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格兰旗下网站:中广互联  格视网  卫星界  社区
登录注册

登录X

没有账号?  快速注册>

首页新闻正文

8K电视的春天在路上 成本高和内容少影响迁移速度

导语:业内表示,目前8K产业已经从初期的用户认知提升阶段开始进入蓄力积累阶段。8K电视市场的集中爆发不再是奢望,而是可以预见的未来,属于它的春天很快就会到来。

  (本文作者:谷月)

  在4K电视日渐普及的背景下,人们对8K电视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业内人士认为,随着8K产品的日益丰富,终端售价也将更加亲民。与此同时,更多的8K内容与更优秀的数据传输能力的结合,终会让消费者愿意为8K买单。8K电视市场的集中爆发不再是一种奢望,而是可以预见的现实,属于它的春天很快就要来了。

8K电视市场上升空间大

  在彩电行业,追求更高清晰度一直是技术和市场突破的原动力之一。

  如今,2K电视已被替代,4K成为目前智能电视的标配参数。据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最新发布的数据,今年第一季度,50英寸以上电视产品的4K渗透率已达100%。日本电子信息化技术产业协会预计,到2026年,全球4K电视销售量将达1.69亿台,占电视总销量的71%,比2021年提升约10%。

  随着4K电视渗透率越来越高,人们对8K电视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从2K到4K,电视分辨率的提升带来的体验升级肉眼可见,而8K超高清通过大屏幕呈现的广视角和视网膜级的清晰度带来的立体感和临场感却是高清所无法比拟的。”在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执行秘书长彭健锋看来,从2K到4K再到8K,是质的飞跃。

  在巨大市场潜力的诱惑下,自2018年开始,夏普、三星、康佳、索尼、LG、TCL、长虹、海信、创维、小米等几乎所有主流电视品牌都布局了8K电视赛道,陆续发售多款8K电视新品。在今年的CES 2022上,多家企业推出不同技术的8K电视。海信推出了全球首个8K激光显示解决方案,索尼推出8K Mini LED电视Z9K,TCL推出8K Mini LED电视,三星推出8K Neo QLED电视。8K似乎已经成为新显示技术商用化起步的基本技术。

  品牌的推动带动了8K电视的增长。根据GfK数据,2021年,中国8K电视增幅达20%。根据奥维云网(AVC)数据,2020年中国8K电视销量同比增长超过300%,2021年同比超过17%。受北京冬奥会的带动,2022年1月,中国8K电视市场规模环比增38.2%,其中线下规模环比增长达92.8%。

  8K电视的增长速度十分快,但是与4K电视相比,8K电视的体量仍未达预期。

  GfK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8K电视市场规模为7.1万台,全球8K电视终端零售量不足60万台。奥维云网预计,2022年,中国8K电视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5万台的规模。

  对此,业内人士认为,从全高清到4K再到8K是电视发展的必然趋势,正是因为8K电视的市场还未被彻底激活,所以其上升空间才更大。

成本高和内容少影响迁移速度

  对于影响电视市场从4K快速向8K迁移的原因,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主要有两个——成本高和内容少。中怡康消费电子事业部总经理彭显东表示,和4K相比,目前满足8K要求的物理硬件成本相对比较高,导致整机销售价格较高,从而直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意愿。

  不过,在业内人士看来,8K电视成本偏高属于阶段性问题。

  GfK黑电事业部高级分析师杨毅晟向《中国电子报》记者分析道,4K电视上市之初,也因为价格因素发展缓慢,在同尺寸下,4K电视的价格降到全高清产品1.2~1.3倍时,其销售规模才开始真正爆发。

  彭健锋也表示,电视年产销量每突破一个数量级就会带来20%~30%的成本下降空间。当年产销达到百万台水平时,8K与4K电视的价差将有望降到1.5倍以内,价格将更加亲民。

  据悉,2020年我国8K电视均价为21780元,同比下降53.5%;2021年均价为16479元,同比下降24.3%,价格下调趋势明显。

  2021年8K电视主销的65英寸、75英寸产品,零售均价同比2020年下降均超过21%。预计2022年面板价格将维持低位运行,这也将进一步提升8K电视的市场渗透率。

  相较价格因素,业内人士认为,内容的缺乏对8K产业的影响更为重要和复杂。

  彭健锋分析称,由于8K超高清影视专用设备的技术含量高、需求量少,研发成本摊销比消费终端要困难许多,因此,8K视频生产设备的价格十分昂贵。加上8K视频制作对拍摄环境、拍摄对象以及后期制作都提出了极为苛刻的要求,内容生产成本短时间内很难降下来,这就导致了8K资源更为稀缺。

  此外,从传输速度来看,8K数据量更为庞大,对于网络速度、编解码要求非常高,这势必又提高了门槛。

  Omdia中国区研究总监张兵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解释说,8K视频的数据量巨大,传输过程中需要压缩与解压缩,这就涉及了视频的编解码技术。而传统视频编解码标准面对数据量过大的8K视频压缩比不足,难以满足传输需求。不过,5G时代下,传输带宽难题将得以解决。

普及之路不能一蹴而就

  8K电视的普及之路不能一蹴而就,正如4K电视那样,需要一个过程。

  首先,上游面板厂商的推动意愿起到关键作用。中国电子视像协会副秘书长董敏分析称,从4K的发展路径来看,当上游面板厂商全面发起技术升级之后,全产业链各环节开始联动,进而传导至消费终端,并逐渐得到消费者认可,最终实现4K的大范围普及。

  据业内人士透露,因为看重8K对高端产品的拉动作用,面板厂商也在不遗余力扩大8K面板生产,今明两年将陆续量产的10.5代和11代线面板线均重兵布局了8K产品。

  其次,终端制造部门和视频制作部门需要联合攻关。8K超高清是一个横跨显示面板、影视设备、节目制作、存储传输和消费终端等多个工业门类的复杂生态,需要产业链上下游的联合技术攻关。不仅要建立内容制作、传输、编解码和终端视听的统一技术标准,还要打通从内容生产到用户消费的链条,实现商业闭环。

  彭健锋向记者介绍称:“目前,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8K超高清产业工作委员会正在重点开展产业链上下游合作。同时,联合全国各大艺术院校与企业共建8K超高清实验室,开展8K视频拍摄和数字艺术创作的联合攻关,加快8K视频的产业化进程。”

  如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内容创作者加入8K技术的浪潮中。4K花园联合新媒股份打造的“8K专区”已经在IPTV品牌喜粤TV上线;央视在牛年春晚时就采用了8K超高清直播,目前已经有8K超高清频道进入常态化运营;B站也在2021年底上线了8K超高清视频画质,用户可以在云视听小电视、Web端播放8K内容。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更多8K内容的积累,大概率将形成硬件和内容双向驱动的行业格局,继而在8K市场形成“飞轮效应”——越来越多的品牌推出8K电视,越来越多的优质内容被创作,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被吸引过来。

  最后,需要提高用户对大尺寸8K电视的接受度,增强购买意愿。彭显东表示,与4K不同,8K和大尺寸紧密相关。从GfK数据来看,超过65英寸的电视的渗透率已经增长到43%,2022年将增加到56%。随着用户对大尺寸和更高清晰度的认知提升,8K的机会也将随之增加。

  《中国电子报》记者从长虹方面获悉,目前长虹销量前三的8K电视尺寸均在75英寸及以上。从侧面恰好证明了这一消费趋势的变化。

  业内表示,目前8K产业已经从初期的用户认知提升阶段开始进入蓄力积累阶段。8K电视市场的集中爆发不再是奢望,而是可以预见的未来,属于它的春天很快就会到来。

【责任编辑: 徐亚新 】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作者专栏更多

关注我们

    中广互联
  1.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2. 电视瞭望塔
  3.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4. 5G Plus
  5.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6. 4K8K
  7.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8. 中广圈子
  9.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10. 格兰研究
  11.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12. 卫星界
  13.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