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格兰旗下网站:中广互联  格视网  卫星界  社区
登录注册

登录X

没有账号?  快速注册>

首页新闻正文

长视频竞争“无赢家”

导语:“爱腾”合并能一统江山?合并后扭亏为盈?也可能更利于新手上位。

     影视行业凉凉的2020年,近期市场又风云再起。原本看似已经稳固的长视频格局,似乎要迎来了变数。

  在上周,路透社消息称,腾讯计划成为爱奇艺的最大股东。知情人士表示,腾讯已经与拥有56.2%爱奇艺股权的百度,就购买未确定规模的股份进行接洽,不过该计划仍处于早期阶段,随时可能更改。

  在消息发布当天,腾讯和爱奇艺给出了模糊的态度,“不予置评”;资本市场则给出了积极的反馈,受该消息影响,爱奇艺盘前涨幅达45%,百度盘前涨超7%。

  而第二天,百度集团公关总监发声,“别乱猜了,爱奇艺是百度内容生态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百度会一如既往支持爱奇艺的发展。”

  很多人以为百度要“辟谣”,不卖了。实际上仔细琢磨,这发生则模棱两可,毕竟“一如既往支持”与出售爱奇艺并不矛盾。此后,还有阿里参与竞购的消息传来……

  腾讯有意向买,百度有意向卖?

  在长视频“爱腾优”三巨头格局中,爱奇艺与腾讯视频的排位,在2019年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实际上,论爆款,双方在每年都有各自拿得出手的作品,不分伯仲;论财务,爱奇艺2018年登陆公开市场,状况较为清楚,而腾讯视频的营收状况,只能从腾讯集团中财报中看到,暂时无法客观评判孰优孰劣。

  但是,如果从双方都公布的一个重要指标——付费会员来看,腾讯视频已经被爱奇艺反超。

  很长一段时间,腾讯视频的会员订阅数持续领先爱奇艺。爱奇艺真正实现反超是在2019年第一季度,当时爱奇艺公布订阅会员数为9680万,腾讯视频则为8900万。此后,爱奇艺在这一指标上持续领先。目前最新的数据是,爱奇艺订阅会员是1.19亿,而腾讯视频是1.12亿。

  从行业发展规模上看,Questmobile统计,2019年长视频的活跃用户规模同比增长率,已经从Q1的7.6%下跌至Q4的1.0%;而广告收入同比增长率,从Q1的3.2%下滑至Q4的-15.9%。长视频的市场规模和用户规模已经日渐放缓,而用户使用时长也逐渐让位于短视频等其他形态。

  视频行业媒介分化,短视频占据用户时间,在线视频增长乏力。图片来自:QuestMobile

  可以预期的行业增长瓶颈,可能让腾讯集团的决策者重新看待这部分业务。

  腾讯今后可能会有的一个操作是,将长视频的板块进一步拆分,与爱奇艺合并之后打包上市,正如他们此前操作TME和阅文集团那样。

  从行业的竞争来看,收购爱奇艺整合长视频内容,对腾讯集团此番行为可能还有一个重要的目的——对抗在长视频不断深入的字节跳动。

  今年春节期间,因为疫情的影响,在最大票房档期春节档被迫停摆之际,字节跳动一举以超6亿元的价格,拿下徐峥的电影《囧妈》的独播版权,并且在旗下抖音、西瓜视频和今日头条全平台免费播放。虽然传统影视产业这样的打破“行规”的行为颇为不满,但字节跳动与徐峥这一次出其不意的联手,也让他们再一次重新审视字节跳动,以及流媒体对于产业变革的影响。

  事实上,字节跳动从未停止进入长视频的决心,而真正的主角是西瓜视频。西瓜视频承载着字节跳动进入长视频的重担,目前已经悄悄采购了很多优质的电影和电视剧版权。而且,西瓜视频也在发力独家播放内容,主打优质纪录片。去年,西瓜视频独家免费播映BBC年度巨制《德古拉》;在今年与BBC Studio、Discovery等优质内容签署了战略合作。

  腾讯视频买下爱奇艺,不仅可以巩固在长视频的护城河,这毕竟是腾讯IP的重要出口,更重要的是,还可以阻止竞争对手,也就是“不差钱”的字节跳动去竞购。如果字节跳动拿下了爱奇艺,那对腾讯视频来说将是一场灾难。而字节跳动并非没有收购长视频平台的意图,之前,市场上就一直在不断传言字节跳动有收购优酷意向,虽然在最后被阿里大文娱集团很坚决地否定了。

  而百度上述意味深长的回应之后,也无法阻挡市场认为其想要卖爱奇艺股份的决心,即便这是百度这些年来好不容易孵化的优质项目(另一个是作业帮)。

  百度现在仍是爱奇艺最大的股东。爱奇艺在今年4月向美国SEC递交的20-F文件显示,百度持有爱奇艺7933331股A类普通股,及2876391396股B类普通股,拥有92.7%的投票权,占爱奇艺总股本的比例为56.1%;而爱奇艺创始人、CEO龚宇持有99302235股A类普通股,只占总股本1.93%。

  但值得注意的是,分拆剥离是百度近些年战略的核心。除了核心的搜索业务,以及重点发力的人工智能之外,百度其他业务都在逐一剥离出售。

  在移动互联时代,爱奇艺与百度的关联没有PC时代强。用户的观影习惯,已经从搜索引擎转移至各大视频APP独立搜索;加之,百度也在发展自己在移动互联时代的视频相关业务,如好看视频、全民小视频等。

  并表的之后的爱奇艺,虽然贡献了百度财报上的营收,但也一直在持续亏损,且亏损呈现逐年扩大的趋势,短期内似乎也看不到盈利的可能。因此,市场普遍认为百度是有很大的出售爱奇艺的动机的,所以在股价上给出了积极的反馈。

  “爱腾”合并能一统江山?

  设想一种可能,假如百度与腾讯谈妥,双方进行下一轮整合。之前势同水火的,且内容资源和用户规模重合度高两个平台,必然会经过一番碰撞和“血洗”,极有可能一方失势,另一方出走,保留下一套队伍和一个品牌。

  这样的局面在互联网竞争中并不鲜见,在长视频领域前也有优酷和土豆的案例。2012年8月,优酷和土豆宣布合并,当时,行业老大和老二结合,大多数人都以为长视频的战争终结,江湖就此太平。

  然而,实际情况并不是如此。2013年,彼时,即将成立十周年的乐视网强势崛起,以现金和发行股份的形式买下了《甄嬛传》,从此开启了视频网站的版权时代,版权大战由此开始。

  此后,同样注重版权和付费会员的爱奇艺和腾讯视频风头也越来越盛。直至与优酷形成分庭抗礼之势,长达数年“优腾爱”格局形成,而频繁更换主帅且动荡的优酷,最终在竞争中错失老大地位,并落得下风。

  抛开一些市场竞争的变幻莫测和机缘巧合,以及人为的偶然的管理决策因素来看,我们可以进一步思考,为什么从2005年就出现的长视频一直无法做到一家独大,这样的局面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简单来说,在流媒体时代,用户永远选择对内容忠诚而不是平台,所谓的个别为“信仰”充值的(比如说B站的大会员)原动力,也是主要是因为由内容品味和品质运营出的社区调性而引发,平台上用户优先的目的,主要在平台上消费内容。

  在这个“铁律”下,作为影视产业上游的制作方,是很重要的一极,是可以拥有一定的话语权。而在内容创作领域,决定内容最主要的因素是人才和团队,而创意人才会不断更新迭代。而影视产业高风险的特性,让市场口味也向来难以精准捕捉,因此,影视制作是很难形成绝对意义的垄断。

  所以,在充分的市场竞争格局下(而不是行政垄断),平台也不可能形成绝对意义上垄断局面。

  举个当前最热门的例子,即便当前“爱腾”拥有足够多的资金、资源和流量,且都在今年下大力气主推女团节目《青春有你2》以及《创造营2020》,但是,妹妹们的“争奇斗艳”,瞬间却被“兴风作浪”的姐姐们打破。

  今年在综艺方向(这是拉动视频网站广告营收的核心)上,目前热度最高的爆款是芒果TV的《乘风破浪的姐姐》,不仅收获了强大口碑,目前豆瓣上评分目前高达8.3(《青春有你 2》为6.7,《创造营2020》为6.1),还直接引爆芒果超媒的股价,持续拉高,在疫情冲击下表现惨淡的传媒板块中,暴涨至千亿市值。

  《乘风破浪的姐姐》目前在豆瓣评分8.3,在国产综艺中十分少见。

  而这还是在湖南广电和芒果TV近些年优秀人才不断出走和流失的基础上形成的局面,这也意味着新一代芒果制作人正在崭露头角(《乘风破浪的姐姐》的总导演吴梦知曾是龙丹妮麾下干将)。

  不同于音乐和文学等更偏向于个人属性的创作,影视制作在产业上是工业化程度最高的。工业化的核心要素是“分工”,尤其是电影行业(这是拉动视频网站会员收入的核心),某种程度上是属于工业文明的产物,而最热门的科幻电影,亦被称为电影工业化皇冠上的明珠。

  在影视制作这个行当,在上游,优质的内容及其制作方,总是有极大的议价权,而且远高于其他形式的文化创意内容。有这个重要的变量存在,长视频领域就不可能是单一环节可以决定的市场,这也造成了“优腾爱”三家,其实早已经拿走了长视频绝大多数的用户和流量,还是难以实现盈利的原因之一。

  在双方都有过亿的会员数量的背景下,爱奇艺年报显示,2019年,爱奇艺总营收达到290亿元,而运营亏损扩大至103亿,其中,内容成本是最大支出,为222 亿元;而腾讯方面,腾讯视频全年亏损接近30亿元。

  合并后扭亏为盈?

  既然如此,有观点会说,爱腾合并之后,可以提高双方在制作和购买内容时的议价能力,进而降低最大的支出——内容成本,有可能扭转亏损的局面。

  如果要实现盈利,目前可行的手段主要有两个方面:对上游压低采购成本,或者以分账的形式对抗风险;对用户提升会员用户ARPU值,最直观的是订阅会员涨价,或者提升广告曝光时长和曝光次数。

  但这样做的可能造成的局面是,加大了上游的商业风险,以及破坏了用户的观影体验感。此前,钛媒体采访过一些知名影视公司也表示,在剧集上难以接受分账这样的模式,主要的顾虑一个是高昂的制作成本,另一个是平台数据的透明度。

  上文中,我们已经谈到,内容制作方在这个领域举足轻重的地位。影视行业的高风险,让整个产业都难以精准预判下一个爆款是什么。因此,在一个项目的前期,最先扛下商业风险的是制作方,尤其是对于一些可能会获得高额回报而重金投入的项目而言。

  而如果平台形成了一定的垄断的格局,内容产品需要面临的一个情况是,用户的注意力和时间是有限的,所以单个平台的资源位(比如说首页推荐)是有限的,宣发资源也有优先级的。优秀的制作方拿着厉害的作品,当然是想去争取平台的头部资源,以期获得合理的商业回报。

  所以,足够自信且强势的制作方,会拿着作品去其他平台博弈,去谈价格和资源,比如说芒果TV,西瓜视频,或者B站,他们拥有购买版权内容的意愿和实力,并且对于爆款流量有极其的渴求。

  近些年行业内一些典型的案例是,《人民的名义》和《延禧攻略》,都属于一开始不被看好,最后被芒果TV和爱奇艺“捡漏”的情况。其中,有报道称,2018年,因独播《延禧攻略》,爱奇艺一个暑期获得了1200万新增订阅会员。

  这也是在这个领域内,版权大战为什么一无休止存在的重要原因。

  那么,将内容制作权把握在自己手里呢?这也是现在各大平台正在大力做的一件事情。爱奇艺创始人龚宇也在不同的场合说过,原创内容是爱奇艺重要的战略之一。

  但这并不容易。基于影视作品的头部效应,我们以爱奇艺上的电视剧播放热度值排行为例,在排名前十剧集中,严格意义上来说,只有《破冰行动》和《择天记》是流媒体平台出品,分别属于爱奇艺和腾讯影业。而他们更多试水的自制内容,已然折戟在了海量的内容库存之中。

  此外,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技术可以彻底改变长视频,就像Netflix一样。“爱腾”合并之后,平台拥有更多丰富的IP,以及更多的数据指导制造爆款,一些文章还以Netflix出品的《纸牌屋》(House of Cards)举例。

  但是实际上,Netflix的高管们,在不同的场合澄清过多次,《纸牌屋》之所以成功,更大的因素是因为导演是大卫·芬奇(David Fincher),所谓大数据选角和制作剧本,只不过是制造出来的营销噱头而已,这也进一步佐证了制作方对于产业的重要性。

  短时期内,“爱腾”想要扭亏为盈,更大的可能性是从用户身上下手。

  对于爱腾可能的合并,有一个非常不理解现象就是,一些用户表示很开心,以为这样双方就可以把各自自制和原创的独播内容打通,这样一来,就不用下载多个APP,更同时买好几个平台的会员了。

  但这显然是一种“傻白甜”式的短视。

  如果从商业上分析的话,公司是以盈利为目的,目前视频网站的核心盈利手段,是会员收入与广告营收。所以,可以预想的局面是,双方为了弥补长久以来的巨额亏损,可行的手段也只是从这两方面入手。

  首先看,视频网站如何增加广告收入。以目前宏观环境,以及头条系强势入局后广告市场竞争激烈程度而言,长视频短期内大概率比较难迅速拉升广告收入。于是,一种可能性就是,在内容端加载更长时间的广告,现在可能贴片广告120秒,之后可能会更多,实现电视时代的“广告里插播电视剧”,而你几乎没有用遥控跳台的选择,因为平台已经垄断了。

  另一个可行的方式,就是从会员收入入手提升营收。如果说新增会员增多,那是自然是平台喜闻乐见的事情。但是,一旦缺乏引发用户主动付费的优质内容,新增规模就可能停滞,而在当前会员规模难以上升的情况之下,平台更可能采取的措施是,减少更多免费的内容,提升此前的付费会员转化为收费会员的转化率,但这又在一定程度上与广告收入相斥。

  所以,各平台现在以“超前点播”的模式,进一步挖掘订阅用户的ARPU值;爱奇艺还在今年6月推出了价格更高的星钻会员体系。也许合并之后,更大概率我们即将面临的情况是的订阅会员价格进一步上涨。这显然对用户来说不是利好的信号。

  利于新手上位

  越来越高的付费门槛和繁杂的广告,牺牲了用户体验,而用户是无情的,一旦体验受损立马走人。这部分流失的用户,大概率不可能是同样的模式的优酷。

  对于爱腾合并,市场上目前出现了一种主流的错误观点,认为腾讯收购爱奇艺之后,未来长视频领域又将是腾讯和阿里的角逐。

  实际上,腾讯和阿里在长视频battle是事实(腾讯视频VS优酷),但这目前不是长视频行业内最主要的竞争,未来大概率也不会。

  自从阿里大文娱板块火速整合以后,这么些年,阿里大文娱与阿里整个体系的关联度没有外界想象的那么高,而作为用户,我们也比较少看到淘系与文娱的强捆绑合作,目前比较熟知的,大概是88VIP会员,以及阿里影业一些知名IP的衍生品售卖而已。

  况且,最近市场上一直有传言,阿里为了应对拼多多等电商新势力的崛起,一直在削减在大文娱方面投入的预算。所以,目前腾讯和阿里在文娱方向上的竞争,并没有那么剑拔弩张。

  长视频真正值得引起重视的新变量,是不断扩大用户规模的B站,已经正在默默砸版权的西瓜视频。

  “出圈”是以陈睿为首的B站管理层今年最核心的目标之一,而B站也在进一步扩充以纪录片、综艺等品类的为代表的长视频内容题材。

  B站的财报显示,2020年第一季度,月均活跃用户同比增长70%达到1.72亿,移动端月均活跃用户同比增长77%达到1.56亿,日均活跃用户同比增长69%达到5100万。

  在接受媒体场采访时,陈睿曾透露今年B站在月活用户数上的增长目标为1.8亿,显然,本季度B站的1.72亿的月活用户成绩,已经十分接近此目标。在财报后电话会议上,陈睿表示非常有信心完成此项指标。

  在字节跳动,西瓜视频在初步尝试自制综艺之后,最终也走上了购买版权之路,正在默默地丰富平台的长视频内容库存。而且,他们做了一个非常“财大气粗”的举措,目前西瓜视频上几乎所有内容都高清免费观看,并且无广告。

  今年,西瓜视频还进行了重要的人事调整,抖音系上位。据晚点Latepost消息,任利峰替代了原西瓜视频总裁张楠(男)成为负责人,前者是抖音从0到1的早起成员。调整之后,西瓜视频依旧将坚持长视频平台战略,在综艺、影视和MCN资源上均会有激进动作。

  不过,最终西瓜视频能不能给行业带来改变,是不是能探索出一条新路子来,还是未知数。

  因为我们也注意到了一个变化,西瓜视频最新主推的影片,和Netflix全球同步推出的日本动画片《想哭的我戴上了猫的面具》,已经开始采用付费点播的模式,或许他们也意识到,免费并不是长久可行的措施,也许最终可能会回到长视频发展的老路上来。

  所以,总体来看,在重度依靠内容的流媒体平台,在正常市场竞争发展的情况下,是难以做到一家平台吃遍天下。

  就像最开始好莱坞最耀眼时期的“八大”,优质的内容和人才辈出,谁也干不掉谁,即便是现在成为了“六大”,也还无法动摇其在全球影视产业的核心地位,即便是Netflix在流媒体时代开跑领先,也无法阻挡苹果TV+,Disney+,HBO Max等后续跟进的步子。

【责任编辑: 胥雪琪 】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作者专栏更多

关注我们

    中广互联
  1.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2. 电视瞭望塔
  3.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4. 5G Plus
  5.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6. 4K8K
  7.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8. 中广圈子
  9.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10. 格兰研究
  11.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12. 卫星界
  13.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