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我国移动互联网网民数量已突破8.17亿,金融服务、生活服务、支付业务等全面向移动互联网应用迁移,但窃取用户信息、发送垃圾信息、推送广告和欺诈信息等危害移动互联网正常运行的恶意行为在不断侵犯广大移动用户的合法利益。
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天津分中心安全专家介绍说,移动互联网恶意程序一般存在以下一种或多种恶意行为,包括恶意扣费、信息窃取、远程控制、恶意传播、资费消耗、系统破坏、诱骗欺诈和流氓行为。
2018年,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通过自主捕获和厂商交换获得移动互联网恶意程序283万余个,同比增长11.7%,尽管近3年来增长速度有所放缓,但仍保持高速增长趋势。通过对恶意程序的恶意行为统计发现,排名前三的分别为流氓行为类、资费消耗类和信息窃取类,占比分别为45.8%、24.3%和14.8%。
到据悉,为有效防范移动互联网恶意程序的危害,严格控制移动互联网恶意程序传播途径,连续6年来,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联合应用商店、云平台等服务平台持续加强对移动互联网恶意程序的发现和下架力度,以保障移动互联网健康发展。
推荐阅读
经典栏目
精彩专题
关注我们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