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格兰旗下网站:中广互联  格视网  卫星界  社区
登录注册

登录X

没有账号?  快速注册>

首页新闻正文

AI“大显身手”!浙江乐清县融媒体中心开启县级融媒变革新活力

导语:县级融媒体的最大抓手是讲好本地故事,进行广泛传播。

  (原标题:解码浙江温州乐清市融媒体中心AI实践样本)

  在数字中国建设浪潮中,县级融媒体中心作为基层舆论场的“神经末梢”,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

  作为温州模式的发源地,浙江温州乐清市2024年数字经济渗透率高达60%。在融媒体建设方面,乐清市却面临着诸多挑战。民营经济的活跃带来了多元价值的碰撞,常住人口、外来人口、外出人口等包含的“数字移民”现象使得信息传播更加复杂。基层媒体系统性变革,需要从内容生产、平台支撑、技术保障、管理创新等积极回应传播领域的格局之变、话语之变、攻守之变,勇敢挺进媒体变革主赛道。

智能生产创新内容体系

  县级融媒体的最大抓手是讲好本地故事,进行广泛传播。浙江温州乐清市融媒体中心(以下简称乐清融媒)高度重视内容生产,引入了AI写作助手和智能编辑系统,构建了“AI协同创作矩阵”,有效提升了新闻报道的时效性、准确性、丰富性。2024年,乐清融媒采编播新闻3万多篇(条),被各类头部媒体采用3000多篇(条)。

  3月23日,2025乐清半程马拉松赛举行,全球8000人参加。乐清融媒展现出其在智能内容生产方面的“新”能力。新闻采编团队配备12台移动采集终端,实时回传赛事数据至中央数据库。通过“AI协同创作矩阵”及自研“智脑”系统,实现了多模态内容的快速生成。该系统整合了GPT-4架构的文本生成能力、Stable Diffusion的图像合成技术及RunwayML的视频剪辑功能,形成了“数据采集—智能初稿—人工精校”的高效生产流程。赛事期间,该系统生成了230篇图文报道和80条短视频,时效性较传统模式提升了82%,充分展示了AI技术在内容生产方面的巨大潜力。

  乐清融媒已将新闻生产流程重构为“智能感知—自动生成—动态优化”的三维矩阵。引入的AI写作助手根据输入的关键词和事件信息,自动生成初稿,缩短撰写时间;智能编辑系统则对新闻稿件进行自动排版、语法校对和错别字纠正,大大提高了编辑效率。

  在2024雁荡山骑游大会的实战中,智能编辑系统展现了颠覆性效能。通过接入赛事计时系统、运动传感器和无人机航拍,AI实时抓取运动员心率、骑行速度、轨迹变化等数据颗粒,结合地理信息自动生成多维报道:既有赛事进程的动态播报,也有骑手数据的深度解读,甚至产出VR全景导览。当观众还在朋友圈分享赛事片段时,乐清融媒已推送出包含3D赛道分析、选手生物力学解析的深度报道,将新闻时效性压缩至秒级。

分发体系支撑精准触达

  新闻到底给谁看?借助AI技术,乐清融媒构建了智能化的分发传播体系,根据用户画像、行为数据及地理位置等多维度信息,对新闻内容进行精准推荐和分发。

  一方面,乐清融媒通过收集和分析用户的浏览记录、点击行为、评论互动等数据,构建了详尽的用户画像,包括年龄、性别、职业等基本信息,涵盖用户的兴趣爱好、阅读习惯等深层次特征。另一方面,利用机器学习算法,乐清融媒对用户画像进行挖掘和智能匹配,实现了新闻内容的个性化推荐,并对互动数据进行深度分析,挖掘用户的潜在需求和兴趣点,及时调整内容策略和服务方式。比如,对于关注经济领域的用户,系统优先推荐与民营企业、经济相关的新闻;对喜欢浏览本地城市新闻的用户,则更多地推送本地城市消息通讯。

  乐清融媒举办了新春灯展、非遗巡游、原创越剧《石斛花开》公演等大型文化活动,激发众多用户,尤其是年轻人对乐清文化的兴趣。根据信息反馈,乐清融媒加强了《文化周刊》的打造,增加了策划,特别是“乐清融媒”视频号、“箫台清音”文化公众号的优化升级,成功吸引了大量新用户的关注和参与。

虚拟人解决人才困局

  近年来,AI主持人展现出巨大的应用魅力。对于县级融媒体而言,AI主持人的引入不仅是一次技术革新,还是提升传播效率、丰富节目形态、加强用户互动的重要机遇,更是解决人才困局的最优方案。如四川江油市融媒体中心用AI生成李白形象主播,支持方言播报,亲和力很强。

  县级融媒体人才特别是主持人的招聘留用困难重重。前两年,乐清融媒面向全国招聘了8名主持人,但因为平台小、待遇低、机会少等,无一人留下。一方面,专业人才的匮乏,使融媒体难以支撑高质量的视频、广播、电视等平台内容生产和创新;另一方面,受众群体相对固定,用户黏性不强,缺乏有效的互动和反馈机制。

  于是,乐清融媒尝试推出虚拟主播应用,与浙江传媒学院合作推出AI主播“小续”,成为全国县域融媒体中心里首个为全中心主播制作的数字分身。

  “小续”有效缓解人力资源紧张,能够实现24小时不间断播报。它还具备强大的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能够根据用户行为和偏好进行个性化内容推荐,提升用户满意度和忠诚度。此外,通过自然语言处理、语音识别等技术,实现与用户的实时互动,增强参与感和体验感。

  经过上百次模型迭代,主播“小续”的表情肌理精度达到了4K级水平,方言识别准确率高达92.7%。在《乐清新闻联播》的应用中,“小续”实现了与真人主播的无缝切换,目前已播出200多期,得到了观众认可。

  虚拟主播的应用,每年可节约成本100万元,单条新闻制作成本降低了76%,为县级融媒体中心的人机协同传播树立了新的标杆。在这背后,是智能系统与人工团队的深度耦合:AI负责基础播报、数据可视化生成和用户即时反馈分析,人工团队则专注创意策划、情感连接和深度解读。

技术开发保障领先融合

  面对生成式AI的迅猛发展态势,乐清融媒筹建“AI创新实验室”,旨在攻关多模态内容生成、数字人情感计算、虚实融合传播等前沿领域。目前已完成了DeepSeek本中心个性化,即乐清融媒AI助手的再开发。

  首先是实现了“全域资源一网通查”,将乐清融媒近4万篇历史稿件资源统一整合入库。输入任意关键词,3秒内可检索出已发表在乐音清扬APP上的全媒体内容。其次是首创“智能联想”搜索模式,模仿人脑联想机制,将天目云稿件相关内容和提问结合思考,答案更具有本地针对性,打破数据陈旧壁垒。再次是搭建本地新闻视频图片素材库,通过AI标签系统自动归类素材,输入关键词即可调用相关视频片段、图片资料。使用AI视频剪辑工具(如剪映/快影智能剪辑)自动生成短视频:将文字稿件转换为AI主播播报视频,自动匹配字幕与BGM。最后是安全管控全面升级,设置三级内容权限管理,敏感信息检索自动触发预警,留痕追溯功能让内容调取记录可查可控,符合县级融媒体安全规范前瞻性的布局。

  数字化为乐清融媒发展插上了飞翔的翅膀。实践表明,县级媒体的智能化转型绝非简单的技术叠加,而是涉及传播理念、生产模式、组织形态、服务功能的系统性变革。这种变革既要遵循技术发展的客观规律,更要扎根县域社会的文化土壤。乐清融媒探索经验为全国县级融媒建设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沿海样本”。

【责任编辑: 徐亚新 】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作者专栏更多

关注我们

    中广互联
  1.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2. 电视瞭望塔
  3.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4. 5G Plus
  5.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6. 4K8K
  7.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8. 中广圈子
  9.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10. 格兰研究
  11.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12. 卫星界
  13.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