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格兰旗下网站:中广互联  格视网  卫星界  社区
登录注册

登录X

没有账号?  快速注册>

首页新闻正文

【观察】国内AI大模型百花齐放,6G研发提速

导语:随着实时云渲染等技术的成熟,以及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元宇宙也迎来了产业化发展的新阶段,“产业元宇宙”成为元宇宙2.0发展的方向。

  (本文原标题为:AI大模型百花齐放 元宇宙、6G发展提速)

  今年上半年科技市场“打”得火热:AI大模型百花齐放,各家企业争相展现一技之长;AI赋能元宇宙,政策为产业保驾护航;6G研发提速,政企合力突破难关。科技与创新正在推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

  图为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的华为展区展示了盘古AI大模型。(图片由CNSPHOTO提供)

  “百模大战”打响

  今年3月以来,国内AI大模型宛如雨后春笋般“冒”出,“百模大战”就此打响。

  百度成为国内率先发布AI通用大模型的企业。今年3月,百度生成式AI产品文心一言正式邀请测试。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表示,AI市场即将迎来爆发性的需求增长,其商业价值的释放将是前所未有的、指数级的。

  今年4月,阿里巴巴推出大语言模型“通义千问”。阿里巴巴控股集团董事会主席兼CEO张勇表示,阿里巴巴的所有产品未来均将接入“通义千问”大模型。

  今年5月,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发布了大模型产品“360智脑”,并表示未来数字化的高峰一定是大模型推动下的智能化。

  除了通用大模型外,一些企业还选择发布了行业大模型。

  今年6月,腾讯公布腾讯云行业大模型研发进展,并联合22家客户正式启动行业大模型共建合作。

  今年7月,华为云发布盘古大模型3.0,并表示盘古大模型已在金融、制造、医药研发、煤矿、铁路等行业发挥价值。

  一些企业也发布了垂直领域大模型。

  今年4月,知乎正式发布“知海图AI”中文大模型,知乎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周源表示:“知乎以应用层和数据层的独特优势,将致力于为中文互联网的大语言模型添砖加瓦。”

  今年7月,携程发布首个旅游行业垂直大模型“携程问道”,携程集团董事局主席梁建章表示,希望用户从包括“携程问道”在内的产品中获得旅游行业“可靠的内容,放心的推荐”。

  据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姜广智介绍,人工智能产业风头正劲,迄今已有80余个大模型公开发布。

  “国内AI大模型百花齐放,首先是因为大模型是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AI时代的前进基础,大型互联网公司都会跟进,创新型企业也会在有能力的情况下尽量去做。”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元宇宙文化实验室主任沈阳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其次是因为国外相继开源了一些平台,可以节省大模型的训练成本,一些微调和推理的成本对于很多团队来说可以承受,因此国内大模型才得以蓬勃发展。”

  百度集团副总裁、深度学习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吴甜表示,AI大模型百花齐放的现象表明了一个趋势,即生成式AI在未来可能会对产业结构以及社会带来深刻的影响。现在只是刚刚拉开帷幕,AI对产业的渗透也正在加深。

  “AI大模型百花齐放只是一个阶段性的现象。在演变的过程中,各个企业和机构会逐渐找到自己的定位,走向细分市场。我认为大模型的终局是,未来只有少量的几个大模型会留下来。因为从底层做起来的大模型成本非常高,需要多年积累、坚定信心和持续投入才能做好。未来我们可能只会依托于少量几个大模型,这些大模型将会有非常广泛的应用生态。”吴甜告诉中国商报记者。

  元宇宙迎来新机遇

  AI技术的发展为元宇宙的实现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IEEE最高董事会董事兼IEEE标准协会主席袁昱表示,当下正处于数字智能化和数字现实化两个阶段中间,智能化正在爆发,元宇宙即将到来。袁昱认为,通用人工智能将在需求侧和供给侧推动元宇宙的发展。大尺度、细粒度的虚拟世界,海量的、多样化的虚拟场景和虚拟物品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辅助下,将以千百倍的速度被创造出来;数以亿计的虚拟角色也将由生成式人工智能驱动,提供深度个性化的各种互动体验与服务。

  高通全球高级副总裁程立新也认为,5G和AI技术将赋能元宇宙全新的应用服务、环境和体验。目前XR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受限于内容生产高成本以及应用生态的碎片化,AIGC的成熟和广泛应用将大幅度提升元宇宙内容的生产效率。

  VR行业也正在迎来新突破,从而推动元宇宙的发展。

  今年6月,苹果发布了首款头显Apple Vision Pro。在业内人士看来,这是元宇宙的重大利好。

  “Apple Vision Pro是一款革命性的产品。它有两个最关键的东西,一个是自然交互,也是从移动互联网到空间互联网最关键的一步;另一个是空间计算平台,它创造了如何在空间里使用软件、做产品的体系。”银河威尔创始人兼CEO胡珩告诉中国商报记者。

  “基于Apple Vision Pro,我们有信心把产品从80分做到90分、95分。这15分将会成为整个市场启动的开始。只要体验超过了临界值,其商业化就会爆发。”胡珩说,“虽然短期内Apple Vision Pro不会给行业带来本质改变,但从长期来看,VR行业在三年内会有天翻地覆的变化,一定会有杀手级的应用场景出现。”

  随着实时云渲染等技术的成熟,以及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元宇宙也迎来了产业化发展的新阶段,“产业元宇宙”成为元宇宙2.0发展的方向。

  今年以来,全国各地的元宇宙产业政策也卷了起来:1月,苏州市发布《苏州市培育元宇宙产业创新发展指导意见》;2月,南京市发布《南京市加快发展元宇宙产业行动计划(2023—2025年)》;4月,浙江省发布《浙江省元宇宙产业发展2023年工作要点》;6月,上海市发布《上海市“元宇宙”关键技术攻关行动方案(2023—2025年)》,成都市发布《2023年成都市元宇宙场景建设工作计划》……

  随着各地政策的发布和完善,元宇宙产业发展也将逐步有序、规范。

  6G研发提速

  在5G技术不断普及与深入的同时,6G技术的研发也进入加速期。

  7月19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办2023年上半年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发布会。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总工程师赵志国表示,推动5G演进和6G技术研发,持续向增强5G演进升级,支持5G R18基站、5G新型终端等技术产品攻关,不断支撑5G新特性、新业务。大力推动6G技术研究,开展技术试验,深化交流合作,加快6G创新发展。

  国内三大运营商均已做好了准备。

  中国移动副总经理高同庆表示,当前是确定6G技术体系和技术路线的关键窗口期,建议加强技术融合创新,扎实推进原创技术策源地建设,强化商业趋势研究和需求牵引,确保6G的先进技术能够转化为产业和应用优势,做到不仅“上书架”,还能“上货架”。

  中国联通副总经理梁宝俊表示,6G已经成为新一轮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的必争之地,中国联通后续的发展方向将会聚焦在聚力挖掘应用场景、全力攻关关键技术、奋力推进融合创新等三个方面。

  中国电信董事长柯瑞文表示,中国电信正在系统化开展6G智简网络架构创新,与标准组织和产业伙伴紧密合作,推动制定全球统一的6G国际标准。

  从5G过渡到6G,在技术上也将面临新的挑战。

  中国移动首席科学家王晓云表示,移动通信10年一代,当前ITU(国际电信联盟)明确6G愿景与指标体系,工信部在全球率先将6GHz用于5G/6G系统,6G研发进入加速期,但相比5G面临更多的挑战,比如6G研发周期更长、技术更发散等。同时,6G网络的技术创新面临“三重挑战”,需要原创技术突破、融合技术突破、网络拓展创新。

【责任编辑: 王熙雁 】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作者专栏更多

关注我们

    中广互联
  1.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2. 电视瞭望塔
  3.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4. 5G Plus
  5.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6. 4K8K
  7.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8. 中广圈子
  9.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10. 格兰研究
  11.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12. 卫星界
  13.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