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格兰旗下网站:中广互联  格视网  卫星界  社区
登录注册

登录X

没有账号?  快速注册>

首页新闻正文

广播电视节目新风扑面,创新创优劲头不减

导语:推动形成节目创新创优热潮,创作格局不断优化,理论类、文化类、公益类、科技类节目创新创优水平不断提升,一批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自主原创节目亮点突出,新风扑面,为广电内容发展注入强大活力。

  导语

  一直以来,总局大力倡导“小成本、大情怀、正能量”的自主创新方向,推动形成节目创新创优热潮,创作格局不断优化,理论类、文化类、公益类、科技类节目创新创优水平不断提升,一批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自主原创节目亮点突出,新风扑面,为广电内容发展注入强大活力。

  一、理论节目与时代同频共振, 形式多样妙趣横生

  各级节目制播机构积极探索,创新推出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理论节目,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入脑入心的方式,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传播,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精神贯彻落实。

  一是积极制作播出阐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节目。节目邀请知名专家学者讲述伟人故事、伟人思想,并加入动画、智能机器人、虚拟现实技术等流行元素,让抽象的理论生动起来。

  二是积极制作播出解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节目,如《平“语”近人》等,节目以恢宏大气的电视表现形式和通俗简洁的语言风格,展示了习近平总书记许党许国的爱民情怀和夙夜在公的理政智慧,很好地推动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动阐释和有效传播。

  三是推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讴歌真善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节目,这类节目通过一系列有趣的表现形式,生动呈现新时代新思想的丰富内涵和重大部署,让社会大众特别是青年群体看得懂、记得住、学得透。

  二、文化类节目深耕传统文化, 彰显文化自信

  广播电视节目植根中华文化沃土,将中华文化元素与现代文艺形态、民族精神、时代精神有机结合,凸显中国特色、呼应时代需求,以强烈的文化使命意识,把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作为研发重点,充分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独特魅力。

  一是文博类节目深耕历史,挖掘强大的文化基因。《国家宝藏2》《上新了·故宫》《赢在博物馆》等文博类节目紧紧把握文化内核,结合精心设计的主题,将综艺与戏剧、纪实进行融合,通过一个个精彩故事串联古今,探索历史秘密,破解文化密码,寻求历史和文物的“前世今生”,展现出民族精神的一脉相承、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二是传统文化类节目探索优秀文化的现代传承。《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经典咏流传》《戏码头》等节目把主流价值与观众情感有效链接,成为备受年轻人追捧的“爆款”,带动了诗词热、朗读热、戏曲热、国学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焕发出勃勃生机。

  三是解读类文化节目,让观众看到更具魅力的中国。《中华文化探索·依常新变》从中华文化的源头先秦时期开始,对中国古代各重要历史时期的思想文化产生的内因进行细致挖掘和梳理,向公众解读中华文明孕育的发展背景与时代特点。

  三、公益类节目回应群众关切, 紧随时代前行

  与新时代的奋斗脉搏同频共振是广播电视节目的鲜明特色,充分展现了广播电视主流媒体的责任与担当。广播电视制播机构聚焦时代需求,聆听百姓呼声,深入“走转改”,扎根基层扎根人民,生动讲述新时代的奋斗故事。

  一是聚焦精准扶贫,讲述脱贫攻坚的动人故事。《我们在行动》《脱贫大决战》《关键时刻》《扶贫第一线》等节目紧紧围绕国家“精准扶贫”战略,关注三农问题,走进乡村地头,助力贫困百姓,传授农业农技知识,推广脱贫致富经验,扶贫扶志。

  二是构筑媒体公共交流平台,发挥媒体公共服务属性。北京广播电视台的《向前一步》打破了社会民生类话题壁垒,着眼于城市进程中亟待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通过构建多维交流平台,化解分歧、达成共识,为城市管理者与普通百姓之间搭建沟通桥梁。

  三是广播公益互助节目成为亮点。节目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通过互帮互助的形式,帮助更多陌生人重建信任,使更多人感受到散落在城市各处的“社会正能量”。江苏广播电视总台金陵之声的《大忙小忙人人帮》,关注弱势群体、关注民生诉求,通过节目集聚了一批活跃在各行各业的志愿者,使节目线上线下形成强互动,更好地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科技类节目渐入佳境,暖科技不再高冷

  科技类节目一直被认为是“烫手山芋”难以驾驭,与其他综艺节目相比有着特殊的制作难度,既要将抽象的理论进行形象化展示,还要打破知识壁垒让观众看得懂、感兴趣。随着节目创新创优力度加大,电视荧屏上的科技类节目越来越多,正逐渐赢得观众口碑。

  一是科技类节目更加注重生活应用,拉近与观众的距离,很多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科技手段,科技产品在节目中展现,将中国科技创新以最通俗易懂的方式带到观众眼前。

  二是为科技节目注入人文关怀,使冷科技也暖人暖心。由浙江卫视打造的科技节目《智造将来》,立足民生,打造“暖科技”概念,节目不仅仅是科技成果的展现,还有因“科技改变未来”带来的动人故事,如节目组请到了一位因3D打印技术而重获行走能力的女孩,展示了3D打印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为女孩打开了一条新的人生之路。

  五、借助新媒体新技术,推动创新创优再升级

  媒体技术的创新应用对节目创新创优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各级广播电视台积极借助新技术,树立融合制播思维,推动广播电视节目创新创优打开新局面。中央广播电视台总台央视《经典咏流传》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该节目与语音技术公司合作,将诗词传唱与AI技术深入结合,开发出“读诗成曲”在线互动系统,实现人工智能与文娱节目首次跨界尝试。节目还采用仿真AI技术,打通媒体边界。在强调融合发展的当下,广播电视节目“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不断在融媒体制播方式上进行创新突破,在策划阶段就树立融合制播思维,充分借助新技术拓展创作思路,节目品质显著提升。

  六、不断推动广播电视节目创新创优取得新成绩

  广播电视节目要紧密结合时代特色,聚焦“公益、文化、原创”,把提高质量作为生命线,深入推进创新创优,推出更多原创精品节目。

  一是要紧紧围绕时代发展的主题主线,突出时代特色,深情讴歌全党全人民书写伟大时代的壮志豪情,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扎根人民,为了人民,人民需求是引领广播电视文艺变革的最大力量,要让更多普通人参与到节目创新创优的大潮中,要为人民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三是深入推动广播电视节目融合创新。一方面节目创意制作引入互联网思维,借助大数据分析、AI、VR等热门技术推出融合产品,另一方面针对不同传播渠道、不同媒体平台、不同受众群体,进行分众化、对象化、定向化全媒体传播,为塑造节目影响力开辟更广阔的空间。

【责任编辑: 白晶 】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作者专栏更多

关注我们

    中广互联
  1.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2. 电视瞭望塔
  3.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4. 5G Plus
  5.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6. 4K8K
  7.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8. 中广圈子
  9.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10. 格兰研究
  11.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12. 卫星界
  13.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