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格兰旗下网站:中广互联  格视网  卫星界  社区
登录注册

登录X

没有账号?  快速注册>

首页新闻正文

我国网民规模达9.40亿 今年上半年互联网发展八大亮点

导语:《报告》围绕互联网基础建设、网民规模及结构、互联网应用发展、互联网政务发展和互联网安全等五个方面,力求通过多角度、全方位的数据展现,综合反映2020年上半年我国互联网发展状况。

  9月29日,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消息,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4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简称《报告》)。《报告》围绕互联网基础建设、网民规模及结构、互联网应用发展、互联网政务发展和互联网安全等五个方面,力求通过多角度、全方位的数据展现,综合反映2020年上半年我国互联网发展状况。

  《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40亿,较2020年3月增长3625万,互联网普及率达67.0%,较2020年3月提升2.5个百分点。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9.32亿,较2020年3月增长3546万,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99.2%,较2020年3月基本持平。我国农村网民规模为2.85亿,占网民整体的30.4%,较2020年3月增长3063万;城镇网民规模为6.54亿,占网民整体的69.6%,较2020年3月增长562万。

  2020年上半年中国互联网发展呈现八大亮点

  CNNIC党委书记、副主任吴铁男指出,在此次疫情期间,我国互联网产业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活力和韧性,不仅为精准有效防控疫情发挥了关键作用,还在数字基建、数字经济、数字惠民和数字治理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成为我国应对新挑战、建设新经济的重要力量。

  CNNIC副主任张晓对报告进行了解读,从八个方面总结了2020年上半年中国互联网发展亮点:

  一是“网”汇力量,“新业态”助抗疫稳大局。上半年,在线教育、在线医疗、远程办公等应用服务在维持社会经济正常运转、稳住民生基本所需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截至2020年6月,在线教育用户规模达3.81亿,占网民整体的40.5%;在线医疗用户规模达2.76亿,占网民整体的29.4%;远程办公用户规模达1.99亿,占网民整体的21.2%。

  二是“网”罗科技,“新基建”注活力扩增量。上半年,中央密集部署加快“新基建”进度,多个重要领域取得积极进展:截至2020年6月底,5G终端连接数已超过6600万,三家基础电信企业已开通5G基站超40万个。工业互联网领域已培育形成超过500个特色鲜明、能力多样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截至2020年7月,我国已分配IPv6地址用户数达14.42亿,IPv6活跃用户数达3.62亿,排名前100位的商用网站及应用已经全部支持IPv6访问。

  三是“网”促发展,“新经济”扩内需助转型。截至2020年6月,我国电商直播、短视频及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较3月增长均超过5%,电商直播用户规模达3.09亿,较2020年3月增长4430万,规模增速达16.7%,成为上半年增长最快的个人互联网应用,为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带动农产品上行提供了积极助力。网络零售用户规模达7.49亿,占网民整体的79.7%,市场连续七年保持全球第一,为形成新发展格局提供了重要支撑。

  四是“网”有温度,“新惠民”利普惠助脱贫。截至2020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已经达到9.40亿,相当于全球网民的五分之一。互联网普及率为67.0%,约高于全球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城乡数字鸿沟显著缩小,城乡地区互联网普及率差异为24.1%,2017年以来首次缩小到30%以内,网络扶贫作为扶贫攻坚的重要手段,已越来越多地被网民所了解和参与。

  五是“网”来文化,“新传播”讲故事树新风。截至2020年6月,我国网络视频(含短视频)用户规模达8.88亿,占网民整体的94.5%,其中短视频已成为新闻报道新选择、电商平台新标配。网络新闻用户规模为7.25亿,占网民整体的77.1%,网络新闻借助社交、短视频等平台,通过可视化的方式提升传播效能,助力抗疫宣传报道。

  六是“网”知天下,“新工具”零距离看世界。截至2020年6月,我国网络支付用户规模达8.05亿,较2020年3月增长4.8%,占网民整体的85.7%,移动支付市场规模连续三年全球第一,在疫情期间发挥了重要惠民作用,拓展了更多“+支付”的应用场景;即时通信成为疫情期间发展最快的应用之一,用户规模达9.31亿,较2020年3月增长3466万。

  七是“网”填需求,“新服务”保运力补供给。受疫情影响,线上化渠道为服务业提供了新的发展窗口。网上外卖、在线教育、网约车、在线医疗等数字服务蓬勃发展,用户规模分别达4.09亿、3.81亿、3.40亿和2.76亿,占网民整体的比例分别为43.5%、40.5%、36.2%和29.4%,在满足网民需求的同时也为服务业的数字化发展提供了助力。

  八是“网”谈治理,“新治理”推立法谋创新。截至2020年6月,我国在线政务服务用户规模达7.73亿,占网民整体的82.2%。上半年政府治理体系不断完善、治理能力不断提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草案)》逐步推动数字治理有法可依;围绕政府、平台、社会的多元协同治理体系正在加速形成;在线政务服务日趋成熟,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成效凸显。

  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疫情防控、复工复产两不误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电子政务研究中心主任、国家电子政务专家委员会副主任王益民认为,《报告》数据充分体现了上半年在疫情的淬炼下,我国互联网+政务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数字治理体系不断完善。

  一是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成效凸显。截至2020年6月,国家政务服务平台注册用户达1.26亿人,总计访问人数10.02亿人,总浏览量58.91亿次。“横到边、纵到底”的“覆盖城乡、上下联动、层级清晰”五级网上服务体系初步形成。

  二是网格化治理推陈出新,多个省市的城乡社区都通过社区微信群、小程序等数字化工具积极开展防疫工作,成为基层治理的一大创新。

  三是“互联网+政务服务”有力助推疫情后复工复产,国家政务服务平台陆续推出“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服务专栏”和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就业服务等15个服务专题,同时建设“防疫健康信息码”,汇聚并支撑各地共享“健康码”数据6.23亿条,累计服务6亿人次,成为此次大数据支撑疫情防控的重要创新。

  我国网民安全体验持续提升,网络安全环境进一步改善

  中国互联网协会副理事长黄澄清表示,2020年上半年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等相关部门针对各类网络安全问题进行持续打击下,我国网络安全环境呈现出不断向好的发展态势。

  一是在政策制定层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草案)》等相关法律法规的陆续出台,推动我国网络安全法律体系持续完善。

  二是在基础设施方面,我国大力推进国家顶级域名解析节点部署,先后引入F、I、L、J、K根镜像服务器,推动网络基础设施安全保障更加完备。

  三是在用户安全方面,《报告》数据显示网民遭遇网络安全问题日趋改善,未遭遇任何网络安全问题的网民占比连续五年保持提升。

  四是在产业发展方面,我国网络安全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现有网络安全产品和服务已经从基础网络安全领域延伸到云服务、大数据、物联网、工业控制、5G等不同应用场景,实现了对于基础设备、基础技术、安全系统、安全服务等多个维度的全面覆盖。

  “新基建”背景下,数字经济新业态助力提升中国经济“韧性”

  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大学网络经济和知识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吕本富认为,在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下,中国经济被迫拉伸了“韧带”,在供应链、企业管理和商业活动等方面都面临着全新的挑战,而数字经济的新业态、新模式以及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提升中国经济“韧带”的韧性,推动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一是5G、工业互联网等数字技术为数字经济提供了底层基础。借助数字技术,大规模匹配算法和高速网络传输到云端,信息的传输更快、能量的耗散更少,推动数字经济成为“低熵经济”。

  二是网络购物等数字消费为推动经济内循环提供了新动力。上半年,网络零售的规模已经超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四分之一,对消费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此次《报告》数据显示,生鲜电商、农产品电商、跨境电商、二手电商等电商新模式也保持较快发展,用户规模分别达到2.57亿、2.48亿、1.38亿和6143万,在推动农产品上行、带动消费回流和促进闲置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是以远程办公等为代表的数字服务正在形成新的服务业态。从《报告》中可以发现,在线教育、在线医疗、远程办公的用户规模分别达3.81亿、2.76亿和1.99亿,成为极具发展潜力的互联网应用,在推动服务业创新的同时不断增强经济的韧性。

  网络扶贫成效显著,要对标乡村振兴建立长效机制

  原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汪向东认为,此次《报告》用多个维度数据记录了我国在网络扶贫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非常难得。

  一是农村实现网络覆盖,城乡差异显著缩小。《报告》数据显示,上半年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52.3%,较2020年3月提升6.1个百分点,城乡地区互联网普及率差异缩小6.3个百分点。

  二是农村和城市“同网同速”的时代正在到来。全国贫困村通光纤比例从2017年的不足70%提升至98%,深度贫困地区贫困村通宽带比例从25%提升至98%。

  三是网络扶贫成效得到广大网民认可。截至2020年6月,认可互联网在“为贫困群众提供帮助”“通过电商助力农产品销售”“为贫困群众提供更多工作和医疗教育机会”的网民比例较2020年3月均有所提升。

  汪向东还表示,网络扶贫要在巩固和扩大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对标乡村振兴,建立长效机制,需要通过网络消费扶贫实现从助力限期脱贫到助力稳定脱贫,从扶助绝对贫困到扶助相对贫困,从“输血”到“造血”,从助力扶贫到振兴产业的转变。

【责任编辑: 张丽欢 】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作者专栏更多

关注我们

    中广互联
  1.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2. 电视瞭望塔
  3.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4. 5G Plus
  5.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6. 4K8K
  7.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8. 中广圈子
  9.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10. 格兰研究
  11.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12. 卫星界
  13.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