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CCBN2010数字技术未来系列论坛(简称CCBN-DTF)举行的第二天,以下为对话嘉宾讨论主题为“有线运营商如何利用一体机”演讲实录。
图为:嘉宾在CCBN-DTF-9系列论坛作对话
主持人(吴纯勇):就一体机未来方向,请三位谈一些自己的看法。现在UTI也在做产业联盟,想了解目前的进展情况。
王兴军:其实一体机话题已经讨论近十年了,最关键的核心环节还是运营商。刚才讲到所有一体机解决方案,或多或少都应该能解决一些问题。要打分的话,可能50分、60分、70分、80分、90分,大家都可以去打分。核心问题是围绕着运营商,因为现在运营商是最关键的一个环节。机顶盒厂商为什么成功,能够进入运营商领域,原因是非常听话,运营商想要什么,他们就做什么,不管赚不赚钱。当然现在运营商已经花了钱的,和没有花钱的,几乎没有钱再去花了,这需要外力帮助做,特别是高清的市场推广。我们认为在这个时机,一体机时代很快就要来临。
老百姓获利,老百姓用机顶盒改变了过去收看电视的习惯,造成了很多麻烦,原因是操作起来复杂度,还有功耗等等一系列的机顶盒问题,一直在推一体机的出现。
现在互联网电视已经如火如荼,如果你不让我进,张三不跟我合作,就跟李四合作,这对广电是非常不利的盲从。
开放以后,在广电选择的情况下,当然要考虑到他的业务。在业务配合上,需求也是自己制造的瓶颈。
UTI解决方案是解决广电所有的业务的解决方案,这就需要时间,需要一个运营商一个运营商去配合。所以我们在标准颁布以后,现在我们已经配合了20、30个运营商,通过增值SP厂商,比如像中间件、浏览器、EPG、CA厂商的配合,即插即用的好处就是既可以解决现实问题,又可以解决发展问题,因为电视机的寿命是7-10年,不可能一劳永逸,所以7-10年之内是不是还要加机顶盒支持新的运营商和新的业务,这是一个问题。是不是真正的一体机,如果今天卖了一体机,解决了运营商的问题,明天解决不了,我认为还不是真正意义的一体机。
但是推广的过程确实需要一个周期,在今天看来,我们面对的运营商,除了个别的以外,都是非常欢迎UTI方案的。原因就是我们真的是为运营商设计的方案。当然我们也考虑到厂商的实际情况,应用厂商也可以做,厂商用不了也可以放到模块里做。不同的厂商可以选择不同的方案。
主持人(吴纯勇):王老师提出整个UTI一体机方案要充分考虑到时候目前链条当中一些利益,包括彩电厂商、机顶盒、运营商的层面。作为海信,展示的一些图片,是第一台9英寸,包括1986年22寸彩色电视机,这是一个历程性的变化。一体机未来已经作为主营业务来做,对未来的发展定位和整个趋势,如何来看?
姚雪峰:海信传媒成立的目标是广电市场,我们看到整个单向平移,业务模式并没有增加,可以说对于老百姓来讲也没有什么实惠,原来的电视还是那样的模式。对于运营商来讲,ARPU值空间有限,因为并没有太多的选择。所以我们认为今后整个平移也好,媒体产业发展也好,一定是高清互动的方向。瞄准了这样一个方向,我们也是考虑我们整个一体机的发展,一定是结合互动、高清的业务。如果仅仅是解决了互动高清,也并不一定能够满足今后若干年的发展。
刚才也提出电视相对生命周期很长的,现在手机一般一年就换一次,现在手机上的应用还都是可以变化的,但是电视机这样一个长时间的设备,如果它的需求、应用、功能不能够随着需求演变的话,实际上放在那里,它的命运在7-10年之后,仍然只能做显示器。你的需求不能够适应老百姓的需要,自然有厂商会开发设备接上去,电视还是一个显示器。电视必须要有能力,这种能力要能够随着时间的变化进行演进,这个能力就是一个通用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应用可以进行下载,这样电视机就不再是一个固定的功能的电视机。将来运营商随着应用需要的变化,它的ARPU值空间也非常大。
主持人(吴纯勇):曾老师一直站在三网融合有线角度去看待一体机市场,今天想听听曾老师对这个市场的看法。
曾会明:前面大概讲了一下,最好放在一个行业发展背景,包括三网融合的背景再去看,可能我们的眼光跟思路会有所变化。我们在两周前,承办了CMMB手机电视的会议,这个会议是CMMB和PC产业的结合,就是把CMMB功能嵌到上网本上。这个事情实际上跟我们今天的话题并不是没有关系,作为家电的产品的这些企业,都在找新的卖点。原来看这些消费电子,MP4、电视机、电脑,要不断去找新的卖点,才能够去拉动自己的增长点。作为彩电厂商来讲,确实竞争非常的激烈,出口的市场,包括美国一些市场,已经逐渐有越来越多的限制,无论是专利层面还是其他方面的,我们也有很大的压力。
就一体机来说,从彩电厂商独立的发展来看,有自己的需求。作为运营商没有看明白,广电太封闭,太不开放了,而且很多可以去借助的力量,我们为什么不能借助呢。一体机在2010年会有年度4000万平板的转出量,这需要一个产业和另外一个产业去联手合作的,这是一个共赢。
今天也很高兴有机会学习王教授和姚总的演讲,我也有很大的启发和收获。对UTI方案,我一直跟进学习和了解,听了海信传媒的演讲,如果广电不和电视机厂商,很多电视机厂商自己会去走互联网电视网络,当然现在有牌照的问题,广电如果仅仅依靠牌照保护,是保护不了多少年了,电视和互联网的结合是必然的趋势。三网融合对广电、电信,谁把互联网用的好,谁就会取得优势,就会成功。广电为什么要做NGB,就是要补足自己双向互动不足,既然电视机企业已经在探索了,海信传媒不是寻求自己独立发展,我去做运营商,提供这样一个终端,一个平台,能够跟网络对接,然后所有事情我自己来做,不是这样,也愿意跟广电一起合作,当然这里运营商会面临一个问题,就是运营商原有在机顶盒上的业务和在一体机上的业务,怎么样能够很好的移植。一体机毕竟从开始没有量的时候,有专门围绕一个系统进行很多的研发。在电视这个平台,互联网平台,开发就更简单了,不像原来的机顶盒,各地的浏览器、CA千差万别,整个开发工作量会很大。谢谢!
主持人(吴纯勇):河北邯郸的李先生说他们已经给一些一体机装了一些智能卡,未来增值业务怎么办?面临这样一种困境。
王兴军:目前市场上一共有三、四种一体机方案,增值应用确实是一个问题,本来我不太想说这个事,因为机卡分离毕竟是咱们国家整个方向,一种是大卡,欧洲的那种,一种是UTI。用大卡的话,解决的当然是CA的问题,因为运营商的业务,未来应用弄不好还要接机顶盒。另外就是机顶盒制的方案,这个应用就要看机顶盒带什么应用。UTI,在你们那儿现在还没有销售,UTI目的是要支持当地的应用,把应用放到我们模块里,可以支持你们的应用,运营商才能准入。
提问:一个是大卡方式,一个是模卡一体机。
王兴军:模卡一体机相当于机顶盒。国家目前颁布两个标准,UTI和CA。内置机顶盒是非标。
提问:我们现在是大量发卡,还是不推,还早了就给他?
王兴军:这是取决于运营商,看哪个更符合你们的发展方向,更符合你们的市场需求,和你的利益,自己来判断。其实我个人倒是希望,真的能够百花齐放,主要是市场上老百姓能不能接受,走着走着就会发现差异。
提问:互联网跟一体机能否并行发展,共同繁荣?
王兴军:这个问题非常好,也是非常敏感的问题。从UTI方案来说,虽然是广电定制的方案,但是同样适用于互联网。我们在上海曾经做过调查,上海是以小区为单位选择不同的业务平台,甚至连调制方式都不一样,就是说宽带接入方式不一样,应用标准也不一样。所以说电视运营商也需要机卡分离。比如电视机厂商本来是生产鞭子的,现在开始生产马车了,生产马车还不够,还要制造马车上拉的货,自己做网站,自己做内容,我觉得这条路很危险。所以说电信运营商的平台也是五花八门,也需要机卡分离。就像手机,正因为机卡分离,手机现在才能发展这么快。
提问:我认为运营商层面一直想控制终端设备和终端接入,如何防止电视机变成一个显示器?
曾会明:两个方向是并存的,一个方向是电视机变成瘦电视,另外一个变成胖电视。瘦电视是加上家庭网关,机顶盒会向家庭网关发展。另外是胖电视,因为用户需求是多元化,不可能是一种模式,我们会把上网功能加进去。我刚才也提到国际上有HbbTV标准在探索,这很值得大家一起去关注这个标准进展会怎么样。也就是说从技术上,广播+IPT是必然的方向,这次NGB的定义都作了改变,原来只强调网络,这次提出包括了广播、转播、播存,几种模式并存。话说回来,广电如果仅仅依靠自己门户界面去控制用户,是不可能的事情。我们运营商一定会面临一个问题,我们利用好这些资源,但是这些资源可以对接,有一套直播界面,跟我的系统怎么对接。
王兴军:这一点我非常同意曾老师的观点,关于界面问题,有时候我们做方案的时候,充分考虑到运营商的利益,我们设置了三种可能性:1、把权利交给运营商,这种方案就是从模块到电视机,是图片。2、把权利交给电视机厂商,我们给电视机厂商的是图形命令,由电视机厂商去做整合。也就是说运营商可能需要做广告,做一些基本业务的时候,我们把这些元素不能丢掉,至于颜色摆在哪儿由电视机厂商去做,电视机厂商有一定的主动权。3、做成流的方式。运营商想控制,这是所有的运营商都想做的事。以前是可行的,因为网络是封闭的,电视机只是为电视机运营商来服务的,但是今天时代变了。
三网融合,有三个层次:一是有业务层面的整合,比如中央电视台既可以走广电网,也可以走互联网。二是网络整合,广电运营商既可以做电话,又可以做互联网。三是终端整合,家庭网络里整合。这种技术壁垒被打破以后,老百姓的需求变成了上帝,以前的老百姓是被关在“牢笼”里的,现在老百姓选择多了。三网融合来了以后,我觉得行业壁垒很快就会被打破,然后把真正的权利交给老百姓,返璞归真。以前电视运营商设的花里胡哨的应用,老百姓有权选择。这时候的界面要为应用服务,要为老百姓服务,作为厂商来说一定要考虑到整合,这个老百姓可能喜欢那个运营商,或者这个运营商,这个时候界面怎么设计。UTI设计初衷就是考虑我们认为未来的世界一定是这样的,要大同。都可以实现,如果想强制控制也没有问题,可以直接做图片传送过去。和海信的理念可能有所相左,比如说现在要做网络运营商,这时候该怎么办,一定要在同一个屏幕上整合。现在老百姓很麻烦,切换一次,最长5秒钟,等一下重新启动一下中间件又要5秒钟,这确实是要解决的问题。但是未来的方向一定是走向开放。
姚雪峰:这个问题提的相当好,刚才两位老师也都发表了自己的一些看法,我也想谈一谈自己的一些见解。运营商想高控制这些终端控制界面,我认为在当前中国的政策指引之下,更重要的是控制播出内容,所以对于在电视终端上要播出的这些内容必须进行审核。我认为如果说电视完全加一个浏览器就可以随便的浏览互联网,这种可能性不太大,尤其在中国这样大的背景下。所以我们认为应用、服务和内容,从运营商角度来讲,都应该可以从后台进行审查控制的,包括推出什么新的增值服务,互联网安全不安全,都需要进行审核。
从终端提供商角度来讲,尤其是海信作为一个电视的设备提供商,如果电视将来成为一个显示器,绝对不是我们所想看到的。刚才曾老师讲到胖电视,我们觉得电视将来如果要找自己出路的话,不能跟显示屏提供商去竞争,必须要把自己的娱乐能力显示结合起来,在这样一个出路下,电视将来可能就是一个胖电视。在这样的情况下,防止电视成为显示器,需求可能是多样性的,有可能有些用户家里需要这样一个显示器,接机顶盒、游戏终端,不可避免,电视将来的发展一定要加入各种娱乐能力在里面,而且这个能力也要随着用户的需要进行调整,这些新的用户能够下载、访问的业务和内容,从运营商的角度来讲也是必须可控、可管的。
主持人(吴纯勇):其实对于这个话题来说,三位嘉宾都谈到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围绕用户层面做一些类似于与以往不同的服务,最终还是自己的选择。今天的话题暂时告一段落。
推荐阅读
经典栏目
精彩专题
关注我们
大视频行业最具影响力的媒体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独家视频、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