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根据长江日报、新江苏客户端·中国江苏网、中国新闻网、人民邮电报、潮新闻、中国电信、央视新闻等综合整理,转发请注明“5G Plus 综合整理”)
核心要点:
1、2024年将是5G-A商用元年;
2、多地5G-A应用落地。
5G还没用明白,5G-A又来了?5G-A到底是啥?
5G-A,全称5G-Advanced,译为增强版5G。业界指出,其在时延、带宽、速率、可靠性等关键指标上的表现介于5G和6G之间。正因如此,不少人也形象地称呼它为“5.5G”。
5G-Advanced是基于5G的演进和增强。从定位上看,它是通信技术从5G走向6G的必要过渡和衔接,发挥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从技术能力上看,它相比5G能带来至多10倍网络能力的提升。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铁塔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志勇提到,新质生产力是面向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先进生产力,以信息通信业为例,要加快建设高速泛在、天地一体、云网融合、智能敏捷、绿色低碳、安全可控的智能化综合性数字信息基础设施,继续加大5G-A、6G等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推动融合应用加速赋能经济社会各领域、全过程。
全国人大代表、南京邮电大学校长叶美兰表示,建议研究和出台国家低空通感网络基础设施发展方案,发挥5G-A优势,形成全国统一的通感基础设施网络,并加快试点城市布局,开展技术验证,推动形成产业生态。
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二场“部长通道”中,工信部部长金壮龙也提到,要强化5G演进,支持5G-A发展,加大6G技术研发力度。
在MWC2024期间,华为公司高级副总裁、ICT销售与服务总裁李鹏表示,5G商业成功正在发生;2024年将是5G-A商用元年。
图为:华为公司高级副总裁、ICT销售与服务总裁李鹏
不久后,由华为公司研发的全球首个5.5G智能核心网解决方案正式发布。
据了解,目前,这个方案已完成5.5G全部功能测试以及技术性能测试。
其中,新通话技术作为华为5.5G智能核心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在我国31个省份部署,预计可支撑5000万用户。这一技术在欧洲、拉美、中东和亚太等多个地区得到了广泛验证,并计划于2024年正式商用。
1、全国首个5G-A万兆体验营业厅落地云南,可支撑新通话、超高清视频等业务
据报道,全国首个5G-A万兆体验营业厅近日落地昆明市,面向公众开放体验。
图为民众体验裸眼3D视频。中国移动云南公司 供图
在5G新通话体验区,工作人员展示了通话过程中英文同步翻译、趣味表情等新玩法。据悉,5G新通话创新引入了AI智能处理能力,实现语音实时转换字幕,就像同声传译一般,无需打断对方讲话,就能不间断地将讲话内容以文字的形式同步呈现在手机屏幕上,对着视频说话,声音就能被“看见”。此外,营业厅区内还设有千兆家宽速率、5G-A多载波极致体验、云手机等5G-A新业务体验。
目前,该营业厅内已经完成支持5G-A的数字化室分网络部署,实现室内5G网络下行速率的极致体验。测试结果显示,在开启多载波聚合功能后,体验峰值速率超3.8Gbps,可满足多种新业务的网络需求。
2、中国电信上海公司率先在黄浦江航道完成5G-A通感试验
近日,中国电信上海公司携手中兴通讯,在黄浦江航道率先试验了新型更高频率5G-A基站的感知能力,实现了对船舶等对象进行感知,获得船舶通过航道数据等功能,为航道管理、船舶运行提供更先进、更精准的保障手段,探索和丰富5G-A应用场景。
本次通感试验在黄浦江靠近浦江镇航段开展,可以感知船舶轨迹、航速等。结果显示,侦测距离达到1公里以上,识别精度最高至亚米级。相比其他较低频率的设备,此次试验的新型更高频率5G-A基站设备具备识别度更精准的优势,达到目前5G-A通感最高精度,在国内率先完成新型更高频率5G-A航道通感试验。
3、江苏移动5G-A多项应用全国首发
在2023年11月的江苏互联网大会上,江苏省通信管理局曾首次公开介绍5G-A的发展:江苏正开展“无源物联”“通感一体”“5G轻量化(RedCap)”等技术试点,在苏州、无锡、常州、淮安等地工业企业试用,持续推进5G技术演进升级。其中,江苏移动积极落地部署5G-A技术,在多个产业领域持续抢先。
据了解,目前,江苏移动已开通具备RedCap功能的5G基站超万个,在全国率先实现省内县级以上城市全覆盖,在省内近20家企业落地打破终端电源束缚、实现泛在连接的5G-A无源物联网技术和具有更低时延、更低抖动的确定性网络技术,进一步夯实“智改数转”的网络基础。
面对交通管理领域的痛点,江苏移动积极验证基于5G-A通信感知融合技术,在桥梁关键位置安装角反射器设备,通过无线电波对角反射器的瞬时微小位移进行高精度测量,能实现桥梁毫米级微形变精准监测;在无人机监测方面,通过收发无线信号,分析信号在传播过程中的变化,能获得无人机的系列参数,助力低空空域监管。
今年1月,在南京栖霞大桥上,国内首例基于5G-A通信感知融合技术的桥梁毫米级微形变技术成功试点。江苏移动利用该技术实现了对桥梁结构的动态监测,解决了长久以来困扰维修人员关于桥梁养护及时性的难题。苏交科结构监测中心副主任赵亮表示,得益于5G-A通信感知融合技术的部署,桥梁形变监测传感器监测的范畴会更大,监测工作成本也会大幅降低。
相隔数日,江苏移动联合中兴通讯、中国移动(成都)产业研究院在常州开通5G-A通感一体化基站,在高楼林立、人口密集的复杂环境下,实现了对无人机的跟踪定位、测距测速、成像识别。江苏移动还将该基站与中移成研院的凌云平台进行对接,可有效识别“黑飞”无人机,并在必要时对无人机进行安全迫降或驱离操作。
图为:凌云平台展示的无人机飞行数据和轨迹
除了政府管理部门及企业客户,普通人也能领会到5G-A的魅力。
今年春节,在无锡的鼋头渚、灵山、惠山古镇等5A级景区已实现5G-A3CC全覆盖,游客们戴上安装360度VR摄像头,通过网络回传和后期图像信息渲染,沉浸式体验古人过春节的高清虚拟场景,经历一场时空穿梭之旅。
4、实测!5.5G网络峰值是5G五倍,武汉已有多个应用落地
3月4日,长江日报记者从湖北移动、武汉联通、武汉电信等多家运营商了解到,目前,武汉已有几个5G-A的应用逐步落地。
今年初,湖北移动在长江航道部署4.9GHz频段5G-A通感一体基站,率先实现了长江航道船舶速率检测、轨迹跟踪等感知能力验证,为5G-A通感在内河航运等领域的商用部署提供重要基础技术支撑。
湖北移动因此实现对长江航道多个船只的航迹跟踪与航行速度上报,感知距离达到3公里。
本次5G-A通感融合能力验证,把传统的低空、道路感知能力延伸到了内河航运场景,这是截至目前全球首个5G-A在内河航道场景实现船舶通感能力的验证。
湖北移动人士表示,湖北移动有超过2万个基站已具备实现5.5G的能力,中国移动将在全国超300个城市部署全球规模最大的5G-A商用网络。
在商业领域,湖北移动联合华为,在武汉市江汉路商圈完成5G-A三载波聚合站点连片开通,通过三载波聚合,实现江汉路地铁站至循礼门广场沿线热点区域5G-A 3CC站点连续覆盖,打造了华中首个5G-A 3CC先锋示范区,有效支撑XR、裸眼3D、全息等沉浸式业务体验需求,进一步延伸感官互动与沉浸交互的体验边界。
据武汉电信无线科科长文超介绍,目前电信工作人员在江汉路实测的5.5G网络峰值可达每秒4.9G,这是之前5G网络下实测峰值的五倍。“武汉电信与武汉联通正在携手进行5.5G网络建设。武汉江北地区有500基站已经可以通过软件升级的方式实现5.5G网络。对于江南片区,我们准备在高校集中区域争取在今年下半年推出5.5G网络大规模商用。”
由于终端设备的不普及,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5.5G网络暂时还有点高不可攀。对此,湖北移动工作人员透露了一个好消息。他表示,随着5.5G网络的大规模商用,可穿戴设备的价格有望下调。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专栏作者
经典栏目
精彩专题
关注我们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