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格兰旗下网站:中广互联  格视网  卫星界  社区
登录注册

登录X

没有账号?  快速注册>

首页新闻正文

2025年6G发展大会首次在京举办,北京市在全国率先明确6G发展战略

导语:本届大会主题为“智联全球,共建6G技术创新生态”。

图片

11月4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2025年6G发展大会新闻发布会。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相关负责同志介绍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北京市委宣传部对外新闻处副处长隗斌主持。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苏国斌:

  2025年国家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培育6G等未来产业,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北京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工作要求,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指导下,系统布局6G产业,建设了北京6G实验室,汇聚产学研用各方力量,全面推进6G研究与国际合作。2025年是6G启动标准研究的关键年,全球共同探讨6G标准走向,为实现“万物智联”注入强劲创新动力。

  IMT-2030(6G)推进组主办的“6G发展大会”是国内6G领域技术覆盖最全面、专业水平最高、影响力最大的国际盛会,已连续成功举办了4届。很荣幸,2025年6G发展大会将首次在北京举办。本届大会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IMT-2030(6G)推进组共同主办,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联合承办,计划于今年11月13—14日在北京经开区召开。

  本届大会主题为“智联全球,共建6G技术创新生态”,将以创新推进6G全球统一标准制定为核心目标,汇聚应用创新与架构设计、技术攻关协同发展,深入开展国际交流,汇集海内外相关领域专家研讨面向2030年及未来的6G应用场景、系统技术体系、标准走向和产业研发成果等,凝聚全球智慧共商6G标准走向,构建开放包容的全球统一6G创新生态。

  01北京市在全国率先明确6G发展战略,启动先行先试,出台多项政策措施,集聚创新载体,全力抢占发展先机。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

  聚焦6G发展需求,成立6G技术总体组,启动北京6G实验室建设工作,系统布局技术攻关、标准研究、企业引育与场景应用,初步形成“1个总体组+1个实验室+2个研发基地+2个产业基地”的协同发展格局,精准匹配科技成果转化所需的空间、资金、人才等要素资源,厚植创新创业土壤,推动6G与产业深度融合,促进四大主导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加速构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6G创新发展先导区。

  二是加强政策集成。

  2024年9月在全国率先发布《6G科技创新与产业培育行动方案(2024-2030年)》,2025年7月,北京经开区发布全国首个市级6G产业专项政策《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关于加快推动6G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围绕6G技术标准研究、核心产品研发、中试服务能力、场景应用赋能、融合创新生态等五方面,通过10项举措发力产业发展关键环节,提供全方位、全要素的支持与保障。

  三是加强生态建设。

  以6G实验室与龙头企业为牵引,与三大运营商建立联动机制,构建全方位全链条发展6G的态势。北部海淀区、昌平区发挥产学研机构汇聚优势,以信通院、泛联院、小米为首的龙头企业在标准与专利领域持续发力,形成6G创新研发基地;东南部经开区、通州区依托成熟的产业基础,引入中兴通讯等通信产业引导企业,打造新质生态区,形成6G产业基地。逐步构建起“网络定义终端、终端反哺网络、生态支撑发展、南北产研互动”的产业发展体系。

  未来,我们将践行首善标准,着力为6G发展保驾护航,加快形成千亿级集群组团落地、万亿级产业生态培育的有益探索和创新实践,将北京建设成为全球6G产业的核心技术策源地、高价值企业集聚地和行业解决方案输出地,为国家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战略贡献“北京方案”。

  我们将持续擦亮“北京服务”,聚焦企业所需所盼精准施策,为企业快速成长营造更好生态,努力让大家工作生活更加便利,持续推动营商环境改革,不断形成新的“质变”,为创新创业提供更大支持!我们也诚挚邀请全球各界人士,到北京考察交流、加强合作,共享机遇、共筑梦想、共赢未来!

  记者提问

  记者:刚才您提到北京市在全国率先明确6G发展战略,启动先行先试,请问北京6G产业发展整体情况如何,有哪些亮点?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苏国斌:

  北京市在全国率先明确6G发展战略,启动先行先试,出台多项政策措施,集聚创新载体,全力抢占发展先机。

  北京市率先发布《6G科技创新与产业培育行动方案(2024-2030年)》《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关于加快推动6G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等相关政策,成立6G技术总体组,启动北京6G实验室建设的相关工作,按照“公专结合、天地结合、央地结合、京津冀协同”的总体思路,系统布局技术攻关、标准研究、企业引育和场景应用,初步形成“1个总体组+1个实验室+2个研发基地+2个产业基地”的协同发展格局。截至目前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取得一批阶段性成果。

  首先北京市多家单位成为国际标准化组织核心成员。

  中国移动孙韬当选3GPP SA全会副主席、徐晓东当选RAN1工作组主席,中国电信龙彪当选3GPP CT全会副主席,小米集团陆克当选3GPP SA4工作组副主席,引导部分国际标准制定工作。相较于5G时代,在京企业代表首次担任3GPP RAN1工作组主席,该工作组在全球移动通信标准制定体系中占据核心地位,参会规模最大、提案数量最多,直接决定着移动通信系统的底层技术架构和性能边界。

  二是率先建设试验平台。

  泛联院和中国移动建设6G小规模实验环境,并成功测试单用户8Gbps的6G网络。中国联通在延庆搭建低空实验网,研究通感一体方向的多基站协同技术。

  三是部分关键技术取得突破。

  泛联院发布业界领先的6G原型系统样机,入选中关村论坛重大成果;中兴通讯北方总部从基础理论、无线技术、产品平台到系统网络,全方位开展核心技术布局,已形成30余项关键技术突破,发布原型机、卫星载荷、相控阵天线等十项技术成果。红山科技在超高速长距离太赫兹传输领域取得全球领先成果。银河航天解决卫星“翼阵合一”难题。 

  目前北京市有系统端中兴、终端小米两个龙头企业,有三大运营商与我市建立了联动机制,有6G实验室,有信通院,已形成全方位全链条发展6G的态势。北部海淀区、昌平区发挥产学研机构汇聚优势,以信通院、泛联院、小米为首的龙头企业在标准与专利领域持续发力,形成6G创新研发基地;东南部通州区、经开区依托成熟的产业基础,引入中兴通讯等通信产业引导企业,打造新质生态区,形成6G产业基地。北京市逐步构建了“网络定义终端、终端反哺网络、生态支撑发展、南北产研互动”的产业发展体系。

  记者提问

  记者:请问未来北京6G产业发展有哪些规划?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苏国斌:

  北京市将始终践行首善标准,从应用生态、核心技术、产业布局等方面着力为6G发展保驾护航。

  一是需求为先,面向业务场景培育应用生态。

  以商业闭环为目标,围绕市场-场景-业务-网络协同开展需求研究,梳理产业链核心企业,提前研判技术策略和演进路线,为6G商用筑牢基础。立足空天地一体通信等优势,发掘“杀手级”应用场景,培育全息通信、无人驾驶等典型应用,以应用端发力拉动产业发展,推动技术与垂直行业深度融合。

  二是技术为根本,系统化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研发。

  立足北京6G技术探索与产品研发,聚焦通感智算、空天地一体通信技术等关键方向,攻坚通信网络架构、新型频谱利用、智能信号处理等核心技术。全力推进6G核心通信设备研发,在下一代基站、卫星通信终端、高速率传输模块等领域突破技术壁垒,提升设备性能与稳定性。依托技术与设备创新成果,带动全息通信、无人驾驶、智能穿戴等产业的应用升级,助力6G产业生态体系构建与规模化发展。

  三是协同为基础,多维联动优化产业布局。

  充分发挥部市产业协同作用。纵向方面,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开展6G创新发展部市协同的工作要求,积极申报6G创新发展部市协同试点,打造一批“国家所需、地方所长”的地方项目。发挥地方示范带动作用,建设完备的6G产业创新生态体系。围绕技术产业攻关、成果转移转化、地方特色产业布局和6G创新生态构建等方面打造创新成果,形成“头雁效应”。横向方面,推动北京6G实验室统筹全市6G创新资源。建立健全6G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沟通协作平台,挖掘6G核心产业链关键环节企业潜力。紧抓运营商、中兴通讯、红山科技、中国星网、小米、银河航天等链主企业,通过组织产业链技术研讨形成“需求共商、技术共创、成果共享”的协作机制。

  我们将持续努力,把北京建设成为全球6G产业的核心技术策源地、高价值企业集聚地和行业解决方案输出地,为国家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战略贡献“北京方案”。

【责任编辑: 王熙雁 】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经典栏目

精彩专题

作者专栏更多

关注我们

    中广互联
  1.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2. 电视瞭望塔
  3.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4. 5G Plus
  5.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6. 4K8K
  7.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8. 中广圈子
  9.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10. 格兰研究
  11.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12. 卫星界
  13.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