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格兰旗下网站:中广互联  格视网  卫星界  社区
登录注册

登录X

没有账号?  快速注册>

首页新闻正文

AI赋能沉浸视频,超高清产业迎发展新阶段

导语:随着技术成熟与合作深化,超高清产业正逐步从“技术展示”转向“多元应用”,在文化传播、新闻记录、娱乐消费等领域开辟新空间。

  超高清产业不仅是数字经济的重要增长点,更是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载体。当前,随着技术迭代与市场需求升级,超高清领域正加速探索“技术+内容+终端”的融合模式,以沉浸式体验重构文化传播与消费场景。

  不久前,vivo携手4K花园发布的8K 180°3D VR沉浸穹幕视频《六艺传韵》,以“终端设备+技术应用+内容创作”的跨界合作模式,让观众通过头显即可“置身”传统“六艺”场景——看舞狮跃入视野、打铁花在头顶绽放,成为超高清技术与文化内容深度融合的鲜活实践。

  让传统文化焕发“全维度沉浸”活力

  “8K的清晰度要求我们在道具、服装选择上格外用心,要让观众捕捉到以往从未关注的细节质感;而VR 3D的立体效果,不是简单‘做成立体’,而是要在真实场景中营造‘被包围’的空间感。”《六艺传韵》导演、4K花园制作中心总监盛文辉在谈及创作时表示,VR影像与传统影像创作逻辑差异显著,“完全是两个不同的门类”。

  在《六艺传韵》的拍摄中,团队将8K实拍与180°VR视角、3D立体效果深度融合:为凸显8K超高清优势,服装纹样、道具纹理均经过精细化设计,确保观众通过头显设备清晰捕捉每一处细节;为强化3D沉浸感,演员调度突破“镜头前”局限,在180°视野范围内完成连贯动作;创新性设计“舞狮吞镜头”场景——在观众视角中,舞狮从远处奔来、张开大口“吞入”视野,这种打破传统画框限制的体验,正是VR技术在文化传播中的独特价值。

  相较于传统拍摄,VR技术的应用既面临挑战也实现突破。盛文辉介绍,传统影像可通过远景、中景、特写的组接推动叙事,但VR 180°视角始终呈现“大全景”,“无法用特写突出细节,只能通过物体主动‘靠近’镜头实现重点呈现”。为解决这些问题,团队最终采用电影级伸缩摇臂实现VR镜头匀速运动,既有效避免观众眩晕,又充分展现场景的空间张力。

  “8K与4K相比,除分辨率提升外,其他技术指标无本质差异,而VR头显的大视野特性,让8K技术有了真正的刚需应用场景。”4K花园副总裁兼前端技术总工程师于路认为,超高清产业发展的关键在于技术升级与场景需求的精准匹配。据广电总局相关标准,8K已成为VR内容的入门分辨率,而《六艺传韵》采用的180°3D VR形式,正是行业探索出的“平衡方案”。

  AI赋能,破解超高清产业“高门槛”难题

  “360°VR虽视野更广,但对带宽要求高、后方区域内容利用率低;180°视角既能保证沉浸感,又能有效控制成本,结合3D技术后,已成为沉浸式内容的主流发展方向。”于路解释,这一技术组合并非盲目创新,而是团队联合北京电影学院等专业机构,结合观众使用习惯、终端设备能力反复验证的成果。

  当前,我国超高清产业正处于“技术迭代、内容探索、场景落地”的关键阶段。据行业统计数据,国内VR用户已突破100万,但设备开机率偏低,核心症结在于“内容供给与用户需求不匹配”。

  “部分VR内容仅是传统超高清影视的‘巨幕版’,没有给观众一个必须要用头显观看的理由,且在其他终端可以轻易获得相似体验;另有部分内容依赖手柄互动,佩戴头显时易与现实环境发生碰撞,体验感大打折扣。”盛文辉表示,《六艺传韵》的创作,正是尝试探索“无需额外操作、仅需沉浸式体验”的内容模式——这种模式既契合家庭消费场景需求,也为超高清内容创作及创新应用开辟新方向。

  超高清内容制作的“高成本、高难度”,曾长期制约产业规模化发展。在《六艺传韵》的后期制作中,4K花园后期中心总经理肖田团队就面临“3D VR抠像”的技术挑战:“3D影像对视差精度要求极高,虚景与实景的高度、角度偏差哪怕仅千分之一,合成后就会出现‘穿帮’;且VR近景的双目视角差大于传统3D,边缘抠像稍不注意就会显得不自然。”

  为攻克这些难题,团队将AI技术辅助制作流程:自主研发的“蝶变2.0”系统,可通过AI算法修复8K素材中的模糊部分,同时实现“2D转3D”的自动化处理;在抠像环节,AI技术能快速匹配虚景与实景的空间参数,将人工调整时间缩短60%以上。

  “过去处理一段5分钟的8K 3D VR素材,需要3名后期人员工作1天,如今借助AI辅助,1名工作人员半天即可完成。”肖田介绍,AI技术在《六艺传韵》制作中的深度应用,不仅显著降低制作成本,更推动超高清技术的规模化融合应用。

  这种“AI+超高清”的融合模式,正成为行业突破发展瓶颈的重要方向。在创作中,AI技术不仅用于后期制作,还能在前期拍摄阶段辅助场景规划——通过算法模拟不同镜头角度下的观众眩晕风险,提前优化拍摄路径。“未来,AI还将赋能超高清内容的‘个性化定制’,例如体育赛事中,观众可自主选择球员特写、全场局势等视角;电商直播场景下,AI能实时放大商品细节,让8K技术真正服务于消费需求升级。”肖田说。

  从“技术探索”走向“多元落地”

  随着技术成熟与合作深化,超高清产业正逐步从“技术展示”转向“多元应用”,在文化传播、新闻记录、娱乐消费等领域开辟新空间。盛文辉认为,VR技术的应用价值不仅限于文化作品传播,还可拓展至历史事件记录、新闻现场还原、在线教育等领域。

  于路则看好超高清技术在多终端适配的发展潜力:“未来在技术赋能下,内容传播不应是‘一个内容多端播放’,而应实现‘不同终端显现不同体验特点’——手机端适配竖屏短视频,电视端侧重呈现8K大屏的超高清清晰度和质感,VR头显则提供180°3D沉浸互动体验。”

  据介绍,4K花园目前还与央视风云合作,在一场音乐会上同步部署8K大屏、4K 3D、8K 180°3D VR三种技术方案,其技术逻辑与《六艺传韵》一脉相承,让观众根据不同终端设备自主选择体验方式,这种“全场景覆盖”的模式,正是超高清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责任编辑: 王熙雁 】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经典栏目

精彩专题

作者专栏更多

关注我们

    中广互联
  1.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2. 电视瞭望塔
  3.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4. 5G Plus
  5.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6. 4K8K
  7.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8. 中广圈子
  9.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10. 格兰研究
  11.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12. 卫星界
  13.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