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格兰旗下网站:中广互联  格视网  卫星界  社区
登录注册

登录X

没有账号?  快速注册>

首页新闻正文

卫视晚间编排忙 “动态重构”920

导语:湖南卫视730编排首战告捷,但对更多卫视来说,同为“一剧两星”政策催生的920节目带却一直不温不火:播出一月多,该时段大部分节目收视在0.3%左右徘徊。CSM高级市场策略总监陈晓洲认为,目前920时段处于“动态重构”时期,“收视波动未必是坏事,卫视可以从中看到观众因节目调整而重新选择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谁能更快地适应观众的选择,谁就能占得先机。”

  2月份,随着《武媚娘传奇》临近收官,湖南卫视也进入“一剧两星”政策下的编播时代。2月1日起,湖南卫视晚间时段编排大调整:周日至周四金鹰独播剧场挪至晚间8点,《变形计》和《噗通噗通的良心》进驻730时段。根据csm50城数据,调整首日,《变形计》收视顺利破1,为1.184%,《武媚娘传奇》不降反升,收视3.315%,较1月31日的2.434%提升近1个百分点,而受《武媚娘传奇》带动,周播栏目剧《只因单身在一起》收视也上升至0.579%。

  湖南卫视730编排首战告捷,但对更多卫视来说,同为“一剧两星”政策催生的920节目带却一直不温不火:播出一月多,该时段大部分节目收视在0.3%左右徘徊。CSM高级市场策略总监陈晓洲认为,目前920时段处于“动态重构”时期,“收视波动未必是坏事,卫视可以从中看到观众因节目调整而重新选择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谁能更快地适应观众的选择,谁就能占得先机。”

  几家欢喜几家愁

  “总体失败”——某一线卫视工作人员如此形容各大卫视920节目带的表现。

  前承黄金剧场后启晚间22点档节目,920节目带被委以延续电视剧后收视率稳定甚至爬坡的重任,但播出一月,两家一线卫视收视表现并不乐观,此时段罕有超过0.5%的节目。920节目带不仅较剧场收视大幅度下降,也未能拉动晚间节目的收视。

  一线卫视收视低迷,但山东、江西卫视在该时段的表现却令人惊喜。山东卫视将原本晚间6点档的新闻调查节目《调查》改版挪至920档,1月1日首播收视0.664%,其后一路走高,最高收视破1。改版后的《调查》对上海外滩踩踏、房祖名庭审、姚贝娜去世等热门事件迅速反应、视角犀利,成为920节目带收视的佼佼者。山东卫视副总监胡韶红表示,“《调查》与山东卫视黄金档电视剧节目观众的喜好是延续的,能够承袭电视剧观众的关注度”。江西卫视一直以一晚两集的方式播出电视剧,在920时段,《传奇故事》《家庭幽默录像》已经累积一批忠实观众,2015年1月收视也稳定在0.5%-0.6%。

  “二三线卫视有其自身特色的积累,但在注重大投入和强势营销的品牌节目发展道路上,被一线卫视挤压了生存空间,无法获得关注。”首都师范大学戏剧影视文学系主任凌燕认为,目前一线卫视对920时段尚未大力投入,二三线卫视船小好调头,反应更为灵活。

  总体而言,与跨年剧成绩相比,同样身处黄金档的920节目带收视跳水明显。有分析曾对比2015年前两周与2014年最后一周同时段的收视数据,江苏卫视、浙江卫视、北京卫视等2015年920节目带与剧场收视环比均有显著下降,最多者下降接近六成。“目前收视低迷是必然的。”凌燕认为,920时段收视率受观众群及其收视习惯影响较大,“原有的电视剧观众流失,而新的品牌节目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很难产生大影响。”

  陈晓洲认为,应该理性看待当前920节目带的收视波动。“电视收视主要受两方面因素影响:内容和时段。时段说白了即观众的收视习惯和其他频道、渠道的竞争。除节目本身和观众收视习惯之外,卫视之间的竞争、卫视和地面频道的竞争,也会使节目带收视表现出现起伏。1月份正值各大卫视换剧,即便920时段播出电视剧,收视也会有波动。”陈晓洲表示,在短时间范围内对比收视而得出920节目较电视剧收视大幅下降的结论,看似科学,但也未免武断。电视剧收视并非稳定恒值,920节目收视与《武媚娘传奇》《红高粱》等热门剧集相差幅度较大;但若对比卫视2014年间低收视剧集,下降幅度并不很大。

  经过卫视多年培养,在晚间黄金时段,观众已经形成了每晚观看三集剧的收视模式,目前这个模式被打破,节目和观众都在流动。一方面,卫视在调整节目、调整编排;另一方面,观众也在变化,重新寻找节目,适应新的编排。“观众没有编排表,也不会天天拿着遥控器记今天这个台播了什么、那个台要播什么。选择什么节目是自发行为,观众的适应期会比媒体想象得长一些。”陈晓洲认为920的波动将会持续到三四月份。

  另一种编排

  随着《武媚娘传奇》进入收官阶段,湖南卫视晚间时段编排迎来大变动:自2015年2月份开始,湖南卫视“金鹰独播剧场”调整为每周日至周四20:00,但周五周六仍保持19:30不变;同时,在周日至周四晚间19:30-20:00开辟全新的“730节目带”——周日、周一、周二每天播出《变形计》,周三和周四两天则播出全新的社会实验类节目《噗通噗通的良心》。

  调整之后,周日至周四晚间黄金档,湖南卫视将开辟双剧场(金鹰独播剧场加之周日周一“青春进行时”和周二周三“钻石独播剧场”)、电视剧4集联播模式;而周五周六《天天向上》《快乐大本营》之后将无缝链接两档季播综艺节目。以剧带剧,有利于增强卫视收视黏性;而如此编排,在保持节目带完整性和拉推作用的同时也使得湖南卫视的周间与周末节目设置有所区隔。

  但受多年播出形式影响,卫视观众在《新闻联播》之后收看电视剧的习惯已经养成,湖南卫视此举存在流失电视剧观众的风险。对此,湖南卫视方面表示,在“一剧两星”新政下,实行如此差异化编排,一方面是出于对湖南卫视自身资源的自信;另一方面,创新本来就是湖南卫视的传统。”陈晓洲认为,湖南卫视收视群体相对固定,尤其是中青年观众,不易被其他卫视分流,粉丝效应是它如此编排可仰仗的优势所在。

  此外,革新举措的施行,时间点也极为重要。适逢寒假,现象级电视剧《武媚娘传奇》收官,人气小生李易峰主演新剧《活色生香》接档。卫视总编室围绕电视剧聚集的人气,在大范围预告时间调整消息的同时,继续吸引和保留观众对金鹰独播剧场黏着度,为播出时间的调整带来缓冲时间。

  2月1日湖南卫视晚间各个时段收视不俗:《变形计》高开、金鹰独播剧场不降反升、“青春进行时”收视环比上升,其中电视剧《武媚娘传奇》功不可没。但随着高人气剧集收官,730节目带收视能否高开高走?观众“八点档”收视习惯能否形成——仍有待考验。

  依仗差异化受众群体,拥有电视剧独播资源,湖南卫视晚间时段的调整有其合理性。凌燕表示,如果缺乏品牌节目的卫视盲目效仿,面临的风险要比湖南卫视大。陈晓洲表示,对于730编排,大多数卫视会采取谨慎态度,短期内效仿的卫视不多,也难成趋势。“这个时间段还面临着央视《焦点访谈》等节目的竞争,其他卫视未必肯失去提前播出电视剧这样一个先机。”

  调整电视节目生态

  但无论怎么编排——将剧场放至730时段或是800时段,在“一剧两星”政策下,各大卫视晚间时段都不可避免一条狭长的节目带出现。而根据“加强版限娱令”规定:凡拟在2014年1月1日起每天任何时段播出的新闻类、道德建设类、歌唱选拔类、晚会类、引进境外版权模式节目需要提前两个月申报备案;每天19:30-22:00播出的婚恋交友类、才艺竞秀类、情感故事类、游戏竞技类、综艺娱乐类、访谈脱口秀、真人秀等类型的节目,需按规定履行备案手续。体量在30-40分钟,既不能播电视剧也要规避以上七种节目红线,这个细长的时间段如何填充,各大卫视的探索才刚刚开始。

  920/730节目带考验着电视台的制作能力。湖南卫视晚间编排整体加大了自制节目的规模,包括周播栏目剧在内,目前湖南卫视晚间时段拥有7档自制节目。“这个自制量蛮吓人的,目前国内应该没有一个上星频道和公司还有这样的生产能力。其间还要强调原创性,这给我们带来很大挑战。但是也只有挑战才会激发潜能。”湖南广播电视台副台长、总编辑、湖南卫视总监张华立说。

  “不创新,毋宁死”、“创新是个苦力活”,张华立常常跟团队强调创新的重要性,“天天把眼睛盯着收视率是庸俗的,有时候蒙头干自己的,干自己真正想要的,往往会结出意想不到的果实。”《噗通噗通的良心》即为湖南卫视全新推出的一档社会道德实验节目,通过还原社会新闻中的某个事件,全隐秘拍摄,以寻找在别人身陷困境时能主动伸出援手的温暖的人。话题涉及儿童诱拐、儿童走失、老人扶不扶等社会热点和痛点。担任制作人的张丹丹表示,节目初衷是为了发现这个在大家看来或许冷漠的社会里还存在着温暖的人情。

  江苏卫视《人间真情》制作方、卫风传媒CEO陈晓冬总结,按照目前920的排播情况,卫视主要有四种选择:一是直接采购纪录片;二是制作生活服务类节目;三是制作新闻类节目或准新闻类节目;四是类真人秀节目,如社会观察类节目。生活服务类节目制作简单但不利于培养观众的黏着度;新闻类和准新闻类节目成本低,具备话题性,也可以延续黄金时段电视剧的影响;而社会观察类真人秀对制作团队要求较高,节目创新空间大,但也容易踩政策红线。

  920/730时段目前以新闻、生活类节目为主,为贴近观众表达,节目制作方目前在往两个方向突围:更加贴近民生抑或放大节目的戏剧效果。胡韶红介绍,《调查》除了敏锐反映时下热点,同时在制作手法上借鉴了民生新闻的关注点和解读方法,如有记者在一线的深入调查过程的呈现。

  “总局倡导新闻评论类、文化类、社会道德建设类节目,而我们正是以此为归属的类别,尽可能用讲故事的方法来制作节目。”陈晓冬将《人间真情》定位于社会纪实故事类节目,而在节目制作理念上则以弘扬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支撑。面对目前的收视低潮,陈晓冬表示未来《人间真情》会在节目形式、内容上有所调整,更加注重内容的时效性和新闻性,同时增加纪实、外景的比重。

  “限娱令”以及30-40分钟的节目体量,限制了卫视对730/920节目带的投入力度,在730时段或920时段出现现象级节目并不容易。“当下的电视节目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活在媒体中,观众的注意力和判断力相对比较被动,受媒体议程设置的影响比较大,话题性决定了一个节目在媒体中能够存在多久。”凌燕说。

  “920应当成为多元化时段,不需要一个现象级节目带动一批同类跟风节目去固化观众的收视习惯。”凌燕表示,虽然目前“一剧两星”政策导致收视率的下降和一部分观众的流失,但长远看对于调整中国电视节目生态具有积极意义,“为改变中国电视节目和节目编排的同质化现象创造了条件。

【责任编辑: 温靖 】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经典栏目

精彩专题

作者专栏更多

关注我们

    中广互联
  1.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2. 电视瞭望塔
  3.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4. 5G Plus
  5.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6. 4K8K
  7.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8. 中广圈子
  9.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10. 格兰研究
  11.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12. 卫星界
  13.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