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格兰旗下网站:中广互联  格视网  卫星界  社区
登录注册

登录X

没有账号?  快速注册>

首页新闻正文

规模突破3000亿元:上海发力智能终端!(附全文)

导语:《行动方案》围绕终端核心产品打造、终端关键技术筑基、产业生态环境优化三大行动,提出20条具体举措。

  10月14日,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印发《上海市智能终端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6-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培育壮大上海智能终端产业,打响上海智能终端品牌,到2027年,上海市智能终端产业总体规模突破3000亿元,打造3家以上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消费级终端品牌,培育2家领军企业,实现三个“一千万”台规模,即人工智能计算机、人工智能手机、人工智能新终端规模各达到千万台以上。《行动方案》围绕终端核心产品打造、终端关键技术筑基、产业生态环境优化三大行动,提出20条具体举措。

图片

  附:

上海市智能终端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2026—2027年)

  当前,人工智能技术持续变革突破,为智能终端产业发展带来新一轮重要发展机遇。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人工智能+”战略部署,培育壮大上海智能终端产业,打响上海智能终端品牌,制定本行动方案。到2027年,上海市智能终端产业持续做大做强,总体规模突破3000亿元,打造3家以上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消费级终端品牌,培育2家领军企业,实现三个“一千万”台规模,即人工智能计算机、人工智能手机、人工智能新终端规模各达到千万台以上。

  一、终端核心产品打造行动

  1.推动人工智能计算机加快发展。培育人工智能计算机领军品牌,建设年产千万台产能生产基地,支持我市传统计算机产能向人工智能计算机全面转型。推动人工智能计算机发展成为融合端侧大模型、分布式算力调度、多模态人机协作的下一代智能生产力中枢,构建“端—边—云”协同的智能算力网络的终端承载能力。加速端侧模型应用与调优,加强软硬协同能力,持续提升计算机智能化水平。

  2.布局人工智能手机产品。引育人工智能手机终端品牌,加快布局人工智能手机生产能力,填补我市手机终端能力空白。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手机交互方式变革,聚焦端侧大模型与多模态交互技术突破,通过硬件与软件的结合,强化端侧推理能力。鼓励AI原生操作系统研发,深度融合语音意图理解、环境感知等能力,打造具备实时场景理解、跨设备协同的智能助理。

  3.提升智能算力终端规模。加快边缘智算一体机终端布局,开发支持大模型轻量化的推理一体机产品,打造即插即用人工智能边端解决方案,加速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打造智算服务器终端产业集群,提升万卡集群系统调优能力,集聚国内智算服务器整机优质企业,实现百亿级规模,牵引自主GPU、互联模块等核心部件规模化应用。

  4.强化机器人终端能力。打造能听会道、有情商、有智商、有技能的人形机器人产品,支持人形机器人产品研发和量产制造,推进端侧芯片、灵巧手、电池等核心零部件加快产业化突破。推动工业机器人整零协同,聚焦关键零部件、高端整机等薄弱环节,补全产业链短板。加速机器人终端产品向消费级市场加速渗透,打造陪伴机器人、家庭机器人等消费级机器人产品。

  5.支持智能眼镜能力跃升。围绕AR、MR、VR三类眼镜产品形态,加快打造一批智能眼镜头部品牌,形成覆盖消费级、企业级和专业级的完整产品矩阵。支持企业强化智能眼镜端侧处理能力,重点突破多模态交互、空间计算、轻量化、低功耗、高续航、全彩化等关键技术。完善智能眼镜开发者生态,打造互联网新入口,拓展应用场景,加速工业、医疗、教育、助残等领域的创新应用落地。

  6.培育卫星互联网终端产品。围绕低轨卫星星座部署和应用落地需求,持续探索和开拓业务场景,构建覆盖海洋、航空、应急等领域的终端体系。建设卫星终端智能产线,打造卫星终端上海品牌,加快形成十万级卫星终端整机生产规模能力和出货规模。促进上游相控阵天线、射频器件、核心芯片等配套产业发展,构建卫星终端核心竞争力。

  7.激发银发经济终端活力。围绕健康监测、感知提升、安全预警、便捷通讯等功能需求,支持人工智能助听器、自动驾驶轮椅、智能导盲设备、穿戴监测设备、家庭情感陪伴终端、智能仿生假肢等创新产品发展。推进智能终端功能优化,向普惠化、智能化、情感化方向升级。搭建老年、残疾人群体与科技产品连接桥梁,加速终端在养老和残疾人养护等领域的应用落地。

  8.推出工业终端产品。支持企业研发适应先进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趋势的工业控制、工业检测、供应链管理等相关终端产品,推动智能工厂在生产模式上的变革,实现在生产效率上的突破,支撑工业生产提质增效。鼓励企业在智能工厂建设中融入人工智能技术,将大模型应用在生产决策过程中,加速扩大工业级人工智能终端应用场景,推进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

  9.加速未来终端研发。推动下一代移动通信、量子计算、光子计算等前沿技术产业布局。开展先进无线通信、新型网络架构、空天地一体等前沿技术研究;推动量子计算领域算法纠错等核心难点研发突破,发挥量子计算的优越性,研制未来终端概念样机,并不断探索向垂直行业应用渗透,形成特色应用场景模版。

  10.创新新型消费终端产品。依托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催生更多智能终端“新物种”。研发智能车载终端、智能穿戴终端、智能教育终端、智能陪伴终端、智能视听设备、智能家居终端、智能安防设备、智能相机、全息显示终端等产品。

  二、终端关键技术筑基行动

  11.加强端侧人工智能芯片布局。围绕手机、计算机、眼镜等各类终端产品需求,加快SoC、CPU等核心芯片布局,覆盖X86、ARM、RISC—V等三大技术路线。依托服务器算力芯片能力,积极布局端侧GPU芯片发展。支持3D异构集成关键技术突破,探索新型存储技术路线,支持近存、存内计算技术发展,支撑芯片平台算力和功耗水平提升。

  12.提升端侧模型性能。支持智能终端用大模型发展,打造一批有竞争力的端侧模型产品。加快轻量化多模态端侧模型技术研发,推进蒸馏、剪枝、量化等模型压缩技术在端侧模型的应用。通过高质量语料输入以及算法优化,实现端侧模型在各类垂直应用场景下具备与云端大模型接近的智能化水平。

  13.推动软硬件协同创新。加强硬件与软件的协同调优,推动芯片、模型、终端企业深度合作,实现芯片架构与模型结构的跨层联调优化。促进端侧模型在各类终端中的应用部署,充分挖掘端侧硬件能力,大幅提升端侧模型实际运行效率和能效比。鼓励企业打造智能体平台,打通各类应用程序。支持轻量化、高兼容性的AI推理引擎,实现主流深度学习框架与端侧深度适配。

  14.强化智能模组能力。强化多模态感知能力,打通摄像头、麦克风、陀螺仪、雷达等多源信号,建立统一的智能传感器数据融合框架。推动集成端侧模型推理能力的边缘计算模组开发,赋能传统终端产品智能化能力。支持6G、卫星通信多频段融合模组研发,实现智能终端通信低延迟、高可靠、泛连接。围绕智能座舱、自动驾驶、智能底盘三大领域,支持汽车电子模组先进技术研发,提升汽车电子上游产业水平。

  15.促进下一代显示技术发展。聚焦轻量化、低功耗、高分辨率、大视场角等关键技术指标,推动Micro LED、硅基OLED、光波导镜片、核心显示芯片等关键部件迭代创新,持续提升产品性能。支持蒸镀机、巨量转移、MOCVD等高端装备研发,加快推动全彩微显示器量产,突破背板驱动、高PPI阵列、异构工艺等关键技术。

  三、产业生态环境优化行动

  16.提升上海智能终端品牌竞争力征集上海智能终端品牌清单,加强上海制造品牌专项政策对我市智能终端的支持力度,提升企业品牌运营能力。鼓励更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消费电子展会在沪举办,加大对上海终端品牌宣传力度。用好国家和我市“以旧换新”政策,鼓励有条件的区设立区级“以旧换新”补助,对自主品牌创新终端产品销售和租赁给予补助。通过高质量专项资金对核心芯片、端侧模型、模组、板卡等关键环节攻关给予支持。用好算力券、模型券、语料券等人工智能产业支持资金,支持终端企业加快人工智能的应用。

  17.打造智能终端规模化生产基地提升技术改造、两新、智能工厂等政策对智能终端企业的补贴力度,对产线智能化水平提升加强支持。通过生产性服务业专项政策,对智能终端领域的研发设计、仓储物流、检验检测、供应链管理等工业服务业企业给予支持。支持智能终端中试平台、软硬件适配中心建设,提升协同能力,探索人工智能新终端概念验证。

  18.加快形成产业集聚效应深化市区协同,加快浦东新区、松江区、青浦区、临港新片区等智能终端重点区域发展。围绕智能终端上下游产业链,打造产业集聚区,加速汇聚一批具有竞争力的优质企业和创新企业,形成规模效应,带动全市智能终端产业规模突破。发挥行业协会、产业联盟等行业组织作用,定期召开研讨会、交流会,制定行业关键标准,打造上海智能终端“朋友圈”。

  19.提升金融对产业支撑力度。通过产业转型基金、先导基金等相关产业投资基金,加大对我市终端企业融资支持。充分发挥国有资本母基金作用,引导社会资本、专业机构参与智能终端产业投融资,鼓励金融机构加强智能终端融资需求保障。发挥国有企业作用,支持各类企业积极参与智能终端产业发展,鼓励优质企业对关键环节开展并购收购。

  20.鼓励智能终端产品应用推广。支持智能终端整机链主企业开放终端应用场景,开展相关芯片及端侧人工智能操作系统的应用。引导智能终端创新产品在工业、教育、医疗、金融、文旅等领域加大应用力度,发挥政府采购对创新的带动作用,促进产品加快形成规模效应。重点支持“产品+场景”联动,开展智能终端+应用场景融合创新优秀案例遴选,促进产品在行业应用领域落地和推广。

【责任编辑: 张慧静 】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经典栏目

精彩专题

作者专栏更多

关注我们

    中广互联
  1.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2. 电视瞭望塔
  3.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4. 5G Plus
  5.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6. 4K8K
  7.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8. 中广圈子
  9.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10. 格兰研究
  11.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12. 卫星界
  13.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