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3-6日,“中国(北京)国际视听大会(CIAC2023)”在北京亦创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大会以“智慧广电 未来视听”为主题,彰显视听行业文化科技特性,全景展现视听行业科技创新和视听发展趋势,助力北京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视听产业中心。
活动期间,我们邀请到五洲传播中心总编室、影视制作中心主任王媛媛,就一系列热点话题进行深入分享。她在采访中谈到,可以将新视听和文化遗产的保护更紧密地结合起来。
图为:五洲传播中心总编室、影视制作中心主任王媛媛
中国(北京)国际视听大会:您好,王主任。请介绍一下您所在的五洲传播中心的基本情况。
王媛媛:五洲传播中心今年已成立30周年。我们是一家拥有全媒体业务的国际文化传播机构,业务涵盖影视制作与传播、图书出版、期刊、新媒体、文化交流等方面。五洲传播中心的业务宗旨是“对外讲好中国故事、讲好新时代的中国故事”。我们企业的口号是“让世界遇见美好中国”。
中国(北京)国际视听大会:在您看来,新视听与文化遗产相结合,有哪些典型的发展空间?
王媛媛:我刚参加完论坛,从现场过来。今天论坛嘉宾有来自文物保护、历史、金融等方面的专家,还有来自新视听或影视领域的创作者和工作者。
运用影像手段对外讲好中国文化遗产故事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式。随着新视听技术的进步,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展现和传播有了更多的表现形式,比如卫星测绘、3D建模、甚至VR、MR等。
设想一下,未来除了通过影视手段对外传播中国的文化遗产故事以外,还可以通过互动体验等新视听手段在文物现场的应用,推动新视听和文化遗产的保护更紧密地结合。
中国(北京)国际视听大会:此次参加“新视听+文化遗产”论坛,在嘉宾发言和媒体讨论环节,您是否有一些收获和触动?也请您重点谈2点。
王媛媛:是的,参加此次论坛,我有很多收获和触动。
第一,我们会发现中国的文化历史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题材宝库之一。无论是国内媒体还是国外媒体,大家都在不断采用新的方式和新的手段去讲好中国故事,不断挖掘新鲜的题材,寻找最佳的表现形式。
第二,今天论坛中,有来自中科院的专家,开展了很多文化传播和传承工作;还有来自银行业等多个领域的代表,大家对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大众传播,形成了比较广泛的共识。
因此,我认为,未来新视听与文化遗产的保护将更加紧密的结合,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也将会有更多的渠道。
中国(北京)国际视听大会:谢谢您接受采访。
王媛媛:谢谢。
推荐阅读
经典栏目
精彩专题
关注我们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