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格兰旗下网站:中广互联  格视网  卫星界  社区
登录注册

登录X

没有账号?  快速注册>

首页新闻正文

【罗小布问道】构建新型主流媒体的全媒体传播平台 ——媒体融合系列讨论(十一)

导语:新型主流媒体的全媒体传播平台是一个全方位传播、全方位支撑、全方位协同的平台,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建议采用总体规划、分布实施、急用先行、循序渐进的原则,有的放矢地进行设计与建设。

  全媒体传播矩阵离不开具有技术先进的平台予以支撑,按照国家广电总局《关于加快推动广播电视媒体融合纵深发展的意见》(征求意见稿),新型主流媒体的全媒体传播平台不仅要能够“优化资源配置”,而且要能够“完善全媒体传播格局”,还要能够“协同推进融媒体中心的建设”,以及有助于“塑造全媒体知名品牌”。为此,建议新型主流媒体参考下述模型:

  

  一、信息基础设施平台

  新型主流媒体的信息基础设施,不仅是提供分布式计算、效用计算、负载均衡、并行计算、网络存储、热备份冗余和虚拟化等的云平台,而是新基建定义的信息基础设施,包括以 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为代表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基础设施,以及以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为代表的算力基础设施。

  全媒体传播平台的信息基础设施平台不仅是深度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重要支撑,同时也是新基建融合基础设施的重要支撑;而且与融合基础设施一道共同支撑以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品研制为代表的创新基础设施。

  无论全媒体传播平台采用私有云,还是公有云或混合云,不仅需要有支持海量超高清文件的存储能力,还要有支持人工智能、大数据和区块链的计算能力;需要强调的是,这种计算能力不仅是来源于存储文件的IDC,还来源于其他的云能力,包括计算能力、智能能力等,例如华为云、腾讯云、阿里云、百度云等,因此全媒体传播云平台需要云容器管理系统。

  需要着重说明的是,新型主流媒体的信息基础设施不仅要有强大的计算能力、存储能力、动态平衡能力等,还需要强大的网络连接能力,不仅是连接广电的有线网、卫星网、地面无线网、广电5G网,而且需要连接三大运营商的网络,包括4G/5G移动网、物联网、工业互联网;还需要连接互联网、CDN网、卫星互联网等。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国家广电总局《关于加快推动广播电视媒体融合纵深发展的意见》(征求意见稿)所要求的“加快有线、地面无线、卫星等相互融通、智能协同,构建高速、泛在、智慧的新型传输覆盖体系,形成广播通信协同、有线无线融合、大中小屏互动的全媒体传播格局和用户服务体系”。

  二、全媒体业务应用平台

  全媒体业务应用平台不仅要体现新基建融合基础设施的能力,而且要体现创新基础设施的能力。

  (一)内容交换平台。该平台不仅要实现与地市县级融媒体中心交换,而且要实现与中央主流媒体的交换,包括三大情报体系(舆情爬虫情报、采访情报和问政参政情报)的交换。该平台的主要系统有交换用户管理系统、信息授权管理系统、信息交换管理系统,包括信息交换、线索交换、选题交换、发布交换和反馈信息交换等。

  按照中央《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大兴‘开门办报’之风”,要求“强化媒体与受众的连接,以开放平台吸引广大用户参与信息生产传播”,因此,需要构建发动群众、引导群众、帮助群众和服务群众的新型百姓内容交换与服务平台,包括新闻线索征集系统、选题征稿系统、来稿管理与服务系统、意见转交与反馈系统、奖励管理系统等。

  (二)媒体资源管理平台。该平台主要是对各种类型的视频资料,音频资料,文字,图片,等媒体资料的数字化存储,编目管理,检索查询,非编素材转码,信息发布,以及设备和固定资产等进行全面管理的系统。主要的模块有筛选或挑选整理模块、转码/处理模块、著录/编目模块、检索浏览模块、上下载服务模块、媒资存储模块、后台管理模块、节目编排模块等。

  (三)播出管理平台。该平台不仅有传统播出平台,包括超高清、VR播出平台,还有互联网直播平台、一键式互联网公众号发布平台、自有移动端发布和直播平台、省地市县三级融媒体移动端同步发布和直播平台、应急广播平台、物联网信息发布平台、户外大屏播出平台、楼宇屏发布和播出平台、公交移动电视发布平台等。

  需要强调的是,网络直播平台是新型主流媒体播出管理平台中的基础播出平台之一,要求实现直播发起、营销推广、安全监控、多维互动、观看门槛限制、直播集成、数据统计、直播回放、增值服务等。

  (四)媒体制作平台。该平台包括传统的非线编平台、演播室平台、摄影棚录制平台、转播车及导播平台、5G转播热点平台、5G背包转播平台、智能模板推荐快编平台、云非线编平台、视频智能加工服务平台、VR/MR/AR制作平台、物联网信息加工平台等。

  新型主流媒体的5G转播热点平台主要由5G基站、边缘计算(MEC)、转播边缘机房、转播承载网、转播云平台(云导播、云编辑、云媒资、播控平台)组成。云非线编平台由云非线编传输网、云非线编平台和客户端软件组成;云非线编平台包括综合制作管理(媒资内容生产、合成服务、技审服务、云非编工具集、转码服务)、媒体业务中台(租户服务、用户管理、流程引擎、媒体内容管理、服务管理、存储管理、门户、基础平台)。智能模板推荐快编平台包括智能标题信息辅助系统、标题标签识别系统、模版智能推荐系统、快编系统等。视频智能加工服务平台主要是对接各种智能能力平台或云平台,如智能语音翻译、虚拟演播室、智能配文、相关素材智能推荐等。

  (五)安全管理平台。该平台包括主动防御与被动防御相结合的安全体系、技审服务平台、数字版权加密平台、区块链服务管理平台、图像智能识别审查平台、辟谣智能识别平台、审核管理服务平台、防火墙中立区交换平台等。

  新型主流媒体的区块链服务管理平台提供硬件资源配置管理、区块链部署配置管理、智能合约管理、动态联盟管理配置、区块链模块管理、区块链监控、区块链浏览器、账号管理、日志管理、系统监控、计费管理。

  (六)服务共享平台。该平台包括大数据服务平台、工具服务平台、能力服务平台、通讯指挥服务平台、发布服务管理平台、云导播服务平台、基础设施服务平台、问政与参政服务平台、智慧城市操作系统公众号服务平台、共享经济物联网智慧社区服务平台等。

  大数据服务平台提供不同标签库的舆情服务、新闻预测大数据服务、基于用户行为或兴趣大数据的移动端和TV端的推荐服务、支持“五度”(原创度、健康度、垂直度、关注度和传播度)的传播评价数据分析服务、收视率大数据服务、区块链数据服务、营销数据分析服务、基于运营支撑系统的经济分析数据服务等。

  工具服务平台提供精编生产工具、快编生产工具、网络直播工具、数据分析工具、APP定制工具、稿件生产工具、公众号生产工具、图片生产工具、H5编辑工具、生产协同工具、报刊排版工具、音频生产工具、网络点播工具、内容运营工具等服务等。

  能力服务平台提供智能化媒体加工能力服务(配字、配文、配音、配说、配景、配演、配剪、配送、配审等)、图像识别能力服务、安全审核能力服务、信息谣言识别服务、案例库策划及生命周期跟踪服务、活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运营支撑服务等。

  通讯指挥服务平台提供位置通讯、信息通讯、语音通讯、多媒体通讯、会议通讯服务,提供信息决策、线索决策、选题决策、发布决策、数据反馈决策等服务,还提供资源调度服务。

  发布服务平台提供协同直播或发布服务、公众号发布服务、自有媒体的交换和发布服务、内部转发服务、定向发布服务、广告交换与发布服务等。

  云导播服务平台提供垫流垫片、预监预看、自定义布局、备播延播、调音台、视频AI+H5特效、ET实时字幕、云端自动录制、直播协议的选择、清晰度选择等服务。

  基础设施服务平台提供云基础设施服务、摄影棚租赁服务、演播室租赁服务、网络直播间租赁服务、各类媒体制作云软件有偿许可服务、超高清制作云非编服务、5G转播热点基础设施租赁服务等。

  问政与参政服务平台提供信息服务、信息分拣服务、信息反馈服务、信息追踪服务等。

  智慧城市操作系统公众号服务平台提供公众号服务、公众号定制服务、公众号数据反馈服务、公众号广告发布服务、公众号广告代理服务、公众号广告分账服务等。

  共享经济物联网智慧社区服务平台提供共享商品的招商、配送通知、使用状态跟踪、服务响应与服务跟踪、计费等服务。

  (七)系统管理平台。该平台有全媒体的运营支撑系统(人员管理模块、产品管理模块、渠道管理模块、效果管理模块、考核管理模块等)、资源或资产管理系统、活动全生命周期管理及其案例库自动生成系统、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活动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网红”管理系统、制作众包或外包管理系统、内容采购与评价管理系统、广告管理系统、问政与参政系统、情报管理系统、客服系统、办公管理系统等。

  (八)增值服务平台

  主要是一些增值应用支撑平台或系统,如直播带货管理系统、“滴滴打车”模式志愿者服务管理平台、电商服务与管理系统、企业IP或品牌服务管理系统、剧本大数据服务系统等。

  需要强调是,上述平台不仅是各自独立运行,更是相互协同、相互支撑与服务;也就是说,彼此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血脉相连、唇齿相依。

  三、网络播出平台

  新型主流媒体的网络播出平台是全媒介的播出平台,既有固网的播出平台,也有移动网的播出平台、卫星网的播出平台。主要的播出平台有有线电视网络的有线电视总前端播出平台、三大运营商的IP TV或OTT的集成播控平台、自有移动客户端的播控平台、互联网公众号的一键式发布播控平台、卫星播控平台、应急广播播控平台、各级融媒体的协同播控平台、智慧城市操作系统的播控平台、公交移动电视屏播控平台、户外大屏播控平台、楼宇电视播控平台等。

  四、终端服务平台

  终端服务平台包括各类机顶盒或网关及其EPG、TV APP、“5G频道”APP、移动APP、互联网的公众号、大喇叭、各类大中小屏等。

  总之,新型主流媒体的全媒体传播平台是一个全方位传播、全方位支撑、全方位协同的平台,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建议采用总体规划、分布实施、急用先行、循序渐进的原则,有的放矢地进行设计与建设。

  上述阐述既不系统也不详细,旨在对同仁普遍感兴趣的平台问题抛砖引玉,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责任编辑: 白晶 】

推荐阅读

专栏作者

热门标签

作者专栏更多

关注我们

    中广互联
  1.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2. 电视瞭望塔
  3.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4. 5G Plus
  5.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6. 4K8K
  7.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8. 中广圈子
  9.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10. 格兰研究
  11.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12. 卫星界
  13.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