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格兰旗下网站:中广互联  格视网  卫星界  社区
登录注册

登录X

没有账号?  快速注册>

首页新闻正文

台长专访|宋炯明:上海台探索广电融合发展产业新路!以坚守应对变局,以此强助力彼强

导语:近日,记者近日采访了上海广播电视台台长、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宋炯明。

  作为广电行业改革的先驱者和排头兵,SMG的一举一动向来备受行业瞩目。2020年,SMG推出BesTV+战略,其中不乏对广电新型增长点的深刻认知。

  基于此,记者近日采访了上海广播电视台台长、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宋炯明。

  他接受采访时指出,“传统媒体以广告为主的商业模式被严重侵蚀的现实,残酷地摆在我们面前。传统媒体遭遇的发展困境中,因产业发展逻辑变化所带来的商业变现的痛点远比内容生产的痛点要强烈。”

  与此同时,他也认为,广电的视频音频生产不能只是简单地迎合互联网对于品质不高的小视频的需求,而应该更加努力地刺激消费者对于高清视听内容的需求,从而有效切入高清视听产业的发展,形成与平面媒体不一样的转型优势。

  并且,“我们传播的广电传输渠道不应简单舍弃,而要努力实现广电传输技术与国家5G新基建战略相结合,形成智慧广电新的传播体系。”

  他认为,唯有如此,我们传统媒体的基因与基础将形成我们的优势,而不是负担。

宋炯明 上海广播电视台台长、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总裁

  着力打造“上海文化”品牌,高度重视重大主题宣传

  「广电独家」:请您简单总结一下SMG在2020 年的成绩。

  宋炯明:2020年,SMG大力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着力打造“上海文化”品牌,深入推进媒体融合转型,出台《聚焦全媒体战略 打造BesTV+平台 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方案》,打造BesTV+视频流媒体平台型产品,不断提升主流广电媒体的舆论引导力、节目创新力、内容生产力。

  我们坚持新闻立台,守正创新,以“决胜全面小康 决战脱贫攻坚”为全年宣传主线,并做好第三届进博会、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等重大主题报道。

  以东方卫视为主平台,SMG创新打造《我们在行动》《极限挑战·宝藏行》等兼具口碑和收视的主题精品节目。

  围绕“脱贫攻坚”“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抗美援朝70周年”等主题,我们推出了纪录片《行进中的中国》《不朽的英雄赞歌》《不动摇》、电视剧《大江大河2》、大型媒体项目《太湖之恋》、新闻专题片《致敬最可爱的人》、特别节目《闪亮的名字——战火青春》以及《勇立潮头——庆祝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文艺晚会》等重大作品。

  全国第一家由地方电台开设的区域性广播——“长三角之声”也应运而生。

  直面疫情带来的挑战和任务,SMG以不一般的速度、广度和深度,投入到疫情防控的媒体阻击战中。

  此外,我们还圆满完成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议、五五购物节等各项重大任务和重要会议的技术保障任务。

  2020年,东方卫视在广电总局大数据黄金时段排名全国第一,收视和排名均创开播以来新高。

  SMG全年共获得各类奖项290个,获奖数量较上一年度增长24.5%。其中,4件作品获第30届中国新闻奖,9件作品获首届中国广播电视大奖,3件作品获第26届中国电视文艺星光奖,18件作品被评为广电总局季度推优获奖项目。

  「广电独家」:2020 年是防疫抗疫和脱贫攻坚之年,2021 年又面临建党百年等重大节点的宣传规划,就这一方面,SMG有哪些方法论?

  宋炯明:SMG历来高度重视重大主题宣传,提前谋划、集中资源、聚焦重点,并逐渐形成了一套涵盖选题征集、审议立项、创制推进、宣传推广、审核把关、结项评估六大环节的重大主题创作全流程管理办法。

  我们每年第四季度就提前启动下一年度重大项目选题策划方案征集,台集团对项目方案进行全面遴选,分别从立意选题、内容导向、节目体量、创作团队、创新力度、预估传播效果、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等多维度对项目进行价值评估,并形成下一年度SMG重大项目名单。

  我们根据各个项目定位属性,给予相关内容生产单位选题孵化、创制生产、资金支持、宣传推广、播出安排等全方位全流程的指导与支持。

  我们还通过召开SMG宣传工作例会、重大项目专题会等形式,加强沟通交流、资源调配和全面协同,确保重大项目按照既定时间表、任务书有序推进。

  为提升重大项目的社会影响力,我们将宣传推广工作贯彻到重大项目制播的全过程,力争形成持续性、连贯性。

  我们严格重大项目的把关审核,确保打造一批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观众真正喜闻乐见的精品力作。

  对于播出后的重大项目,我们还根据社会效果、传播力度、受众反馈等对其进行评估考核,并作为下属相关单位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以及申请次年SMG重大项目的参考指标之一。

  依照相关管理办法,我们实现了对重大主题项目的全流程统筹规划和跟踪管理。

  2021年,以“建党百年”重大主题宣传为抓手,我们进一步优化流程,精心设置议题,储备了一批红色精品。

  我们全力研发大型主题电视节目《时间的答卷》,打造广播剧《龙华颂》、纪录片《龙华》;推出大型系列纪录片《理想照耀中国》《初心·起点》《同心》《播火地》《诞生在上海》等;

  制作完成电视剧《光荣与梦想》《战上海》《功勋》,推出8K歌剧电影《贺绿汀》、沪剧电影《敦煌的女儿》、动画片《百岁少年请回答:犟驴日记》等影视作品;

  打造《我们的旗帜——庆祝建党百年大型晚会》《潮涌长三角》大型主题晚会、音画诗《唱支山歌给党听》、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建党百年巡演”版本、史诗音乐剧《烽火家书》、“左联”主题话剧《浪潮》、交响曲《百年颂》《英雄的赞歌——庆祝建党百年原创作品音乐会》等一批舞台作品。

  广告营收“刺痛”广电人,全力探索直播带货“东方模式”

  「广电独家」:2020 年,SMG面临了怎样的挑战,解决方案是怎样的?

  宋炯明:2020年,面对百年未遇之大疫情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SMG在确保安全生产的同时加大优质内容供给,彰显出主流媒体的强大影响力,也承受着行业深层次问题带来的巨大压力。

  一个非常典型的现象刺痛了我们这些广电媒体人:2020年上半年,SMG电视频道黄金时段收视率整体增长了6%,东方卫视黄金时段收视率甚至增长了120%,拿下了省级卫视收视份额增速第一,但传统广电收听收视率和传播力创如此新高的情况下,各频道、频率的广告营收并没有明显变化,高收视、高收听份额并未转化为营收的增量。

  传统媒体以广告为主的商业模式被严重侵蚀的现实,残酷地摆在我们面前。我相信,这也是当前多数传统媒体在转型过程中遭遇的痛点。传统媒体遭遇的发展困境中,因产业发展逻辑变化所带来的商业变现的痛点远比内容生产的痛点要强烈。

  重新审视广电媒体融合发展的产业逻辑,寻求基于广电高新视听产业优势基础的不同于平面媒体转型之路的广电融合发展产业新路,是SMG落实中央精神、继续领跑全国广电的破局使命。

  SMG该怎么做?我们经过上下深思熟虑和反复论证,通过“小轮驱动”的探索方式,在全集团达成了共识:将BesTV+全媒体战略上升为SMG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的整体战略。

  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论述,制定完成了《台集团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方案》和三年行动方案,明确了今后三年深度融合发展的路径:以实现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为总体目标,确立SMG全媒体战略,以“BesTV+流媒体视频平台”为主打产品,持续加大投入,系统性、体系化地加快推进主力军进入互联网主战场。

  BesTV+全媒体战略的重点之一就是要完成商业模式的转变,改变传统的、单一的、粗放的广告商业模式,以东方购物视频电商为基础,推出B+商城,探索“内容电商+会员付费+精准广告”的变现模式,稳固内容和电商双轮驱动的商业模式,打通对接价值创造和客户需求的“最后一公里”。

  自2020年9月全媒体战略发布以来,短短4个月,BesTV+流媒体视频平台实现用户流量新突破,战略部署取得初步成效,移动端旗舰产品“百视TV”进入苹果iOS应用市场娱乐类10强。

  进博会期间,百视TV联手都市频道、东方卫视等推出“进博好物”系列活动,B+商城在两天内实现访客人数超过20万;访客支付转化率超过6%,是电商行业平均转化率的2~3倍;下单流量转化率超过六成,退货率不足3%。这些数据远优于时下流行的直播和短视频带货形式,展示了“内容赋能产业”的价值。

  「广电独家」:您2020 年最为记忆犹新的一个大事件是什么?

  宋炯明:2020年新冠疫情肆虐全球,是让人猝不及防、记忆深刻的大事件,它给世情、国情、行情带来更多不确定不稳定性和危机挑战,但也暗藏机遇。能否化危为机,考验的是我们的基础实力和应变能力。

  面对疫情,SMG冲锋在前、勇当责任,放大主流广电的舆论引导力。

  我们是全国第一家报道疫情的媒体,也是全国最早向武汉派驻报道组的媒体之一。我们推出省级卫视中最长的防疫抗疫新闻版面,我们打造的抗疫短视频全网刷屏。

  凭借多年一贯秉持的新闻立台理念,SMG不失声、不跟风、不喧哗,在复杂舆论场有力担当起守护公众安全的“守望者”和防疫抗疫信息的权威发布者。

  我们还心系百姓、应时而变,激发节目生产力和创新力,以优质的内容满足特殊时期宅家受众的需求。

  面对无法正常回到课堂的学生,我们不仅打造青少年专属特色节目和版面,还承接了上海市教委“空中课堂”任务,为全市中小学12个年级共143.5万学生开通12个直播频道及重点课程点播专区。

  我们快速上线“防疫地图”,提供最直观的疫情查询服务,一个月内访问量达2.1亿。

  我们还加速挖掘创制抗疫题材精品力作,纪录片《人间世》抗疫特别节目,《一级响应》《城市的温度》《温暖的一餐》《生命日记》《方舱》《上海日记》等多部抗疫纪录片,从不同视角记录这段特殊的历史。

  我们不仅创制了《特殊房客》《金银潭24小时》等多部抗疫广播剧,还全力筹拍播出了时代报告剧《在一起》,生动展现全民抗疫的中国故事。

  抗疫与创新相伴相随。在疫情新常态之下,为了刺激经济全面复苏,鼓励复工复产,我们一改东方卫视的高端定位,全力探索电视直播带货的“东方模式”。

  我们在淘宝直播、苏宁直播、抖音、快手等几乎所有下沉渠道建立入口,成为省级卫视中带货直播间推进最快的平台。

  我们推出“2020五五购物节”全球大直播,成为“上海购物”新名片的最强辅助,在4小时直播中汇集了阿里、拼多多、东方购物等电商平台,创造了89亿元的预售天价。

  我们以“综艺品牌+商业品牌”的“双牌共振”模式带货上汽新款车型,当晚网络直播观看人数达到649万,开启“电视电商”全新业态。

  我们还特别打造综艺节目《神奇公司在哪里》,用充满创意的直播形式完成委托人心愿,实现综艺与公益相结合、助力复工复产的目标。

  疫情就像一个放大镜,让我们主流专业媒体的优势和自信凸显。只要我们足够坚定,危机时刻也是展现实力的高光时刻。

  一个核心、四个打通、三个突破,以坚守、穿透实现“强者恒强”

  「广电独家」:SMG在2021 年有哪些规划?

  宋炯明:2021年,我们将全面“聚焦一个核心战略”——全媒体战略,全力打造BesTV+平台型产品,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藉此以小屏带大屏,落子棋眼,盘活全局。通过实施“四个打通”策略(打通渠道和内容生产,打通大屏和小屏,打通专网和移动互联网,打通线上和线下),努力实现“三个突破”(新媒体产品影响力与竞争力的突破,内容生产方式与生产能级的突破,全新商业模式的突破)。

  我们还将抓紧抓实8项关键任务,争取用3~5年时间,努力将BesTV+打造为一个自主可控、传播力强的新型综合性网络传播平台,进入同行业第一阵营。同时,全面对接既有的第一财经、看看新闻等垂直类产品,打造出高质量发展的系列新媒体产品矩阵,进一步推动主流舆论占领主流传播阵地。

  积极建构适应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内容生产体系、技术支撑体系、创新管理体系,使SMG早日成为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

  加大开放合作与资本运作力度,以智慧媒体城建设为依托,为媒体融合提供产业新动能,促进媒体融合产业生态不断升级。

  促进SMG形成类型丰富的全新商业模式,构建起资源集约、结构合理、差异发展、协同高效的全媒体传播和服务体系,全面提升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广电独家」:您如何理解“十四五”开局为广电行业及SMG所带来的机遇?

  宋炯明:“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上海在新的起点上全面深化“五个中心”建设、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关键五年。

  SMG将顺应时代发展,把SMG未来发展放在我国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时代背景下来谋划和推动,努力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文化需求;放在国家对长三角发展的总体部署、对上海的城市战略定位中来谋划和推动,充分助力“一带一路”建设、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等新时代国家战略任务的实施,把握上海打造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的定位要求,积极探索长三角、上海文化发展新的巨大空间,为长三角、上海战略任务落地提供有力支持;放在中央在十四五规划及相关文件中对“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实施全媒体传播工程,做强新型主流媒体”的具体要求来谋划和推动,将“媒体融合深度融合”作为助力“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任务来实施推进。

  SMG要充分利用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蓬勃发展、新基建(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投入力度持续增大、文化科技深度融合的重要机遇,进一步探索增长方式转变,充分满足用户对美好、自由、便捷、效率的追求,全面加快主力军进入互联网主战场,率先实现整体转型。

  「广电独家」:请您用三个词概括未来五年广电行业将面临的“变局”。

  宋炯明:第一个词是“坚守”。

  过去几年,信息技术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技术对广播电视媒体带来颠覆性的挑战和冲击,传统媒体在一度陷入衰落的惶恐、悲观和焦虑后,纷纷探寻新的融合转型发展之路,催生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巨大变革,但始终不变的是坚守社会责任的初心使命。

  未来五年,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加大,如何变挑战为机遇,变逆境为顺境,我们的业务方向该如何调整,产业布局该如何侧重?我认为唯有用“坚守”应对变局。

  “坚守”不仅是广播电视人对职责使命的坚守,还意味着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的高度自觉。融合并不意味着消亡,转型也并非代表着抛弃,而是要适应新条件下受众新的需求,探寻“变”与“不变”的新发展空间。“变”是形式,“不变”是本质。坚守我们的传统与优势,革除掉不适应需求的理念和做法,以互联网思维优化资源配置,实现真正的深度融合,我相信,我们将迎来行业价值和行业定位的一次回归。

  第二个词是“穿透”

  近些年,媒体深度融合进入深水区,传媒的业务、形态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媒体边界逐步消融,传统媒体转型升级,对内重塑采编流程、创新内容和传播介质,对外破界出圈,输出多样化产品。

  未来五年,5G引领的先进技术将进一步为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加持赋能,不仅传媒行业内部资源、渠道相互穿透,与其他行业的交融、穿透也将加剧。

  在初心不变,做优质内容生产这个核心不放弃的必然前提下,我们要“出圈”求生,打造具有吸引力的服务平台乃至生态体系,实现“内容+服务”双核驱动。

  第三个词是“强者恒强”。

  在SMG近几年的发展中,我们比较重视坚持的一个原则,也是我自身一个真切的感受是——广电媒体转型可以做到“此强助力彼强,实现强者恒强”。

  此强助力彼强,可以说是“传统赋能创新”。

  “此强”体现在哪些方面?SMG在新闻、综艺、纪录片、影视、形象片创制、大型活动策划、制作及转播等内容制作领域有丰富经验,拥有众多的专业人才和资源,并形成东方卫视、新闻综合频道、第一财经、真实频道、看看新闻等高美誉度和影响力的媒体品牌,以及DT财经、幻维数码、文广演艺、小荧星等诸多知名媒体创新服务企业和文旅企业品牌。

  在内容供给侧,SMG拥有超过150万小时的强大节目版权库,且内容全品类覆盖。我们还掌握有东方有线、IPTV、OTT等家庭大屏入口,以及东方明珠塔、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等一批优质的实体消费空间,具有多样化的产业布局和较强抗风险能力的完整产业链。

  传统广电盛极一时的传统基础不应该被抛弃,而应被提升。

  我们的视频音频生产,不能只是简单地迎合互联网对于品质不高的小视频的需求,而应该更加努力地刺激消费者对于高清视听内容的需求,从而有效切入高清视听产业的发展,形成与平面媒体不一样的转型优势。

  我们传播的广电传输渠道不应简单舍弃,而要努力实现广电传输技术与国家5G新基建战略相结合,形成智慧广电新的传播体系。

  唯有如此,我们传统媒体的基因与基础将形成我们的优势,而不是负担。

  当前,SMG正在推进实施BesTV+全媒体战略,其目的正是运用传统强项助力SMG破圈,形成全媒体生态下的“此强”助力“彼强”,实现“强者恒强”。

【责任编辑: 胥雪琪 】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作者专栏更多

关注我们

    中广互联
  1.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2. 电视瞭望塔
  3.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4. 5G Plus
  5.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6. 4K8K
  7.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8. 中广圈子
  9.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10. 格兰研究
  11.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12. 卫星界
  13.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