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电信、移动、联通半年报的陆续发布,各类解读,多角度分析不胜繁多,数据能说明一切,用户特征决定了业务的方向,起码是重点关注而有的放矢。
中国电信:4G用户总数为1.5亿户,占比65%,同比增长68.7%。4G用户每月户均流量达到889MB,手机上网流量同比增长135%。
中国移动:4G用户总数为5.9亿户,直逼6亿户大关,占比69%,同比增长38.5%。4G用户每月户均流量达到1.4GB,手机上网流量增长107.5%。
中国联通:4G用户总数为1.4亿户,占比为52%,同比增长91.7%。4G用户每月户均流量达到3.3GB,手机上网流量增长325.7%。
电信运营商传统的捆绑模式:语音通话+移动上网+固网宽带+视频,其中宽带和视频业务算是后来者,但移动上网从侧重点上已经逐渐超过了语音通话,而早先的短信等早已是销声匿迹。
从合作上来看,联通走得更快,滴滴卡、蚂蚁宝卡、腾讯大小王卡、京东强卡、映客卡、小米卡等各类合作手机卡层出不穷。移动则是致力于咪咕系列、芒果卡等等。
而目前,全国通用、无限流量、覆盖主流视频网站的业务产品套餐也已经出现,未来只是价格和速度的竞争问题了。
无论如何诟病“低头族”,还是怒斥“新一代的黑网吧”,手机这块屏的霸主地位已是不争的事实,抛开别的不谈,但就从视频这块来说,首先,碎片化的时间,快餐式的消费习惯,已经使很多视频形态发生了变化,最明显的就是如雨后春笋般的短视频的出现。其次,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形态,打破了线性传播的藩篱。看什么、什么时候看、看多少,都自主决定,以前我逆来顺受,现在我的地盘我做主。第三,自媒体的出现使人们的表达欲得到充分释放,不说别的,各类型的视频直播已然成为许多人茶余饭后不可或缺的消遣,一夜涌现,据说可以躺着挣钱的网红们就足以说明一切。
无论是有线机顶盒、IPTV还是OTT盒子,移动屏(手机或PAD)因用户习惯的改变而足以秒杀这一切,要知道家里的客厅、卧室不能少的是电视,而不是盒子。有人会说,没有盒子,电视不就是个显示器?非也,智能电视和手机投屏,两者足以让盒子们退出历史舞台。
与电视相比,家里面现在开得最少的电器,其肯定能位居前列,人们看电视的时间少了,而看的时间却不少,反而较以往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以前是只能在家看,现在是走路看、坐车看、排队看等等,只要想看就能看。在家里,更多的也是由坐着看变成了躺着看,更随意、更惬意。
一是思想观念上改变,不应再将用户拘泥于电视用户,而要将用户的内涵和外延进行拓展。简单说只要是看视频的用户,都是有线的用户范畴,而不是用传播的媒介来进行限定,当然用户的定义可以更为广泛。你的产品线上是否有针对移动端用户的产品呢?
二是无法补齐移动上网这块短板,那就建好渠道。这里的渠道不是销售渠道,而是用户的使用渠道,最直接的就是做好一款APP。如果没有财力用互联网的玩法,那就做平台、做集成,让互联网的玩法在上面玩。
三是谋求在短期内以数量规模换取质量升级。打通机顶盒端和移动端,两者定位不同而形成互补,满足用户不同层面的不同需求。例如针对大尺寸高清电视,可以依托传统有线网络提供高品质的视频服务,而在移动端,强调的是用户使用的随意性和便利性。再进一步,机顶盒端和移动端的打通,才会为未来业务的创新提供更多的可能。
总之,电信、移动和联通已经表态:“不愿只做管道工”,而且5G引领下的物联网也成为行业共识。有线呢?不要“看不清,看不起,看不懂,来不及”!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专栏作者
经典栏目
精彩专题
关注我们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