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格兰旗下网站:中广互联  格视网  卫星界  社区
登录注册

登录X

没有账号?  快速注册>

首页新闻正文

5G进入下半场如何扬帆远航?

导语:8月6日晚间,在“5G扬帆,谁将远航”的贝壳财经之夜中,中国工程院院士、未来移动通信论坛理事长邬贺铨,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工程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原司长闻库,华为无线5G产品线副总裁李欣,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朱岩共聚一堂,畅谈5G新发展。

  5G融合应用正处于规模化发展的关键期。今年7月,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和改革委等9部门印发《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2021-2023年)》,为5G下一阶段发展提出了要求与目标。

  目前,我国5G事业发展处于何种阶段?5G应用涉及千行百业,如何大力推进5G应用发展?如何推动5G应用标准的构建和推广?5G在大型工业企业渗透率到2023年要达到35%是否容易?中小企业如何参与5G发展?

  2021贝壳财经夏季线上峰会“数字经济:通往未来之路”正在进行,8月6日晚间,在“5G扬帆,谁将远航”的贝壳财经之夜中,中国工程院院士、未来移动通信论坛理事长邬贺铨,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工程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原司长闻库,华为无线5G产品线副总裁李欣,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朱岩共聚一堂,畅谈5G新发展。

  5G开始下半场

  今年7月,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和改革委等9部门印发的《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2021-2023年)》提到,5G商用两年来,在产业界各方共同努力下,5G商用发展成效显著,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但也要看到,5G应用的规模化发展仍存在困难,亟须统筹各方力量,明确目标、优化环境、形成合力,持续推动5G实现从1到N的跨越。

  对于目前5G商用的发展情况,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工信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原司长闻库表示,5G发展刚开始,90多万个站点刚铺设,相信不久就会迈上百万大关。在这种情况下,行业推动非常重要,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推出“扬帆计划”,意味着,我国5G上半场打得不错,现在开始打下半场。

  中国工程院院士、未来移动通信论坛理事长邬贺铨认为,5G着重于现场级,不同行业有差异,更看重5G对行业共性部分。5G应用在码头、矿山,代替人工作,改善劳动条件,提高生产效率。5G目前还是边缘化的应用,在工业企业还没有起到主流的作用。很多企业现场级装备控制基本上还是柔性控制器,5G还没有完全取代,因为它的流程设计标准比较杂,协议不开放。

  华为无线5G产品线副总裁李欣表示,5G当前满足了部分行业的应用,而对于更深的行业应用,参与者可能也要在未来几年做能力的扩展。“比如,现在大家关注新概念5GAdvance,是在传统能力上扩展了新场景,上行能力的构建,实时宽带交互能力,以及车联和聚焦通信和感知能力的融合,这是5G在不断探索过程中需要提升的能力。是当前5G和行业更深入交互过程需要的东西。”

  “扬帆计划”中明确提出,5G应用发展的7个主要指标,其中5G在大型工业企业渗透率到2023年要达到35%。对此,闻库表示,5G经过两三年发展,收集有近万例好的应用。几乎每个行业都在全力推动,工业和信息化部设立了一个大于1/3的基本目标,非常可行。另外,1/3一定要定位在大型工业企业,因为这些企业产业规模大,引入包括5G在内的新技术,对产业的影响力增加很多,所以这个指标比较科学,但也比较艰难。

  复制推广要形成行业模板

  “扬帆计划”提到,我国行业众多,各行业、各企业数字化水平和发展阶段不同,需求差异性大,个性化更为突出。因此,5G应用发展必须紧密结合行业特点和发展需求,充分把握5G应用发展的阶段性、创新性和复杂性特点,按照“分业施策、有序推进”的原则,分重点、分批次,循序渐进,在部分应用需求强烈、基础较好、带动性强的重点行业,形成突破性进展,待成熟后,逐步复制推广到千行百业。

  华为无线5G产品线副总裁李欣表示,两年来,华为已和一些行业做了比较多的从0到1,现在专注从1到N的复制。华为从企业的非核心业务先和一些企业互动和沟通,然后逐步往更重要的业务迁移。华为5G应用正在给一些行业带来变化。比如华为5G技术在远程会诊,远程医疗中起到的作用。

  邬贺铨指出,5G已瞄准工业应用,但标准的量化并不准确,在带宽、时延、定位、可靠性等方面,现在5G的应用和工业的应用有不同。下行高带宽是从网络到终端的高带宽,这是消费领域的应用,比如上网看视频。但工业领域要求上行高带宽,从终端往上,场景是工厂里面的视频向网上传,这两者不同。

  邬贺铨表示,5G低时延是无线端的低时延,工厂是端到端的低时延,所以标准也要演进。在定位方面,一般室内场景定位是利用多基站定位,而工业可能就一个基站,要解决单基站的定位,室内定位也要求更准确。此外,5G高可靠性是利用冗余的WIFI实现,但在车间里需要考虑分布天线等技术。

  邬贺铨表示,5G的标准还在演进,在大量的工业应用方面,5G现可以基本满足,不过产品形态还要变化。5G本身又有终端又有基站,还有核心网,但绝不能把现有的公众网上的产品直接搬到企业。终端不是手机,是工业模组,对环境条件、可靠性要求更严,连接不同设备具有多种多样的接口。

  “放在车间的基站是轻型基站,不需要那么多能力,而且要适应上行大,下行小的带宽,在可靠性方面也有新要求。所以要开发新兴基站,集成核心网的能力,更好地适应企业的需要。”邬贺铨表示。

  “复制推广要形成行业模板,把大家的数据格式统一起来,打造一百个示范应用标杆。在应用上形成一些行业模板,有了模板可以规模化复制,5G的门槛才会降低,才能比较顺利推广。形成可复制的模板需要大家努力,前期要费很大的劲。”闻库提到。

  把5G蛋糕做大

  5G商用两年来,5GtoB的应用发生在各行各业,蛋糕只有一块,如何建设toB网络可以实现共同利益,保证大中小企业都有机会拥抱5G?

  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朱岩认为,大企业可能会因为技术创新带来降本增效,分到蛋糕中更大的一块,但是更有潜力的是把蛋糕做大。“大企业的责任和担当在5G+时代里面绝对不是自身的信息化,自身5G方面的应用,更应当带动产业生态走向数字化,带动数据要素的开发。”

  朱岩认为,数据要素的开发,一个企业做没有多大的价值,必须是一群企业做才有价值。所以在5G+应用方面应该让大型企业先动起来,去承担5G时代更为重要的社会责任,更为重要的中国发展责任,这样才可以带动中国实体产业界的5G应用。

  邬贺铨表示,所有企业仓库里加上摄像头,通过5G连接到银行电视屏上,银行能看到仓库里的半成品,成品,这样动产就变成临时的不动产,银行就可以放心地做信贷。“区块链虽能在信贷链里起作用,但延时比较大,加上5G可以快速实施,把供应链金融的上下游解决好,解决过去的诚信难题。”

  此外,邬贺铨认为,还有一些应用有待挖掘,包括把蛋糕做大,单靠企业自己的5G做得好,蛋糕很难做大,必须要延伸到产业链的上下游,创造需求。或者做一些原来有需求但是不能满足的事情。

  “当前5G在行业里探索和扩展,不断地复制,不仅仅是技术的问题,同时也是我们和企业共同探讨企业面向数字化转型,面向智能化如何更好适配的问题,也需要探讨相关的商业模式和产业链的匹配。”李欣说。

  5G必须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

  面对5G新技术的应用,不可避免地一些企业会存在疑虑,李欣解释道,企业的核心业务尝试新技术的准备工作很长,关心服务商如何确保企业一些核心问题得以解决的同时,自己的质量和操作流程还能够保证,“企业也希望我们能够更加深入、细致地和企业打开整个业务的流程和关键过程,这是合作企业关注最多的,所以在合作模式上,华为就特别重视这部分,逐步尝试,有一个很长的实验和去不断确认的过程。”

  “从运营企业来说,近20年来移动通信基本上和手机打交道,商业模式是ToC,从1G到4G的前半段,手机基本功能是通话、上网,4G到5G才想到5G作为物联网的应用,5G应该朝着企业走,企业要以5G解决比较大的问题,大型企业实力雄厚一旦成功,可以解决很多问题,可以带动经济发展。”闻库认为。

  闻库表示,ToB方面,5G网络也应该逐渐发生变化,企业级的虚拟专网和ToC的网络不一样,运用企业需要明确要求,提供的网络要满足生产需求,把网络改造成能够面向企业使用。“20多年前,很多大单位要装很多电话,每个单位都有小交换机、电话班,现在基本看不到了,被虚拟专用的网络模式代替了。5G发展过程是不断认知的过程,网络要根据企业的需求,不断朝向垂直行业大企业靠拢。”

  中小企业需要5G极简方案

  邬贺铨强调,在5G的应用发展上,中小企业缺乏人才,也缺乏资金,靠其自身往这个方向发展还是比较难。中小企业要利用5G,并不必需单独建一个5G网络,运营商的网络就完全可以服务,中小企业担心数据上传到运营商的网络不安全,实际上5G可以应用网络下沉,这样数据就没有出去,完全可以通过云端的安全能力赋能和服务于更多的中小企业,云的集约化简化不仅可以降低中小企业成本,还可以应用在市场协调,供应链管理等方面。

  5G的应用一开始主要以大企业为主,而现在华为在实践的过程中也接触了一些中小企业,谈及中小企业在5G应用中的特点,李欣表示,中小企业的办公或者制造,对可靠性或安全性要求没有那么高,主要是数据不出园,使用通用的5G模组就可达到效果,所以中小企业需要一个极简方案。

  此外,中小企业希望运维能够自动化,比如5G网络买回来后就地安装使用,不需要监控网络的质量。李欣表示,“这要求我们面向中小企业可以提供通用、简单、低成本的5G方案,甚至配套通用的5G产品,这样可以方便更广泛地复制,我们也和运营商一起做这件事。”

  针对这个问题,朱岩给出了自己的建议,“5GtoB不是炒一个概念,如果对大企业他们还能接受一些概念,对中小微企业来说,炒概念真的没有必要,你必须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

  朱岩认为企业利用5G创造价值要从两方面看,一方面是信息化,即技术创新、技术革命;另一方面是数字化,即模式创新。他表示,“技术创新不是中小微企业的痛点,真正能吸引中小微企业的是模式创新。”

  模式创新是指寻找新的盈利点,找到一个新的发展方式。朱岩称,“不是有一个云、一个5G技术方案,中小企业就会把自己的研发、销售等放到云上的,对中小微企业来说,关键是要解决钱的问题。”

  如何解决钱的问题?朱岩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他认为,比起5GtoB,更重要的是Bto5G,激活B端通过5G实现中小微企业的大量动产的穿透,将动产转化成金融工具,进而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这一切的前提是需要大量的模式型的创新。

  “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并重,大企业要发挥龙头企业的作用,小企业要勇于找到新的盈利增长点,这个时候我们所说5GtoB端的扬帆启航就真正能够实现。”朱岩说。

  闻库认为,中小企业参与5G发展的确比较难,所以需要造模型,每个行业都要有一些模型,可以让中小企业少走一些弯路,少去探索,能够直接借鉴已经取得的经验。 今后机器对机器的模组还要摸索、推动,不同的机器要使用不同的模组,要形成标准化接口,让企业拿来就可以用。

  闻库介绍,很多园区希望给入驻的企业打造好环境,中小企业可能建5G基站,单独建基站对运营商来讲太难,因为这些企业体量不够大,每个企业都建一个边缘计算的节点太贵了。园区建一个边缘计算的节点,通过园区提供好的数据平台来支撑中小企业发展。

  “中小企业并不是说无路可走,中小企业前面也有光明的路。特别是设有园区的政府,也想方设法把5G的手再延伸,为中小企业提供便利的支撑。”闻库表示。

【责任编辑: 苗梦佳 】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作者专栏更多

关注我们

    中广互联
  1.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2. 电视瞭望塔
  3.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4. 5G Plus
  5.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6. 4K8K
  7.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8. 中广圈子
  9.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10. 格兰研究
  11.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12. 卫星界
  13.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