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与变革,正在广电系统内全面加速
2025年省级电视台正迎来一场前所未有的系统性变革。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广电总局部署指导下,各省级台正从传统广电机构向“具有强大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转型。
一、整体布局:重组架构+资源集中
省台通过新闻提质工程、改革计划和数智平台构建,推动系统性转型。例如:广东台实施新闻宣传提质工程、新媒体优化工程等六大工程;江西台启动“135”改革计划;湖南台构建集强大功能、规模效应和数据驱动于一体的生态级数智平台;北京台“北京时间”、河南台“大象新闻”等自有APP集全台之力,融合拓展省内外融媒资源。
在组织结构上,多数省台通过关停低效频道频率、整合新闻中心、建立融媒体部门,实现资源集中和流程重构。例如:吉林台整合电视与广播新闻中心,组建“吉祥新闻中心”,淘汰30%落后产能;重庆台形成“第1眼TV+卫视+城市TV+广播”的“1+3”全媒体格局;上海台有序关停四个电视频道和四套广播频率,压减40%传统频道频率。
二、内容创新:本土文化+精品创作
省台坚持新闻宣传升级,均将新闻作为核心,强化主旋律传播。时政新闻栏目如湖北台《湖北新闻》新增多个板块;主旋律剧作如陕西台《丝路长歌》系列推出多语种“数字使者”AI解说;融合基层治理如北京台《向前一步》融合“接诉即办”,参与基层矛盾调解;主题宣传项目如广东台《大湾区24小时》设立12个观测点,成跨境政策宣讲主平台。
文化IP开发成为亮点,实现内容创新和传播升级。例如:河南台延续“中国节日”系列,推出AI短视频“中国瑞兽”;湖南台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光明行”主题项目;湖北台策划《长江宝贝》等文化综艺,通过少年团演绎长江故事。
微短剧+文旅成为新趋势,呈现“小而美”的文化新样态。例如:北京台推出“短剧游北京”创作计划,制作《三井胡同的夏天》等微短剧,通过胡同烟火故事带动城市文化体验;上海台开发微短剧、微综艺等“小而美”内容,结合城市文化资源打造沉浸式文旅体验。
三、技术驱动:AI与超高清全面赋能
省台全面拥抱AI、超高清、VR/AR技术,提升内容生产与传播效能。例如:上海台推出“星翼”财经大模型和AI工具箱Scube;吉林台成立“嗯呢”AI实验室;湖南台“芒果大模型”落地70多项应用;重庆台研发马拉松智慧转播系统,集成AI工具用于赛事直播和内容生成,提升转播效率。
超高清与虚拟制播技术广泛应用,提升视听体验和创新内容形态。例如:北京台、广东台、上海台等省台积极推进4K超高清频道建设;河南台推出XR虚拟电影《唐宫夜宴》;重庆台建成XR虚拟演播室。
四、产业拓展:从广告依赖到多元生态
省台从广告经营转向“广电+文旅/电商/政务”多元生态。
通过IP开发和场景创新,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例如:湖南台布局IP主题乐园、Livehouse(如《日光之城》带动拉萨旅游);河南台在多地打造文娱体验空间;陕西台依托“丝路春晚”“陕北民歌”IP推广文旅;北京台推进“中轴线”“博物馆之城”项目。
为增强国际影响力,省台加强国际传播中心建设,打造超级IP矩阵,推动文化出海。例如:陕西台国际传播中心覆盖80国;上海台打造由ShanghaiEye、YicaiGlobal和东方卫视(国际版)组成的国际传播超级IP矩阵;湖南台实施“芒果出海三年计划”。
五、人才机制:年轻化与市场化改革
省台推行工作室制和项目制,向一线倾斜。例如:河南台、湖南台打破编制限制,激发人才活力。江西台推行绩效改革,吉林台实行竞聘上岗。
注重年轻化和跨领域人才的引进与培养优化队伍结构并提升创新能力。例如:吉林台提拔40岁以下骨干22人,江苏台引进博士技术人才,上海台实施“卓越人才领航计划”“闪耀青年启航计划”“播音主持金声计划”三大人才计划。
推动全员AI技术培训和应用,以提升工具使用效率和内容创新水平。例如:河南台培训AI技术,推动“人人善用工具”;重庆台推动主持人向网络主播转型;北京台要求“每档节目融入AIGC”。
2025年省级电视台的改革的核心是从“被动适应”到“主动引领”,目标是打造兼具主流价值影响力与市场生存能力的新型媒体集团。这场变革将彻底改变传统广电的生态格局,为观众带来全新的内容体验和服务价值。
推荐阅读
经典栏目
精彩专题
关注我们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