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继往开来
2013年对视频行业是大开大阖、继往开来的一年,也是重要的“拐点”年。在政策方面,从新版广电总局成立到信息消费促进政策以及宽带中国政策的出台,乃至微观层面的“营改增”税制改革;为行业未来五年定下了政策基调。而秋季智能电视的“集体暴动”,对整个大视频产业生态圈的微观运作带来了根本性的强烈“刺激”,或决定未来三年银行业的微观走势!
在2013年即将结束之际,中广研究基于自身对大视频领域的观察和研究,并总结行业人士的智慧,特此推出视频行业十大趋势!
趋势一、OTT业务的兴起使得三网融合进入快速发展期,但政策不确定性依然存在,2015年之后政策将进入稳定期!
中广研究在2012年1月初就对三网融合进程给出预测(如上图所示),认为2013年三网融合领域产业与资本结合程度将得以加速,2013年将是三网融合的拐点之年。中广研究认为:这一预测如今已经变成现实,并将继续按照上述路径演进。这一年国务院按照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的精神成立了“新版广电总局”,“大文化部”向前迈进一大步;更重要的是,信息消费促进政策和宽带中国政策的出台,以及11月《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下面简称《决定》)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要求,实际上形成了一种倒逼推进“三网融合”的态势。
微观层面则出现了显著的质变性进展:原来在IPTV业务展开重重博弈的电信行业和广电行业的利益博弈,在BAT三巨头为代表的互联网力量强力介入OTT业务之后,陷入了一场更为长远和深刻的战略选择问题——但其问题从“是否融合”(What & Where)变成了“如何融合”(How & When)。
可以预见,2014年三网融合进程将进入快速变化期,各种机构将以其自身行为回答“如何融合”这一必然的拷问。目前这方面的发出了明确的“广电—互联网”融合信号典型案例有:同洲、数码视讯这样原先作为技术机构的产业参与者,其在业务运营领域的积极介入;“华数广电OTT产业链开放式解决方案”的发布、广东省网“家庭网关”的规划、北京歌华有线与科大讯飞在语音交互服务的合作;鹏博士宽带业务捆绑自由盒子。
在未来演进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点是:三网融合依然存在巨大的政策不确定性!
回顾今年OTT的发展进程,从2009年彩电厂商的莽荒出位、2010及2011年的政府监管与反监管,到2012年逐步出现的政策探底与跨界部署,以及2013年秋的“集体暴动”;这期间涉及了政策博弈、技术旁路、商业模式竞争以及资本运作等复杂问题。这一复杂性体现了强烈的中国特色。中广研究认为:OTT领域将出现新的政策震荡将在2014年出现甚至延续到2015年!事实上,近期就有传闻,广电总局将针对互联网电视出台更为严格的监管法令。
趋势二、“宽带中国”等宏观政策将进一步凸显行业间利益矛盾,政策博弈将更加复杂!
2013年信息消费促进政策和“宽带中国”政策的出台,必然使得广电行业和电信行业的深层次矛盾进一步显现。在IPTV方面,即使2014年已经是三网融合全面推广时期;但预计与之相关的政策博弈还将继续。更重要的,广电行业必然对基础宽带网的互联互通和网间结算机制提出利益诉求;而“被”动进入LTE时代的电信行业则可能以广电行业受众的700M无线频谱为谈判目标。
趋势三、有线网络在文化产业中的地位将有所不同!
有线电视网络传统上作为核心文化传播渠道之一,同时包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两种性质。而其第一种性质经常是有线网络运营商获得相关政策优惠及政策保护的重要原因。但这一情况已经逐渐发生重要变化。
从近年的文化领域相关政策中,“现代传播体系”被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特别是十二五文化发展规划中第一次将宽带网路、3G/ 4G及NGB列入该范畴中;“宽带中国”政策也强调要“提升宽带网络对文化事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的支撑能力”。这实际上隐含了另一个重要政策含义:电信网络拥有者可以积极参与到文化服务中,有线网络已经不是唯一的核心文化传播渠道!特别是11月的《决定》要求:“引入竞争机制,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领域积极引入市场机制”。其中释放的信号更加明显!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工信部正式启动了“信息消费试点”政策,并颁布了68个试点城市名单,其“试点内容”包括:“支持数字家庭智能终端研发及产业化,有条件的地区可大力推进数字家庭示范应用和数字家庭产业基地建设”。笔者预测:电信行业或将借助这一政策,进入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并加快推进IPTV业务,或进一步尝试OTT应用。
趋势四、有线行业粗放式增长时代结束,有线运营商DVB+OTT之路将有所落地,其平台化运营迈出第一步!
在传统事业制体系下,有线电视直播服务长期维持低廉的价格水平。而而有线运营商基于各种局限,对于有线电视用户的价值挖掘都比较粗放和肤浅。
预计进入2014年之后,有线电视新增用户将进一步回落至1000万级别以下,而数字化进程也已经进入到后期(2013Q3数字化水平已经超过70%)。在这种情况下,“数字化整转—提高基础收视维护费”的粗放式增长路线必然趋于消失。
在此情况下,有线运营商完全主要依赖自身展开运营和进行用户价值挖掘的路线已经不合时宜,代表未来融合路线的DVB+OTT模式则将在2014年获得实质性落地。在上上周DVB+OTT融合创新论坛内部会议中,一位会员单位代表建议如是定义“DVB+OTT”模式:就是采用互联网技术与理念,来提升有线运营商的业务体验。笔者则认为:该模式的实质是有线运营商基于开放或半开放平台与OTT业者共同为有线电视用户提供更多、更好的数字娱乐及信息服务。但在商务模式方面,哪一方更具主动?利益如何分配?考虑到各地发展的不均衡性,必然出现多元化发展的局面。笔者认为:“DVB+OTT”模式对有线运营商最大的价值在于朝着平台化运营迈出关键一步!
趋势五、宽带接入服务与广告服务将成为有线运营商的收入增长点!
广告一直是有线电视领域的重要纠结:有线电视覆盖了70%以上的电视受众人口,但其落地费不到电视台广告的5%!传统上有线业者展开的EPG广告,收入都不显著。但随着“一省一网”的深入推进,有线运营商在规模基础上开展的EPG广告或将形成更显著的价值。
而宽带接入服务将是更重要的增长点!在信息泛在时代,宽带接入服务已经逐渐成为一种刚需,并且拥有较高的ARPU值!中广研究认为:如果有线运营商能做好行业内部的互联互通工作,并通过“宽带中国”政策在行业间互联互通争取到实质性突破,则有线运营商的数字基础网络将有望通过宽带接入服务获得更高的价值。
趋势六、 电信行业新增光纤用户与IPTV用户稳步发展,但电信OTT业务可能使监管边界趋向模糊!
中广研究认为,三网融合政策进入全面推广期,以及“宽带中国”政策的推行,将对IPTV形成利好。但同时,电信运营商在LTE方面的巨额投资将影响其宽带业务投资力度,并且南方电信的IPTV业务在宽带用户的渗透率实际上已经比较高(预计超过20%)。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将使得2014年IPTV用户仅能保持稳定增长而非爆发式增长态势!预计2014年增量在1000万水平。
其实,更复杂的是:IPTV和OTT服务在技术架构上实际上没有根本性区别。因此,当电信运营商也进入OTT领域的时候,其与IPTV的边界就很模糊了,这种“挂羊头卖狗肉”的问题将成为监管的难点。
趋势七、电视台以品牌节目为依托进一步尝试全媒介运作,同时制播分离将使节目创意与人才竞争更加激烈!
不管如何,大视频发展格局已经无法阻挡!电视台将不得不寻求如何在大视频市场中发展新媒体服务,以适应碎片化消费时代。中广研究认为,电视全媒体运营的实质是:在数字时代通过全媒介传播重新聚合目标受众的注意力,并利用新媒介的互动手段尝试建立新型“影响力经济”模式。这其中,电视台的目标将从受众发展向用户发展转变,从节目运作向产品运营转变。
虽然在国际领域,以BBC为代表的主流电视媒体在新媒体发展方面已经有长期的经验。但近十年来智能化推动下的新型媒介发展速度,已经大大超出了传统媒体的演进步伐。特别是全媒介分发对电视节目内容组织/内容产品生产环节的方向影响与解决方式,是一个极具挑战乃至没有明确答案的问题!实际上,对于任何一家电视台而言,未来都将面临严峻的挑战。套用某句话: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如果你能持续提供好的电视节目内容并具备实际控制权),也是最坏的时代(如果你不理解目标受众,不会将其转化为用户)!
就现实推进而言,在节目模式崛起的背景下,主流电视媒体的核心竞争力将日益围绕在品牌节目的打造、传播和运营等方面——全媒体运营同样如此。
就竞争而言,数字化乃至网络化背景下的全媒介运营,实际上使得传统电视在节目内容方面的竞争更加直接和激烈。因此,未来节目创意与人才的竞争必然更加激烈!从这个角度,“制播分离”并不是传统电视台业者的主动选择,它实际上是一个市场竞争的必然选择,是产业链专业化分工的体现!
趋势八、随着OTT市场竞争格局的明晰化,优质版权竞争将更加激烈;同时版权方将逐步提出更多利益诉求!
中广研究多次指出:内容版权市场与视频服务市场两者是一个“双边市场”架构:两个市场的发展息息相关,并体现在市场规模、市场周期、价格信号、市场深度等方面。
可以预计,随着OTT用户群的扩大,以及OTT市场格局的日渐清晰,内容版权放将提出更多的利益诉求——因为彼时版权方的谈判成本更低、驱动力更强!
在另一方面,OTT市场格局明朗之后,主流视频网站将竞争各类优质版权,以期望实现差异化竞争。例如,近期腾讯视频从搜狐视频手中抢下《中国好声音》第二季的网络版权。
趋势九、 多模终端成为智能终端重要形态,Media Gateway(家庭网关)成为未来家庭信息入口制高点!
随着OTT的快速崛起个各方势力在此领域的角逐,OTT终端将覆盖越来越多的用户(参考智能手机普及速率)。但OTT终端并非完全取代其他数字电视终端。事实上,从整个TV应用格局来看,有线数字电视和OTT TV将作为主流形式共存和共同发展。这将推动DVB+OTT智能终端的逐步放量。
而从更长远的角度看,应用于家庭网络环境的Media Gateway(媒体网关),才是未来家庭信息入口的竞争焦点。Media Gateway在多个媒体云与多个用户智能终端之间提供跨网、跨终端的联接; 实际上是在最接近用户的节点进行业务部署,并面向各种家庭终端提供全方位媒介服务。
终极预测:大视频产业将从技术驱动向业务驱动演进,未来是“产品为王”的时代!
产品理念是互联网业者区别于电信业者及广电业者的根本之一!BBC在向新媒体整合和转型过程中提出了“1个品牌、10个产品(线)、4类终端”的旗帜性口号。这充分说明BBC在新媒体运营中对产品理念的重视。而完整的产品概念应该涵盖从产品定位与产品你规划到产品运维与优化的完整过程。因此,一个完整的产品涉及用户、内容、渠道、技术支撑与服务等多个环节。
在三网融合的深入演进过程中,数字技术使不同环节紧密相连,导致产业链不同环节深入交融——这才有所谓“大数据”概念。因此,不管是“内容为王”还是“渠道为王”,都是阶段性和片面的竞争理念,未来将是“产品为王”的时代!
推荐阅读
专栏作者
经典栏目
精彩专题
关注我们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