胜。
需要强调的是,在互联网时代,所谓的“精”、“好”,不是生产者说“精”就是“精”,领导说“好”就是“好”;而是用户说“精”才算“精”,百姓点赞才叫“好”;这对广电融合媒体而言,不仅是能力的挑战,更是体制机制和文化的挑战。但是只有“精品”才有公信力、传播力、影响力和引导力,“精品”的判官表面上是算法,实质上是用户或百姓,抖音平台上的“精品”标记是百姓或用户颁发给创作者的荣誉和平台给予的奖励。争取成为“精品”的参考建议如下:
四、进入精品推荐池,引爆流量粉丝的捷径。
表面上获得算法大力推荐的前提是作品进入精品推荐池,而进入精品推荐池的条件是有比较高的五度综合指标;但其本质是原创、内容满足用户需求、理解用户点击作品的行为动机。快速进入精品推荐池的建议如下:
五、利用算法,速成爆款的案例:
“学习和利用互联网的标签、算法和数据”,对多数各级广电融媒体而言,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有一个认识、适应、利用、创新的过程。笔者只是抛砖引玉地开个头,旨在邀约同仁共同讨论,所陈述的观点,仅供大家参考、批判和质疑。
推荐阅读
专栏作者
经典栏目
精彩专题
关注我们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