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格兰旗下网站:中广互联  格视网  卫星界  社区
登录注册

登录X

没有账号?  快速注册>

首页新闻正文

上海广电改革今日起航 大文广事业编制取消

导语:根据上海文广整合改革方案,自即日起,原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的事业单位建制撤销,改制设立的国有独资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正式运营,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以国有股权划转方式与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实施整合。

  上海文广改革迈出关键性一步

  3月30日晚间,上海广播电影电视发展有限公司旗下两大上市平台——东方明珠和百视通,双双发布复牌公告称,接控股股东——分别为上海广播电影电视发展有限公司和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的通知:根据上海文广整合改革方案,自即日起,原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即俗称的“大文广”)的事业单位建制撤销,改制设立的国有独资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正式运营,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以国有股权划转方式与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实施整合。改制后,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通过其控股子公司累计持有东方明珠45.2283%股权。

  在此基础上,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将根据上海东方明珠(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百视通新媒体股份有限公司的相应定位,用市场化方式对相关业务逐步进行梳理、分步解决相关业务和资产的调整问题,目前没有涉及东方明珠和百视通的资产重组的具体方案。

  东方明珠和百视通将在3月31日复牌。按计划,3月31日,改制设立的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将举办挂牌仪式。

  对东方明珠和百视通的整合,只是上海文广改革这盘大棋中一步。

  3月30日,新华社在通讯《打造主流文化传媒新高地——上海文广系统新一轮改革扬帆起航》中提到,根据新一轮改革方案:在保持上海广播电视台的事业体制不变的基础上,对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上海广播电视台和东方传媒集团的经营性资产进行全面整合;对基本完成转企的上影集团、东方网进行进一步的“去行政化”改革;对具有普遍公益性、服务性的上海国际影视节中心和上海电影资料馆划归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管辖。

  具体改革进展上,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黎瑞刚这么告诉新华社记者:在改革整体推进前,已启动小范围试点,在组织架构上将五个频道部门的资源整合成一个东方卫视中心,在用人机制上设立独立制作人制、完善激励机制等,在基层、在内部先形成一片“试验田”,再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以下为新华社昨日发布的通讯《打造主流文化传媒新高地——上海文广系统新一轮改革扬帆起航》。

  打造主流文化传媒新高地——上海文广系统新一轮改革扬帆起航

  全天候的新闻时事播报引领收视收听热潮;紧贴国内外热点的现场直播成为线上线下热议的话题;一批弘扬核心价值观的创新节目让百姓喜闻乐见……31日,随着整合组建的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揭牌亮相,上海文广系统新一轮改革扬帆起航。

  “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文化领域深化改革作出的重大部署。作为文化“大码头”和传媒业重镇,上海继率先擂响报业改革战鼓后,文化广播影视领域的深化改革也马蹄声声。

  “做好上海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要着力提升宣传舆论的影响力、文化产业的竞争力、理论成果的说服力、核心价值观的感召力。”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韩正强调,上海媒体有基础有条件进一步做强,增强传播力和话语权,从而提升影响力、决定引导力、壮大主流思想文化。要着力提升文化事业影响力和文化产业竞争力,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和上海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把握大势主动作为 改革凸显“主心骨”

  深化文广系统的改革,是上海市委加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牢牢把握舆论主导权的主动担当和敢于作为,也是应时而动、顺势而为,直面文化传媒竞争、勇于破除自我发展瓶颈的一项重大决策。

  在改革大潮中,上海文广系统已实施了制播分离等一系列改革,但随着时间推移,各单位各板块重复投资、同业同质竞争、资源配置不尽合理,管理层级过多、效率较低等现象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绊脚石。与此同时,近年来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国际传媒业创新步伐加快、广播电视竞争日趋激烈,尤其是随着新媒体的崛起,舆论场纷繁复杂,文化传媒业发展遭遇激流险滩、不进则退,改革已是大势所趋。

  突破瓶颈往往意味着改革发展的良机!面对前所未有的大挑战,上海适时启动新一轮文化传媒业的改革,与前不久启动实施的报业改革统筹部署、齐头并进,加快主流媒体建设,抢占舆论引导制高点,志在引领改革风气之先的上海再一次扛起了深化文广系统改革的大旗。

  3月的上海荧屏,改革的新号角已经吹响。从广播频率到电视频道,从电影银幕到新闻网站,风起云涌的鲜活图景彰显了上海文化传媒业的责任与担当:全国两会召开,上海广播电视台新组建的东方卫视中心坚持导向、锐意创新,果断决定综艺为新闻“让路”,每晚黄金档21时增设新闻栏目《直播上海》,为百姓解读国家大事娓娓道来;重播的沪产电视剧《焦裕禄》成为屏幕热播主角;马航客机失联,东方卫视再次调整版面,热点时段停播娱乐节目,增加新闻直播,联合全国多家卫视与同胞一道守望相助……

  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在谋划改革蓝图、投身改革实践的征程中,上海始终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根“主心骨”。中共上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徐麟说,深化文广系统改革有着明确的基本原则和任务目标,首先是进一步坚持党管媒体不能变、党管干部不能变、把握正确舆论导向不能变。必须坚守主流媒体定位和社会效益使命不动摇,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不懈怠。同时,清醒把握广电领域改革的方向,自觉遵循意识形态属性与经济属性的规律。
  
  优化资源创新机制 向“叠床架屋”宣战

  上海是中国现代电影、音乐产业的发祥地,广电传媒在数十年来的发展历程中也是全国改革创新的“急先锋”。改革进入攻坚阶段,面对数百亿元的国有文化传媒资产规模、数万员工的人力配备、数十家的机构企事业单位等等,深化改革就必然意味着要对“枝缠茎绕”的复杂局面“挥斧动刀”。

  另一方面,曾经为上海文化传媒业注入动力的一些体制机制,在当下的文化社会环境中成了新的掣肘,加之上海文广系统本身涉及面广、触及利益多,这样的改革往往是关隘重重,牵一发而动全身。尤其是上海文广系统事业单位“叠床架屋”的管理层级,迫切需要自我“革命”。

  改革进入深水区,越要敢啃硬骨头。上海广播电视台党委副书记、副台长王建军说,在坚持主流媒体导向的基础上,改革将进一步理顺关系、整合资源,突出和保障广播电视主业定位,加快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全力支持优秀内容产品创新,逐步形成有效统筹、科学分治的管理运行制度。

  自去年下半年以来,上海对文广系统进行了深入调研摸底,去年底,上海市委宣传部、组织部、广播电视台等单位领导组成的文广改革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成立,广泛听取各方建议,确定改革重心和突破口,自下而上提出了翔实的改革方案。

  根据新一轮改革方案:在保持上海广播电视台的事业体制不变的基础上,对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上海广播电视台和东方传媒集团的经营性资产进行全面整合;对基本完成转企的上影集团、东方网进行进一步的“去行政化”改革;对具有普遍公益性、服务性的上海国际影视节中心和上海电影资料馆划归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管辖。当前,改革步履次第迈出,该整合的整合,该剥离的剥离。在改革中将进一步理顺党组织关系、资产权属关系和业务契约关系。
  
  市场砥砺激发活力 增强舆论引导力

  连日来,细心的观众发现上海荧屏正在悄然发生清新隽永的变化。每晚黄金时间《东方新闻》、《直播上海》、《子午线》全面布局,使东方卫视成为全国省级卫视中播出新闻节目最多的台;综艺节目《笑傲江湖》在令人捧腹的同时教会你人生哲理,讲述凡人善举的《大爱东方》让追逐中国梦的真实故事感同身受,“小鬼当家”的少儿节目《潮童天下》则引发成年人对教育现状的深刻反思……影响力决定引导力,坚持核心价值观的好节目自然赢得了好口碑。

  一系列可喜的变革来自于上海广播电视台、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率先启动的资源整合。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黎瑞刚告诉记者,在改革整体推进前,已启动小范围试点,在组织架构上将五个频道部门的资源整合成一个东方卫视中心,在用人机制上设立独立制作人制、完善激励机制等,在基层、在内部先形成一片“试验田”,再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目前,上海广播电视台、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已重新梳理整合内部资源和业务板块,同时在内容产品创新、新媒体战略突破、经典艺术文化传媒平台再造等方面重点破题。据介绍,内部改革的思路,主要设想通过改变原有的矩阵式垂直管理形态,使选人用人、生产制作等进一步“扁平化”,形成各尽其长的施展平台,最终构成以人为核心的闭合式“圆环”,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和创新能力。

  向改革谋动力只争朝夕。通过公开竞聘,上海广播电视台、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业已形成近20支独立制作人团队,对产品负责、对观众负责,同时也对团队自身负责。另一方面,通过“简政放权”,管理岗位人员缩减,而制作人及其团队拥有创意自主权、项目竞标权、团队组建权、经费支配权、收益奖励权、资源使用权,相关的行政、财务、法务结构也进一步理顺、形成内部激励体系,专门服务于满足观众需求的内容产品创新和研发。

  影响力是拥有引导力的前提和基础。伴随改革大幕的开启,上海广播电视台、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员工的创造力被源源不断地激发出来,以崭新的创意和节目经受市场的检验,传播力、引导力大大提升。东方卫视中心总监李勇说,新组建的制作人团队的主观能动性被极大地调动起来,卫视收视率连续保持在全国同行前列。新闻和创新节目的影响力又带动了生产力,今年第一季度卫视广告收入同比增长两成多,集团电视广告总收入同比增长11%,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长期研究文化传媒业改革的复旦大学教授李良荣表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增强软实力、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必由之路。上海深化文广改革的开局,正在引发行业内部的深刻变化,唯有向改革要动力、要活力,才能培育主流文化传媒的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其对舆论的影响力和引导力,提升中国文化的软实力和国际传播能力。

【责任编辑: 徐芳 】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作者专栏更多

关注我们

    中广互联
  1.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2. 电视瞭望塔
  3.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4. 5G Plus
  5.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6. 4K8K
  7.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8. 中广圈子
  9.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10. 格兰研究
  11.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12. 卫星界
  13.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