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格兰旗下网站:中广互联  格视网  卫星界  社区
登录注册

登录X

没有账号?  快速注册>

首页新闻正文

融合传播评价如何构建新标准与新生态?这场研讨给出答案

导语: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构建科学、开放、动态的评价生态,是推动媒体深度融合、实现“生态赋能”的关键引擎。

图片

  5月21日下午,第五届中国(北京)广电媒体融合发展大会“深融共进·生态赋能”——融合传播评价主题研讨在京成功举办。本次主题研讨围绕全媒体传播评价体系的创新与实践展开深度对话,为媒体深度融合与生态赋能提供前沿思路。北京市广电局党组成员、驻局纪检监察组组长曲梅林、国家广电总局广播电视规划院副院长滕勇出席活动并致辞,来自学界、媒体及研究机构的权威专家作经验分享。

图片

  曲梅林表示,近年来,北京坚持以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为统领,深入推进广电新媒体提质升级,在视听融合领域坚持目标导向,强化视听融合顶层设计;坚持主动答题,引领视听融合技术赋能;坚持底线思维,推动视听融合价值回归。

图片

  滕勇表示,在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的进程中,数据作为新型的生产要素,已经成为推动媒体系统性变革的重要驱动力,为融合传播评价开辟了全新的视野与实践路径。为此,全媒体评价体系的建设应坚持正确导向,科学设计评价指标,突出量化分析方向,把握分级分类要求。

  在融合传播时代,推进网络视听内容生态向好,做好评价工作尤为重要。中广联合会微短剧委员会会长、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阚平认为要构建高质量发展基准线,激活产业协同,打造价值转化坐标系。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党委委员、副台长、集团副总经理何宁表示,系统性变革面对的问题,应该以互联网为导向,要通过发展来解决。国家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融合发展研究所所长李秋红表示,政治导向和价值取向是评价一切广播电视节目的基本前提,内容产品的质量和品质是评价核心。中国广视索福瑞媒介研究有限责任公司(CSM)副总经理肖建兵认为,用户不同场景下对大小屏的需求,构成了多元化、多层次、各自独立的视听生态。河南广播电视台大象新闻分发中心总监刘克军认为,要持续深化改革,坚持移动互联引领,不断强化“融合传播、转型发展、有用有效”理念。广州市广播电视台总编室主任孙宏利分享广州台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的探索和实践案例。

  此次主题研讨为全媒体传播评价体系的完善提供了多维思路,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构建科学、开放、动态的评价生态,是推动媒体深度融合、实现“生态赋能”的关键引擎。

【责任编辑: 徐亚新 】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作者专栏更多

关注我们

    中广互联
  1.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2. 电视瞭望塔
  3.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4. 5G Plus
  5.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6. 4K8K
  7.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8. 中广圈子
  9.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10. 格兰研究
  11.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12. 卫星界
  13.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