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24日,CCBN2010数字技术未来系列论坛在北京召开,此次会议由CCBN组委会主办,由中广互联承办,以下为数字电视中间件及增值业务研讨会中现场对话部分。
图为:中间件、BOSS与增值业务对话现场
现场观众提问:您好!我来自上海,现在美国比较流行OTT状态,请问梁总的是,您觉得美国OTT之后的发展会怎样?这个商业模式在中国会有什么发展?您有什么看法?
梁宇鹏:OTT确实是一个很大的发展趋势,Google有很多Office topic在Services,才开始重要的是成本,进行了流量限制,被FCC制裁,现在Comcast有一个产品平台,通过包装提供产品,提供更多的产品和便宜的价格。加拿大的运营商也采取这样的方法,就是你是我们的用户,很多应用都是免费的。今天很多中间商,你要清楚自己的战略是什么样的,做这个事情的目的是什么?做中间件中,允许参与进来的参与者都要遵守你的协议吗?现在美国中间件超出了运营商可以做的互动电视,它基于传统网络电视做的业务越来越多。
现场观众提问:中国移动在十年以前推出了移动梦网,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增值业务的繁荣,在这一刻请三位嘉宾分析一下,广电领域有一个梦网计划的可能性有多少?能给国人带来什么样的变化?
廖洪涛:我个人认为,类似于中国移动梦网在广电领域的实行为零,因为目前地方网络是垄断的,歌华仅仅是局限于北京地区,用户量相对比较小,即使现在说在组建国家级的网络公司,刚才谢总分析了,我个人认为还是需要一定的时间来进行组建。我个人认为假设组建还是国资委来管,采取什么组建形式还比较困难。“三网融合”现在给广电带来的挑战还是蛮大的,尽管我们自己一直在广电行业里做数字电视,但具体怎么做,我觉得我们还没有考虑很好。
随着这种业务的发展,我们所说的“三网融合”,各种各样形态的业务在发展,对电信来说,过去视频业务、IPTV只是它一个简单的例子,视频业务在不断地向前推进,过去有政策的推进,现在政策还有一到两年相对紧张一点的时间,试点的时候,广电总局还不允许你大做,但试点以后会有比较大的发展,可能就难以限制。
广电如何进行应对?到目前为止,我还看不出一整套的思路,把各个地方的广电网络公司整合起来,似乎不是那么容易,广电生存之道从理论上讲,各个地方也能活得挺好。歌华在北京地区大概也能活得挺好。业务怎么去发展?真正像中国移动、中国电信那样发展还需要其它的机制和体制来进行保证,因为电信公司指输管理和人员任命已经不属于工信部了,属于国资委和其它层面来考虑。所以,我个人认为,目前广电做类似这样的事情还是比较早的过程。
谢永红:我非常同意廖先生的观点,移动梦网离我们还比较远。我们从新闻报道得到的情况来看,似乎广电总局在用两个拳头应对“三网融合”的变化,一是所谓推行AGB,技术上继续发展;二是要成立一个机构,前者影响小一些,我个人认为后者的影响比前者影响更大,但这个事情不是那么容易做的。
梁宇鹏:我也非常同意两位嘉宾的看法,现在对中国的企业来讲,做三网融合的挑战是非常大的。不要把别人的主营业务当成自己的增值业务,广电运营商应该抓住自己的主营业务是什么,在这个基础上做增值业务,想法是用来增强自己主营业务的粘度还是你确实准备重心进行转移,这需要考虑清楚。
整合之前各个网络公司的技术、运营各个体系如果不兼容的话,机顶盒会有很多很多种,对广电行业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这需要一开始就完成,现在就需要有一个清晰的规划。
主持人常慧锋:可以说“三网融合”来了,广电不得不很好地发展自己才能迎来“三网融合”,但广电思想上没有做好这样的想法,行动上就会限制。
现场观众提问:我来自华数,我对BI比较感兴趣,两位一位是做咨询机构的,一位是做设备提供的。“三网融合”三位最起码有一些基础数据,只是有好有坏。下一步你们能不能帮我们做到数据挖掘?能够做到哪些?现在电信已经能做到数据挖掘,广电行业有没有这方面的考虑?
梁宇鹏:我先介绍美国BI方面做的事情,美国很多运营商在做几个事情,一方面从收视数据,摁一下摇控器,就可以把信息发回去,可以进行数据采集,采集之后可以进行分析,主要是做自己带宽的分析,BI,根据用户行为,将来上一个新的HD或者别的流,我需要增加更多的带宽,它对带宽的预测是一个很重要的方向。现在美国采用节省带宽的技术,叫交换式视频技术,它有一个原理,把传统的线性频道,高收视率的是一直传的,低收视率我是把它作为一个库,转到我的High dent(音),比如超过800人看的时候我才传过去。哪些频道Swtich,哪些频道需要传,需要数据。同时互动电视广告需要的数据非常多,Comcast做互动广告,是通过收集用户的收视行为,能够预测到用户的喜好,我分析了用户喜好,大概知道你是什么样的人,喜欢什么样的产品,我可以提供定向广告,这点美国比中国稍微容易一点的是,美国的广告插播是分集的,电视台有几个区域可以插,到了运营商之后,上Comcast首先有一个Comcast Media Center,可以分全国的广告,比如在宾州插播宾州地区的广告,分到匹兹堡有针对匹兹堡的广告,广告有针对性,广告价值就越高,针对用户具体的广告价值比一般广告高,他通过这样的技术实现,最后用户看了以后,它的线性率要高得多,跟广告商谈的时候,就可以更多的价格。
谢永红:我们说三屏:手机、计算机、电视,但三种屏背后的人是不一样的,行为者的特性是不一样的。比如手机是非常清晰地知道你是谁,而且这是你一个人用,电视机是最不知道是谁的,一个IP地址,糊里糊涂的,那个统计根本没有什么意思。网上的调查确实能反映民意,但你不知道被调查的人是谁,属于哪个社会阶层,收入怎么样,你知道所有上网的人是怎样的,但不知道是谁,只有IP地址,电视屏,我们现在能做到户主是谁?但不知道家里都有谁。
点播,其实你不知道是谁点的,家里有几口人你不知道,作为现在有线电视网运营支撑系统里没有这些东西,就目前数据而言,无法做得与移动那样精细,因为数据有缺陷。华数的问题很专业,你说的没错,我可以精确地知道,有多少电视机在某一个频道开着看,但我不知道到底谁在看。这个数据确实是有差异的。这个事情的解决办法,好像现在索福瑞的调查方式,他能知道是谁的,比如打开电视输一个码,比如家里有8口人有8个码,比如老爷爷是001,老奶奶是002,他知道,但问题也很明显,无法扩大,一个地方300个抽样,一个地方400个抽样,全国加起来有2万个抽样。这个问题在哪儿呢?2万抽样可以反映全国的收视行为,但5000个抽样不能反映这个城市的收视行为,统计学上有这个规范的说法。比如自信度是多少,能抽多少样,这可以说得过去。但我说万分之一的抽样是很高的抽样,但一万人里抽的是一个,这个人能是一万个人吗?一个人得感冒,一万人也得感冒吗?抽样不能反映实际价值,因为它的成本太高了。有线电视网双向以后,你可以做到一点是,可以收集背后所有盒子里的收视行为,即使我不知道他们家有几口人,有多少人坐在那儿看,但已经比那个先进许多了,有针对性的广告就可以做了,但不是那么准。
现场观众提问:我是福建新大陆做机顶盒厂家的,我想问廖总和谢总。谢总!在“三网融合”情况下,面对这个挑战,作为机顶盒厂家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廖总,南美国家在招标,要求机顶盒支持MHP规范,如果机顶盒厂家要去实现的话,应该怎么做,有没有其它做好MHP功能的厂家我们可以集成的。
廖洪涛:“三网融合”以后对运营商来说会带来很多的机遇,带来增值业务,很大的用户群,不仅分电视、电脑还是手机,能融合起来更多的业务,在运营商推广更多的业务,终端厂商来说可以提供更多的业务,老百姓可以用更多的终端,包括机顶盒和其它多媒体终端,如果单独指机顶盒,机顶盒市场的潜力还是巨大的。如果再扩展,把手机多媒体终端进行扩展,可能范围就更大,对终端厂商来说,还是有很多的机遇和发展空间。
对MHP,据我所知,现在做MHP的厂商还不少,我所了解的,比如韩国的,波兰的,欧洲也有很多像梅迪尔哈维。大家可以上网查一下。
谢永红:卖机顶盒的厂家挺多的,我认为有两个方向,一是怎么便宜怎么卖,前段时间说华为有很大的降价。二是智能化,要么特别傻,要么特别聪明。我不太懂,可能是这两个方向。
现场观众提问:请问谢总,您提到业务平台,增值业务对于广电业务平台,高清电视好象有杀伤力一点,其它的像IPTV、社区、QQ,我觉得三屏融合,电视屏的问题会比较大一点,除了高清电视之外,谢总对增值业务平台您还看好哪些?第二,对于业务管理,以后业务平台多起来以后,平台注册管理、审核、发布等等有没有统一的平台,广电行业有没有做执行的标准,如果每个品牌都有一套管理,可能问题比较多。对增值业务上,广电功能费,平台上了之后,计费会有哪些特点?
谢永红:其实计费模式很简单,计费模式的原理抽象起来很简单,一是包月,二是按时,三是按流量。
现场观众提问:我没有想到更好的业务能够脱离它,哪种业务脱离之后,有没有更好的业务品种出来?
谢永红:你说的是打包或者现场测试?
现场观众提问:有没有按次收费。
谢永红:可以按时间,按次或者按流量算。就这么几种方式,没有什么特别花哨的东西。最难实现的是预存以后卡时间,比如手机里10元,他说还有0.5元给卡掉了,这是最精密的计费模型,比较难。除此之外我们是电信部门的重要计费标准成员。前段时间广播电视协会发布一个白皮书,那不是国家的标准,标准是科技司下发到有线所,有线所下发到各个厂商做。其实这个前年就应该出来,招标的时候他们没有入网证,有的说是有电信的。
第二个问题,高清目前确实是广播里最好的,老百姓可以看到不一样的节目,老百姓很喜欢,创维卖的那个盒子都卖光了,价钱也卖得不错,市面上卖1600多、1800多,双向高清带内置猫。高清可以有想法,可以有收费的高清,可以有免费的高清,也可以有推送的高清。业务自己束缚一下就没得想了,肯定要有一些探索。我刚才所说QQ,是学习这种模式,但不是要做QQ。
现场观众提问:我来自杭州华数,感谢谢总对华数那么高的评价,我看到电视中间件部分,数字电视中间件在数字电视发展过程当中确实起到很大的作用,但目前电视中间件的发展,一方面是??的关系,另一方面上面的应用模糊起来。中间件目前在网络上、DVD论坛上也有很多的讨论,几乎达到白热化程度,中间件除了价值、应用以及未来机顶盒的发展,包括走向智能性终端,中间件未来将怎么发展。
主持人常慧锋:您这个问题可以交给在场的廖总,他是中间件方面的专家。
廖洪涛:我不大明白你说的这个意思。中间件就是使应用开发标准化,以前说数字电视中间件是不管哪家的机顶盒,应有都可以在上面跑,现在从“三网融合”角度讲,不管什么样的终端,我开发一个应用都可以跑,大概就是这样。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可以发现中间件,不管采用什么样的技术,Java或者Java Script,那么它的存在就是必须的,否则应用怎么在说话跑,华数或者歌华怎么做业务在上面跑,所以中间件存在是必须的,而且越来越必要。国外是这样,不管采用什么样的标准。把中间件标准化是指把它的接口开放,华数采用一种标准,华数相关的内容厂商可以开发应用,在华数的平台用,其它的歌华也可以这么做。目前我个人看,这已经不够了,因为在三网融合框架来看,电信发展来看,业务如果只是跟运营商相关的厂家开发恐怕是不够的,为什么互联网能大力发展,YouTube能获得吹捧,它的价值获得提高,因为所有的人都可以给他上传业务。中间件平台的运营说,比如区域运营商还是全国的运营商必须采用一种开放的平台,使得所有的人都可以开发业务,提供App Store,Apple有一定的应用开发,通过控制、管理再一步步下发,要使业务真正能够发展,运营商为主构建这个产业链我个人认为是不够的,必须有一个开发的平台,所有人开发这个业务,运营商可以和开发者进行分成,也就是中国移动,过去是中国梦网,现在是MM,都在学习App Store模式,包括三星、多普达,广电要发展必须要这么做,单独以运营商构建中心产业链,大家围绕这个中心来做我看不够,必须建立更广泛的产业链平台。所以,我们不要把中间件局限于符合某种标准,MEGP只是把编程结果公布,华数只是没有把编程结果开放而已,没有中间件,业务就跑不起来。
主持人常慧锋:我知道廖总参与了中间件标准的制定,但由于种种原因,最后这个标准并没有满足,09年一大批中间件厂商涌现出来,有些厂商并不是严格的中间件厂商,有些可能是做浏览器,造成的局面是,一个运营商如果选择了你的中间件,最后我在挑选其它下游就会有瓶颈,相应门槛就提高了,这对运营商来说是不利的,您怎么来看待这个问题?包括之前我们搁置的中间件标准还有没有机会再颁布?
廖洪涛:对中间件的标准早就已经定型,当时是信产部和广电总局一起,但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总局没有这么颁布,但工信部早就把标准草案送到国标委,由国标委审查。没有颁布可能是总局和广电部关于这个问题的考虑不是很成熟。我们认为,中国数字电视的发展,很多应该颁布的东西没有颁布,造成了一些混乱,也造成了一定的门槛,使得各家采用不同的中间件,假设浏览器也采用不同的形式的软件,由于中间件标准没有办法,造成各家采用不同的系统,使得系统厂商不同,给行业造成了浪费和混乱。从拉动内需情况来看,进行不同的投入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
过去两个部委牵头做中间件(标准),我个人认为,即使“三网融合”这个事儿,总局那边也成立了中间件标准租在理想,广科院电视所在做这个事情,总局尽管没有颁布这个标准,但也知道中间件这个标准一定要做,而且现在的环境下,中间件标准尤为重要。以前做的技术方案,我认为会作为新的中间件标准的核心部分,所以,中间件肯定会去推行、推进,而且中间件的技术尽管说法不一样,万变不离其宗,无非就是Java、Java Script等等,现在情况来看,Java和Java Script都是会有的脚本语言。
我想总局中间件需要尽快的时间推出,因为他们深刻认识到中间件标准制约着这个产业很大的瓶颈。
现场观众提问:现在看电视的人越来越少,在网上看视频的人越来越多,美国和中国都一样,美国可能更进一步,美国人是可以在网上下载,这是年轻人中间比较流行的方式。以后广电的商业模型如何转型,把用户再拉进来呢?年轻人越来越多的时候,看电视的人肯定会越来越少,不知道你们怎么看待这个事情?
梁宇鹏:其实美国用户相对中国来说,对有线运营商更加有利,因为美国存在大部分非常传统的人,每天就喜欢坐在家里看电视,包括这次金融危机时,Comcast这些有线运营商用户量是增加的,因为失业之后干什么呢?就是坐在家里看电视。所以说,美国运营商不像国内受到那么大的挑战,但他更加主动向全业务发展。因为发展到未来,所谓的有线和电信没有什么区别,技术平台有不同,但总体来讲都是全业务运营商。通过新型业务可以增加用户的粘度,对“三网融合”产品包装以及一些附加产品的加入,对增加用户的粘度还是很有好处。
之前谢总讲到的东西,美国现在已经开始做了,家庭安全系统以及电表、水表家庭信息传输系统,其实对家庭网络控制和设计非常重要,推出这么多的业务,就是要在你固定的带宽上增加更多的流量和利用率来产生它的价值。
廖洪涛:我个人觉得并不是大家上网搜搜什么,还是看电视,是互联网公司提供了这种东西,过去广电是限制,不让互联网发展,当时说要封杀TCL,封杀创维,封杀长虹,现在不会那么容易封杀,厂家总觉得大屏幕电视是非常有用,并不是到后台一定要连着广电提供的节目内容。这也是“三网融合”,比如买创维一个互联网电视麦TV,后面有广电运营商的服务器也是可能的,后面连着广电运营商提供的业务服务也是可能的,不是现在有的技术越来越少,而是业务内容不太满足他的要求而已。广电运营商应就朝着这个方向去做,使得提供的服务器同样可以看更多的内容。
现场观众提问:我的理解,广电部放开土豆网或者……给你更多盗版版权非常敏感,因为电视机里的内容还是广电连着,电信有没有这个问题?
廖洪涛:不是广电应不应该放开这个东西,而是广电应该做这个事情因为以前广电做这个就可以了,电信不允许做,现在不是电信要做,广电部放开,而是广电要根据用户需要开发各种各样的业务。
谢永红:你不看有线电视了,但实际上还是在看电视,就像买书一样,十年前我们说要无纸办公,我们都很欣慰,认为以后不用纸了,但后来发现比原来用的纸更多。
主持人常慧锋:非常感谢大家参加我们的论坛,我们的论坛圆满结束!
推荐阅读
经典栏目
精彩专题
关注我们
大视频行业最具影响力的媒体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独家视频、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