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格兰旗下网站:中广互联  格视网  卫星界  社区
登录注册

登录X

没有账号?  快速注册>

首页新闻正文

中国广电有线网络的发展策略和建议

导语:广电有线网络行业在当前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应深入应用5G、4K/8K、AR/VR、全IP、云和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围绕标准化、智慧化和生态化构建面向未来的传播体系与发展格局。

  作者:周志强系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科技委员会秘书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作者:白华系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科技委员会秘书处处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传媒格局深刻变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下,中国广电有线网络行业如何求生存、谋发展已成为业界关注和思考的重要问题。

  实施移动化、平台化战略,为有线网络转型发展提供新动能

  广电有线网络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和发展基石是网络。从行业发展规律看,在不断提升有线电视网络连接范围基础上,创新和变现连接价值是广电有线网络公司有效的发展模式;从发展历程看,广电有线网络公司过去若干年的快速增长受益于连接规模的快速扩张和连接价值的创新拓展;从社会效益看,广电有线网络始终坚持党媒政网的定位,为城市和农村地区的老百姓提供了质优价廉的公共文化信息服务,满足了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从未来发展方向看,广电有线网络公司的发展离不开广大的用户,机遇蕴含在网络连接的广度和深度中。

  面向未来发展,广电有线网络公司需深入实施“移动化、平台化”战略,从广度和深度两个方面推动广电有线网络行业提质增效,为广电有线网络公司的自身价值增长和广电有线网络的转型升级注入新动能。

  在广度方面,需要延伸连接方式和连接对象。连接方式需从固网连接向固移协同连接发展,连接对象需从家庭发展到个人、政企以及万物互联,进而形成连接规模优势,为拓展数字化、智慧化服务夯实基础。

  在深度方面,广电有线网络需要从提供管道传输服务为主,进一步升级到提供平台级服务,并持续向垂直应用领域拓展;充分发挥自身的高速泛在、安全可靠的网络优势,逐步建立“云网一体”的基础设施服务体系,不断完善高质量、差异化的内容应用服务体系。

  加快建设广电特色的5G网络,突出舆论宣传与公共安全属性

  囿于广电行业缺乏在无线通信网络建设、运营等方面的成熟经验、专业技术人才以及足以支撑5G网络建设的资金,广电有线网络需在多方面进行突破与创新,在推动具有广电特色的5G网络建设与运营的同时,注重发挥广电行业的舆论宣传与公共安全作用。

  创新网络建设模式。充分发挥广电5G牌照和5G频谱资源优势,广泛引入战略合作资源,积极与三大电信运营商、阿里和腾讯等互联网运营商以及国家开发银行、中信集团合作,加快广电5G网络共建共享,降低广电5G网络初期建设运维成本,快速积累广电5G网络运营维护经验,加速创新广电5G业务,培养5G技术和管理人才,进而建立广电5G长效运营的机制和团队。

  突破基础资源限制。积极和铁塔公司、交通委、市政、电力集团、物业等单位沟通协调,在全国范围内加快布局和抢占管道、机房、杆路等战略资源,为5G网络建设夯实基础资源基础。

  差异化建设广电5G网络。利用低频段无线频谱推进5G交互式广播建设,实现广播电视视听业务的广覆盖,保障主流舆论传播、公共视听服务以及应急广播服务。利用高频段无线频谱推进广播电视现代通信服务以及智慧城市业务。

  升级改造网络技术架构。面向5G发展,广电有线网络需加快向光纤化、IP化、云化转型,积极应用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升级改造有线电视网络架构,加快推动建设广电云数据中心,在省域和城域干线网部署边缘计算节点,新建5G通信核心网元,夯实广电5G网络承载基础。

  构建全国5G公共安全网络。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切实履行广电行业社会责任,基于网络切片技术,构建全国5G公共安全网络,解决治安、消防、应急救援等涉及紧急事件响应人员的大量通信问题,提升公共安全社区内的视频信息共享效率,增强公共安全隐患及威胁发现及处理能力,并部署基于5G的应急广播,进而全面提升公共安全管理能力,缩短应急响应时间。

  深入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构建规模化智能化生态化发展格局

  广电有线网络行业在当前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应深入应用5G、4K/8K、AR/VR、全IP、云和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围绕标准化、智慧化和生态化构建面向未来的传播体系与发展格局。

  推动智慧广电技术标准制定、服务标准共建,为广电有线网络规模化运营夯实基础。一是积极推动智慧广电标准研究和测试,加强科技规划、技术标准和服务标准建设。以开放标准体系思维共建面向未来的智慧广电科技标准体系,积极参与新一代智能传输网络、高效传输编码、智能电视操作系统、家庭智能网关等新技术标准研究、起草、制定、测试工作,加快推动面向移动人群的新型有线无线融合广播电视网络标准实验,协同推动新技术标准的技术试验、应用试点、落地实践,大力推动智慧广电服务业态建设、示范和推广,强力助推行业标准化。

  二是持续推动网络安全等级保护、风险评估、商用密码应用等安全保障工作,完善广播电视网络安全系列标准,构建适应新技术发展的立体化、系统化网络安全保障体系。

  加速建设“云网端”智慧广电网络体系,推动行业智慧化转型升级。一是建设全国智慧广电网络云平台体系,打造智联云、国家级视频资源云、融媒云、政务云、宽带云等专业云平台,为视频业务、融媒体业务、政企业务、行业应用以及物联网、车联网等未来业务提供平台支撑。

  二是建设5G、有线、无线、卫星智能融合网络,为舆论宣传、广播电视公共服务、融媒体服务、信息数据以及通信服务等提供智慧化网络承载。

  三是建设智能融合终端,积极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AR/VR、家庭物联网等新技术,充分运用和拓展行业大数据资源,大力提升终端与用户的交互能力,创新基于智能融合终端的业态和服务模式,全面提升广播电视服务能力。

  培育智慧广电新生态。广电有线网络公司应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积极探索跨区域、跨行业的运行方式,借助社会力量加强智慧广电的技术研发和市场开拓能力,抓紧落实智慧社会、乡村振兴、数字经济、信息消费等国家战略,加快推进与其他相关行业的业务合作、业态创新、业务升级,大力推动与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兴网络业态的集成创新、协同服务,培育智慧广电新生态。

  加快现代运维管理体系建设。一是推进运维工作以市场为导向,面向用户和业务服务;二是通过集中监控、集中维护、集中管理,加快运维的集中化生产,提高运维效率;三是完善网管系统,加强网络资源管理;四是针对用户对网络质量的反馈,及时优化网络,不断改善用户对网络服务的体验。

  推动客服智慧化发展,全面建立“现代客服体系”

  强化客户接触点管理,是留住存量用户、吸引回网用户、挖掘潜在用户的重要手段。广电有线网络企业应进一步明确服务工作在经营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全面构建以用户为导向的智慧服务体系,加快重塑品牌优势。

  积极探索营业厅转型升级,深入推进网格化营维体系建设。在对营业厅进行形象再造的基础上,积极引进互联网公司、文化企业开展线下渠道合作,提升用户体验,打造多元生态。继续围绕团队人员建设、网络网格划分、考核激励机制、信息化支撑手段、配套管理制度五个方面,提升网格精细化管理水平;整合网络信息资源、地理信息资源、用户信息资源和业务信息资源,完善端到端运维支撑系统,为网格客户经理提供可靠、高效的手持终端工具,大幅提升信息化、自动化支撑水平。

  加快推进“大客服”和“现代客服”的建设。推进智能客服建设,搭建多渠道综合客服平台;以智能知识库为基础,积极推进智能语音机器人、IVR(Interactive Voice Response)导航等项目建设,提升用户体验;建立客服受理大数据分析平台,深挖用户痛点,充分发挥客服参谋助手的作用。

  打造“智慧、泛在、跨界”的电子渠道受理格局。梳理电子渠道业务受理流程,根据各类电子渠道支撑能力,完成各电子渠道功能规划,实现线上线下全业务办理。加快推进智慧营业厅自助终端的研发进程。积极探索互联网电视牌照方电子平台渠道的建设,加大对互联网电商渠道拓展与合作运营,最大程度发挥第三方渠道的平台价值,为用户提供更加全面、便捷的线上服务。

【责任编辑: 张丽欢 】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作者专栏更多

关注我们

    中广互联
  1.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2. 电视瞭望塔
  3.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4. 5G Plus
  5.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6. 4K8K
  7.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8. 中广圈子
  9.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10. 格兰研究
  11.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12. 卫星界
  13.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