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格兰旗下网站:中广互联  格视网  卫星界  社区
登录注册

登录X

没有账号?  快速注册>

首页新闻正文

3亿日活背后,快手构建了什么样的短剧生态?

导语:快手短剧日活破3亿,AI技术赋能内容创新,商业化模式成熟。

  在当代快节奏的生活浪潮中,碎片化娱乐已成为大众精神消费的主流形态。当网民单次使用网络应用的平均时长仅为4.1分钟时,短剧凭借内容紧凑、节奏明快的特质异军突起,成为数字文娱领域的新势力。

  《2025快手短剧白皮书》的数据显示,快手短剧日活用户已突破3亿。从国民笑星潘长江主演的《进击的潘叔》播放破3亿,到AI短剧《新世界加载中》全球播放量近2亿,短剧不仅深度融入用户日常,更在技术创新与商业探索中开辟出千亿级市场蓝海。

  全民娱乐

  短剧行业的爆发并非偶然,而是顺应时代需求的必然结果。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当下,用户对高效获取娱乐内容的需求愈发强烈,短剧以其“短平快”的核心优势,精准匹配了碎片化场景下的娱乐刚需。2024年,中国短剧用户规模攀升至6.62亿人,半年增长率高达14.8%,超七成用户已形成规律性观看习惯,其中36.19%的用户每日观看,38.15%的用户每周观看多次,两者合计占比74.34%,标志着短剧已从新兴流量形态转变为大众文娱消费的刚性组成。

  快手作为短剧领域的领军平台,用户增长态势尤为显著。2024年快手短剧日活用户突破3亿,较2023年的2.7亿实现稳步增长;2024年7月重度用户规模达1.46亿,同比增长55.3%,用户日均观看时长同比激增44%,充分印证了内容吸引力与用户粘性的双向提升。

  从用户画像来看,快手短剧打破了传统文娱内容的受众壁垒:年龄分布上,IAP40岁以下用户占比69.4%,IAA40岁以上用户占比54%,呈现出跨越代际的文化穿透力。

  地域分布上,三线及以下新线城市用户占比70%,成为主力受众,城镇用户占比54%,乡村用户占比为45.6%,南北用户占比约为1:1,显示出短剧在不同层级城市的广泛渗透,以及短剧突破地域差异化的壁垒,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全民娱乐。

  内容供给的丰富性是支撑用户增长的核心动力。截至2025年2月,快手短剧内容消费业务中心累计上传新剧数量超5.3万部,IAP(付费剧)+IAA(免费剧)累计作者同比提升61倍,创作者生态日益活跃。

  在题材布局上,快手星芒短剧形成了多元均衡的内容矩阵:2024年都市题材占比同比提升18个百分点,超越恋爱题材成为第一大品类,《流量女王》等作品凭借贴近生活的剧情引发强烈共鸣,播放量高达6.3亿;恋爱题材虽占比从34.76%调整为24.24%,但《错撩》等作品仍以3.5亿播放量稳居核心品类;魔幻题材则迎来爆发期,增速达325%,成为年度增长最快的题材。

  原创力的提升是内容品质升级的关键。2024年快手星芒短剧新上线作品实现100%原创,原创剧本数量同比增长513%。截至2024年7月,累计上线超1000部短剧中,破5亿短剧26部,破3亿短剧92部,破亿短剧378部。

  其中,《我和女儿坐同桌》以7.6亿播放量成为现象级作品,《我在大宋开酒吧》凭借5.2亿播放量展现出历史题材的市场潜力。

  2025年暑期档,快手星芒短剧推出20余部精品,涵盖校园、二次元、古风等年轻用户偏好题材,头部达人与明星的加盟更将为内容质量保驾护航。

  技术革命

  当短剧行业从规模扩张转向质效双升,技术创新成为突破发展瓶颈的核心引擎。2024年,快手率先发力“短剧+AI”战略,以自研视频生成大模型“可灵AI”为核心,开启了短剧创作的智能化革命。这一技术突破不仅解决了传统短剧题材受限、制作成本高企的问题,更推动行业从“快消品”向“精品力作”转型,重塑了内容生产的全链条逻辑。

  可灵AI的技术赋能在具体作品中得到充分验证。2024年7月上线的国内首部AIGC原创奇幻短剧《山海奇镜之劈波斩浪》,借助可灵AI的多模态视频生成能力,突破了实景拍摄的类型局限,上线两周播放量即破5000万,全网总曝光量超4.3亿。经过20余次迭代升级后,可灵AI形成了大师版、1080P高品质模式、720P标准模式的产品矩阵,为商用影像提供了新可能。2025年6月推出的全球首部AI单元剧集《新世界加载中》更是将技术应用推向新高度,这部由7个单元组成、总时长180分钟的作品,涵盖科幻、荒诞喜剧、历史等多元题材,全球播放量达1.97亿,全网曝光量超13.7亿。其中《马丁症》单剧集播放量破1亿,《我在犹豫》通过震撼灾难特效展现AI在科幻题材中的表现力,《不可饶恕》则以复杂转场与高效剪辑提升了历史题材的艺术感染力。

  AI技术的应用正在重构短剧创作的底层逻辑。在制作环节,可灵AI实现了动态分镜优化、虚拟场景生成、角色动作捕捉等功能突破,《好梦》中水下毛发与波光的多维运算、《虎与旅行者》里雪地远景轮廓与近景细节的精准呈现,均体现了AI对视觉效果的赋能;在效率提升方面,AI工具将剧本生成、素材剪辑的时间成本大幅降低,2024年12月使用AI进行图片、视频制作的用户占比已达31%,普通创作者借助零门槛工具即可参与内容生产;在题材拓展上,AI打破了实景拍摄对科幻、神话等题材的限制,为短剧注入更多想象力,《宇宙肥肠》的黏土动画风格与《桃源》的傩戏元素,展现了技术对文化表达的丰富作用。

  快手的“短剧+AI”战略并非孤立的技术实验,而是构建了一套完整的生态扶持体系。2025年星芒短剧精品化战略明确三大核心方向:一是拓宽内容边界,加大细分题材投资,推动“星芒+”跨界融合,将热门小说改编为短剧或反向拓展至游戏领域;二是升级合作生态,通过提高平台参投比例、优化保底分账模式等政策激励创作;三是拥抱技术革命,加码AIGC投入,在内容创作、用户体验、商业合作端实现突破。“AI创想剧场”计划的启动更将全民创作推向高潮,面向创作者、爱好者和高校发起挑战,让每个创意都能通过AI技术转化为作品,真正实现“人人都是创作者”。

  内容精品化与技术赋能形成了正向循环。随着AI降低制作门槛、提升创作效率,短剧的制作成本呈现结构化升级:普通短剧成本稳定在20-30万元,而高配置精品短剧成本已飙升至300万元以上。这种投入不仅体现在技术应用上,更反映在剧情打磨与制作水准的提升。技术与内容的双重升级,让短剧从单纯的流量产品进化为具有文化影响力的内容载体。

  商业新生

  短剧的商业价值爆发与用户规模、内容品质的提升同步而至。当行业迈入成熟阶段,快手通过构建“IAP+IAA双轮驱动”的商业化模式,实现了内容价值向商业价值的高效转化,不仅为平台与创作者带来收益,更成为连接品牌与用户的新型营销载体,推动短剧从娱乐内容升级为跨行业的商业基础设施。

  付费与广告并行的商业模式释放出巨大潜力。2024年第四季度,快手短剧商业化消耗额同比增长300%,25家客户单日消耗破百万;节假日与消费节点表现尤为亮眼,2024年IAP国庆日耗峰突破1400万,双十一消耗峰值达1700万,2025年春节广告消耗更破3000万,其中IAP单日近2000万,IAA突破1400万。IAP模式通过付费点播或会员订阅实现变现,高度依赖商业化投流吸引用户;IAA模式则以免费观看+广告解锁为核心,通过中插广告、品牌冠名等方式盈利,2024年以来被更多平台采纳,免费剧占比持续提升。两种模式的协同发展,既满足了用户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又为商业变现提供了灵活路径。

  品牌合作的深度与广度不断拓展,印证了短剧的商业吸引力。2024年快手商业化短剧客户数量激增至33家,较上年增长175%;合作剧目数从29部跃升至135部,增长率高达365%;品牌复购率达到38%,收获高满意度。分行业来看,电商行业合作品牌数增长200%,大健康领域增长400%,食品饮料行业增长300%,显示出短剧营销对不同品类的适配性。天猫在618期间合作22部剧目,通过穿越、古风等题材植入嗨购福利,单集最高播放量超3328万;美团团购则布局全周期营销,五一档推出《追光者》等作品,多次霸榜热播榜TOP3,实现消费节点与内容传播的精准对接。

  创新的营销链路让短剧成为品牌增长的新引擎。快手构建了“投前科学甄选-投中丰富触达-投后量化评估”的全流程体系:投前通过行业定制片单与评估模型筛选合作剧目;投中整合边看边种草、互动搜索、内容+硬广等多元形式触达用户;投后量化声量热度、受众互动等维度沉淀资产。百多邦定制短剧《我和女儿做同桌》凭借高能剧情植入与片尾鸣谢,实现产品购买意愿提升15%,斩获金投赏短剧营销金奖;益达打造“自在剧场”,通过大结局超前点映模式,推动正片总播放量超11亿,创下单剧破亿5部的佳绩。这些案例证明,优质内容与品牌诉求的有机融合,能实现娱乐价值与商业价值的双赢。

  短剧的商业价值不仅体现在广告营销,更在于构建了“内容-流量-变现”的完整生态闭环。快手通过匹配商业资源、强化支持政策,帮助创作者实现可持续发展:IAP作者通过付费点播获得直接收益,头部作品分账可观;IAA作者则借助广告分成、达人孵化等方式变现,平台优化的保底分账模式明确收益预期,降低创作风险。这种生态扶持让创作者能够专注内容质量,形成“好内容吸引用户-用户增长带来商业合作-商业收入反哺创作”的正向循环。

  结语

  展望未来,短剧的产业价值将向更广阔的领域延伸。随着“短剧+AI”技术的成熟,内容生产效率将进一步提升,个性化定制内容成为可能;跨界融合的深化将打通影视、游戏、文学等领域,形成IP全产业链开发;商业化模式的创新则可能催生短剧电商、短剧社交等新业态。快手数据显示,中国短剧市场规模预计2027年突破千亿,这一增长不仅来自用户付费与广告投放,更将源于短剧对教育、文旅、健康等行业的赋能。当3亿日活用户的注意力与千行百业的需求通过短剧连接,一个全新的内容经济生态正在形成。

  从3亿日活用户的娱乐选择,到AI技术重塑的创作革命,再到连接品牌与用户的商业桥梁,快手短剧的发展轨迹勾勒出数字内容产业的进化路径。在这个内容为王、技术为翼、商业为驱的时代,短剧不仅改变了大众的娱乐方式,更重新定义了内容生产与商业变现的逻辑。随着精品化、智能化、生态化的持续推进,短剧正从一个细分赛道成长为数字文娱的主流力量,为行业注入源源不断的创新活力,也为用户带来更加多元的文化体验。

【责任编辑: 徐亚新 】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作者专栏更多

关注我们

    中广互联
  1.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2. 电视瞭望塔
  3.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4. 5G Plus
  5.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6. 4K8K
  7.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8. 中广圈子
  9.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10. 格兰研究
  11.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12. 卫星界
  13.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