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27日,由四川省有线广播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DVB+OTT融合创新论坛、中广互联共同主办的第五届双向网改与数据业务运营论坛暨第二届DVB+OTT融合创新研讨会在成都召开。
26日,第五届双向网改与数据业务运营论坛开幕,本届论坛主题为“从技术到运营”。熵敏通讯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及中国区总经理栾凌做了题为《MoCA家庭互联解决方案与运营模式及高频EoC应用》的演讲。栾凌从MoCA技术在家庭网络市场进展及市场调研、c.LINK 高频EoC技术在中国运营商接入市场应用、c.LINK 和国标HINOC三个部分介绍了MoCA技术在国内外的应用情况。
栾凌介绍,MoCA是一个通过使用家庭内现有同轴电缆连接家庭网络设备和消费电子设备的标准。在视频应用不断演进的今天,家庭网络是视频分布的关键,MoCA技术可以利用家庭现有的同轴线组建无需新布线的以太网络。
图为:熵敏通讯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及中国区总经理栾凌
以下为演讲全文:
栾凌: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下MoCA,家庭互联在很多的技术和机制上和管理这很多是非常的相似的,我花一点的时间简单的给大家介绍一下MoCA的由来和国际市场的运用,这个我给大家做一些说明。
第一个简单的MoCA的技术和市场的调研报告给大家分享一下,另外是C.LINK的技术在中国的市场,最后说一下C.LINK的国标和NOC的关系。
熵敏通讯是一个家庭网络的一个公司,分成四个大的产品线一个就是MoCA,另外一个就是C.LINK,另外一个就是PDS这个是卫星市场的,另外一个就是机顶盒,这个在国内的市场也是很广泛的。公司是总部在美国加州的圣地亚哥,有700多名员工,我们的生产是外包的,公司是2001年成立,是07年底的时候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去年的销售额是3亿美金,专利有2200项。这个就是我们在整个业界的一些合作的伙伴和运营商,中间是熵敏通讯,内全是我们的客户我们的OEM的厂商,就是通过这些厂商来服务运营商这个是全球的,中国在机顶盒方面我们服务的运营商有东方有线,在EOC的市场我们有川网成都分公司,另外还有一个天津网广电,设计厂商跟我们的合作有华威和思科上海的,另外在EOC像广达电子也能够看到。
全球的运营体系我们基本上在各大洲和市场进行销售和运营,大家可以看到这个总部上面的是美国的硅谷在那里有一个很大的研发中心,在中国的话我们在上海机顶盒的部门深圳和这样的部门,包括一些机顶盒的客户的部门,还有在深圳的也会有一些部门。
下面,我就简单的介绍一下MoCA这个技术在家庭的一些方面,以及和大家分享一下市场调研的报告。什么是MoCA?他是一个通家庭类现有的电缆连接设备的一个技术,现在全球有53个成员了,到2015年根据统计将有3500万家庭用MoCA。MoCA他的工作频率是相当广泛的他是从500M到1G,你也在这个上面,在国内的话就是广播上面的,高频上面的这个频段也是非常的干净也是干扰非常少。
MoCA他过去现在和未来他经理的几个大的阶段,第一个阶段在2007年的时候美国的一个运营商他开始用MoCA,他现在也在用。第二个发展阶段就是不同的家庭的房间,需要通过家电互联的技术能够多频的传输包括网络的数据的传输,有这样的需求,所以第二阶段就是现阶段,现阶段也在发展这个也在发展。然后第三个阶段就是IP起来的以后,很多的电子和个性化的需求,移动的屏幕都需要一个网络的连接,所以说这个是需求很大的。还有一个国际的市场,是第三个发展的阶段。
实际在家庭里面,一个家庭他需要连接起来的话,他可以很容易想到一个技术,一个是通过电线就可以实现,然后是WIFI,还有一种就是高频段就是利用已有的电缆,然后通过电缆来连接这样的话可以实现这个房间里跟其他房间非常稳定的高质量的互联互通。现在在美国是有1亿多付费电视的家庭用户,90%以上都已经开使用MoCA了,纠正一下就是运营商服务90%以上在用这个MoCA了,但是还没有饱和离这个标准还差的很远很有很大的发展的空间。左边这个是美国的最大的电信运营商,还有一些其他小的地方的运营商都在用这个,唯一的大运营商没有用这个,因为他已经用了现现在现在要重新的改变这个代价非常的大,所以他就没有用,所以说MoCA在美国的应用可能在10%左右。现在MoCA已经逐步的发展到了国际上了,这个就分析出了不同的数据,不同的颜色是代表不同的地方,按红色的这个是网络的视频也是增长最快的,2012—2015可能是40%的增长,现在的话国际上的授权就是MoCA,大家可以看到过去很多的家庭互联的技术在共存,慢慢的就是走向了主流的,上面这个蓝色的就是MoCA,大家可以看到在2011年的时候是其他的占主流,到了2012年的时候慢慢慢慢的MoCA就占了主流的位置,2011年的芯片大家可以看出来,虽然2011年还是他的份额大,但是从2012年开始慢慢的MoCA这个就占了比较大的数量了,2012年的时候差别是非常非常明显的,就是你家里面不需要穿墙打洞了就可以实现家庭共享了。
为什么MoCA现在在国际成为主流呢?因为他有一个同轴的技术抗干扰也比较的强,尤其是对高清的视频的要求很高,北美他的这些技术都非常非常的完整最后也用了MoCA,他各方面的有时也比较大。MoCA除了像运营商的一些设备以外他还有一些其他的设备,在美国应有几个MoCA的验证的实验室,他也可以成为这样的产品,我们在国内的很多的运营商讨论这样的设备,包括广电总局的也在国内会陆续的做一些验证,他们也希望这个MoCA搞成一个国家的标准,希望在MoCA在家庭互联上面有一个新MoCA,我们也在和总局积极的交流和各大的运营商。
这些,刚才讲的除了商务电子以外还有其他的东西,比如说机顶盒其他的各种各样的设备等等。MoCA大概就介绍到这里,他就是利用家庭现有的同轴线来组建无需新布线的以太网络高速率,可靠的覆盖。另外他的频段从500M可以兼容其他的一些终端,而且他也比较的成熟,芯片的数额今年是超过了7千万,当然不是每一个家庭只用一个。
下面,我介绍一下C.LINK这个技术,我简单的介绍一下。有时候大家可以看到消费的时候MoCA有时候是C.LINK,过去叫的时候国内接入也叫MoCA,叫MoCA都是对的,因为你在物理层他都是MoCA,MoCA他是一个网状的结构,C.LINK他是一个新状的,所以说要想把他区分开来就是一种是MoCA,一种是C.LINK。如果是接入的话就是MoCACEO这个也没有关系,就不会引起这个是家庭互联还是接入的,所以说C.LINK就是继MoCAEOC的产品。左边这个图是一个美国的一个普通的家庭的典型的结构,大家看到的这个是别墅的结构,所以不同的房间之间需要连接起来,实际他天生有一个电缆的子承网,在中国的话就是MoCAEOC的场景,一般是光纤到楼然后进入用户,这个是EOC的应用的场景。他的特点就是集成了MoCA的高频这样的优势,充分利用光纤到楼家同轴的并存。他这个是有一个最适合互动的低延迟的特性,他也可以支持三网融合的一个特性。他通过接入家庭华的我们米PPT无的各种的业务也可以通过这个去满足,包括这个数据和WIFI的移动频,因为他有非常低的时延。
用户的带宽到底是需要多少呢?在美国做了一个家庭调研,如果你家庭是用的4K的电视就要用140M的带宽,要往前看的时候不行,所以说我们我们现在再搞2.0,所以说这个宽带就是要大于130M的。MoCAEOC在中国的市场那些运营商在用我们呢?这个是可以看到的,可以说是遍布大江南北的,成都和天津都超过了150万的覆盖和140万的终端用户,这个就是我们MoCA的一个分布,大家可以看一下。还有一些运营商正在评估,像华硕他是用的其他的产品,他也有我们MoCA的用户,另外还有湖北武汉,甘肃,山东部分地区等等等等…
相对来说,刚才讲的天津和川网,在我们的来看,我们是技术方案的提供者,从我们的角度来说支持他们的时候,我们自己的感受就是说他们为什么这么成功我给大家分享一下。像川网这样的话他是采用的多种方式,他与移动的合作创作了双赢,另外他创造了一个盈利模式,就是在双向他是完全的通过自己的业务创造了盈利,有很多的运营商我就不说了,但是川网是靠自己的业务使得客户愿意花这个钱来享受这样的服务,他是大量的提供了大量的可需要的产品,其中有一个爱家168套餐,昨天我们去参观的时候也看到了,他就是把一个高清加上互动,加上宽带和移动全部的绑定,刚好的对应的我们电信有一个169套餐,但是他什么都比电信的都要稍微的好一点,就是非常的优惠,还有移动上面的数据流量都包在里面了。有一个跟大家分享的就是在全国各地的IPTV的用户数的减少,在成都这个项目推出来了以后,电信的业务是变少了。
还有一个,就是天津的广电网络,天津有300万的数字网络的用户,他有多项的时候的共存,前期的话是用的我们的MoCA,农村是用的窄带。我去天津的时候我听到的都是抱怨,就是各种产品和网络的东西各种出现问题,这个东西发现了很多问题整天的打电话投诉,我们就是这个时候我们直接跟天津的合作,我们的工程师到天津就把这个问题逐步的解决了,使得这个网络的产品逐渐的稳定下来了,一下就解决了。
另外的话,就是我们帮忙天津完成了互联互通的设施,就是不同的厂家的服务终端的测试,我们在深圳的有一个百万美金的实验室也是在那儿完成的设计,这个也保证了终端的互联互通。现在每天的发展有50左右的用户,天津他有一个先驱实验者的城口开始的时候的互联互通就是在他那边使显得,虽然说是川网这边提出来的,但是使显得时候是在天津使显的。我们做了一件事情就是在1.0的时候,我们现在是1.1我们把这个终端做升级,把CPU省掉就把价格了了,成本也就下来了。在天津的时候把EOC也做得非常的小,在机顶盒里面就可以发模块的直接插到机顶盒里面就可以了,天津他是发一个盒子同时发一个芯片的,所以说他就不用发两个盒子成本上也降低了非常多。
下面,我简单的介绍一下MoCA的C.LINK接入技术路线路。前两天我们都是卖给厂商的都是C.LINK1.0的,他只能达到130M,现在我们今年年底1.0就不供货了,我们要供1.1,不但熟虑高而且还省了成本,现在的话在我们川网1.1是马上可以达到量产了。再下一代芯片就是NC—800,它可以做到800M。再这个下一代芯片1.1已经在我们的展台展出,这个估计在明年的时候可以推出,但是到明年或者是后年的时候厂商才可以拿出这样成熟的产品。我们的HIEOC2.0他可以达到1G,终端可以发到500M,这也是足够的,电视在超清的情况下140M就是足够的了,他也足以能够兼容。1.1就是我们第三代MoCA的优势,大家也看到。他也是支持TDMA/TDD,MAC协议的。他的工作的频段也是一样的,也可以在1500M也可以工作的,终端的话是一个200M的,这个可以支持40个信道。
这个是MoCAEOC的特点,他也可以兼容,他可以兼容到过去的1.1、1.0,也可以到HIEOC2.0,这个可以保护我们的运营商的投资,这个在将来也是可以利用的。另外他的工作范围这也是我们HIEOC,另外有一些芯片和自动的分配还有一些,使用最少的资源等等的情况。
C.LINK现在有哪些厂商在使用呢?我把他一一的列出来,1.0的厂商可能比较的少一些,1.0我们基本上在今年年底的时候就不供再供货了。
1.1的我们已经有很多的合作伙伴了,这些已经开发完成了,有一些正在开发。我们提供接入的解决方案,提供机顶盒的解决方案,是是让我们全的各地的运营商都有一个长期的良好的合作。现在的家庭也有变化了,这些家人大家坐在一起,大家都再看各自所需的东西,你可以看电视,可以看视频,这个也可以我们的MoCA可以完全的实现。
最后,我讲一个C.LINK和国标HINOC的关系。这个NGB国家的标准刚才韩处也讲了,大家可以看到这三个标准都采用了TDMA的标准,就是说如果这个标准不符合,采用了其他的还没有达到TDMA的,将来都是向TDMA的方案过度的,这个有待考证,是不是国标出来了以后要做到什么的程度这个有待我们的考证,要不然将来的这个互联互通可管可控也会出现问题。,
现在的MoCA EOC有什么标准呢?我们为存在呢?因为高频已经成为了主流的一个东西了,有一个大众也有这样的需求了,这个就是MoCAEOC存在的理由,我们在国家的标准还没有出来以前,我这一块还是一个空白,我们现在已经在做过度了并且可以兼容,我们说的这个芯片一定可以兼容,他的定位一个就是他有很宽的工作频率可以移动,可以针对不同的运营商的需求,他可以不同的的产品。现在的低频在国内是主流他也是很好的技术,在一些场景的话非他不可,在干扰不是很明确的时候低频技术也是非常好的有一些城市里面,有受干扰的时候,这就是我们高频的的优势现实出来的时候,高频他虽然不是主流但是也会成为主流,这只是时间的问题。
MoCA除了这个有点以外,在中国也有大量的用户,包括成都和天津有40万用户也已经成为了他的技术的运用价值。我们是从1.0—1.1然后到HIEOC2.0,我们也积极的参与了HIEOC的制定,也作出了我们的贡献。我们的HIEOC的指标是非常高的,如果你没有在这方面的的积累,要达到这样的要求确实是很难的,我们要升级到MoCA的2.0,你也不用担心他不可兼容,除此之外我们还作一定的测试和社会的认证,为运营商提供这些服务。这个就是一个图HIEOC1.0他出来了以后,他需要高频的验证,我们把这个蓝色的版做出来,跟HIEOC的的1.0的对接,而且这个工作接近尾声了,我们就把这个RF这个版做出来了跟HIEOC的1.0做一些认证。
在2.0里面我们做一些是什么呢?我们最最艰巨的任务就是做HIEOC2.0的样机,那我们和北大西电合作承做HIEOC2.0的样机。我们是承做这个事情,我们在基于HIEOC2.0的时候我们一定会兼容MoCA,也保证我们的运营商的投资让我们的用户也放心。
MoCA是一个最成熟的同轴电缆的技术之一,C.LINK是MoCA是由中国团队在国内开发,基于同轴电缆的高频接入的技术,采用的TDMA机制。根据不同的运营的场景与其他的接入技术可以并存。多年来我们的MoCA技术在接入市场经历了充分的实践认证,显示了生命力。最后一个强调和国标HIEOC2.0可以有一个无缝的衔接,谢谢大家。
推荐阅读
经典栏目
精彩专题
关注我们
大视频行业最具影响力的媒体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独家视频、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