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格兰旗下网站:中广互联  格视网  卫星界  社区
登录注册

登录X

没有账号?  快速注册>

首页新闻正文

从技术成熟度曲线谈社交电视的商业机会

导语:全球技术研究和咨询公司 Gartner每年会发布新兴技术成熟度曲线报告。因其技术成熟曲线是根据技术发展周期理论来分析新技术的发展周期曲线,因此它可以帮助人们判断某种新技术处在哪个发展阶段,是否已成熟或可采用。

  全球技术研究和咨询公司 Gartner每年会发布新兴技术成熟度曲线报告。因其技术成熟曲线是根据技术发展周期理论来分析新技术的发展周期曲线,因此它可以帮助人们判断某种新技术处在哪个发展阶段,是否已成熟或可采用。在其最近发布的2011年新兴技术成熟度曲线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到社交电视(Social TV)赫然在列,并清晰的标注其位于“技术萌芽期”(Technology Trigger),在这一阶段新技术突破,新产品快速大量发布,但仍旧需要扎实的基础理论研究,并且需要5-10年才能成熟;而互联网电视(Internet TV)则被列在了“过热期”(Peak of Inflated Expectations),在这一阶段,技术期望膨胀到颠峰,在这时候容易出现过高的热情和不现实的项目。


Gartner2011年新兴技术成熟度曲线

  对照目前行业 中“社交电视”相关产品的现状,发现这张曲线图确实非常准确的定位出社交电视目前的技术阶段。从2010年“社交电视”被美国MIT技术微博客“Technology Review”评为当年10大新兴科技之后,市场上已经涌现出很多社交电视的产品,这里面以移动互联网应用为主,但也能看到打着“社交电视”做噱头的电视机厂商。许多新技术和新产品涌现出来,不时的让人眼前一亮。但说到成熟的商业模式,却很难找到成功的案例,即使有也是很其他成熟技术的结合产品。

  从对“社交电视”的追热中冷静下来,可以思考一下未来5-10年,在这一领域可能出现哪些商业机会,设想一下社交电视在中国的发展趋势,也能起到头脑风暴的作用,反正Gartner的技术成熟度曲线已经告诉我们社交电视处在萌芽期,这个阶段什么商业机会都可能发生,也都可以发生。

  首先,必须承认的是,人们看电视的方式在悄悄改变。最近,数字电视录制服务提供商TIVO发布的一份用户收视研究报告显示,近2/3的观看请求是来自于OTT(Over-The-Top)终端,请求的内容则是电视回看或点播,而只有38%的用户请求是观看直播电视。TIVO相信,随着具备联网功能的电视机大量上市,用户观看直播的比例会进一步下降。而变化后面隐藏的,就是商业机会。社交电视在慢慢改变人们看电视方式的时候,也带来了新的商业机会。之前,就有人在专注于社交电视的科技博客网站“LostRemote”上撰文,社交电视会成为数十亿级美元的大市场。尽管没有确切的数据支撑这样的预测,但2011年多个创新的社交电视公司或技术屡屡被大公司收购,表明社交电视后面巨大的商业机会正在被行业巨头所认识。以下是一些案例:

  • Yahoo收购具备语音识别技术的IntoNow,发展自己的互联网电视产品;

  • LocalResponse收购社交电视应用Philo,扩展其精准广告向电视签到服务拓展;

  • 社交电视分析公司Bluefin Labs获得时代华纳投资公司牵头的B轮融资1200万美元;

  • 社交网络巨头Facebook和Twitter分别宣布将进军社交电视领域。

  在讨论“社交电视”带来的商业机会的时候,我们不妨把“社交电视”的定义放的宽泛一些。笔者对社交电视的理解是,社交电视不是简单的通过电视来访问社交网站,而是通过社交技术或平台来支持用户进行与电视相关的社交活动。所以从这点来讲,所有和电视相关的社交化应用或产品,都可以纳入“社交电视”的范畴。依托于互联网或移动互联网的社交电视,带来的商业机会也相比传统电视领域更加开放。我们不妨从用户消费电视的过程,来粗略分析一下可能的商业机会。

  对用户来说,观看一个节目或视频的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段:

  1) 观看前;即内容发现阶段,用户希望了解“会发生什么?”,即视频的预告信息;

  2) 观看中:即内容消费阶段,用户希望了解“正在观看”内容的实时关联信息,或是与好友及时分享观感;

  3) 观看后:即内容反馈阶段,用户希望和好友传递和分享“观看过什么?”,即与视频相关的延后关联信息,并可触发新的内容发现。


图:用户观看电视的循环行为


  1. 内容发现

  内容发现是用户使用内容的触发,也是内容营销的最重要环节。实际上社交电视最开始的初衷,就是通过社交网络帮助用户发现感兴趣的内容,并能方便的接入内容,而早期的社交电视应用也是围绕内容推荐功能,这一点对于内容提供商来说尤为重要。根据调研机构Econsultancy的报告,对那些不上网的人们来说,90%的电视节目选择会受到周围亲朋好友推荐的影响。

  在2011年,美国最大TV运营商Time Warner Cable发布了为iPad度身定制的TV应用TWCable TV™。该应用允许Time WarnerCable的用户,通过有线网络直接在iPad上获得推荐和观看电视内容。而更早一些时候,以色列的互动电视服务ORCA推出的“Compass”内容推荐引擎,可以提供多种定制化的推荐机制,这一推荐平台将应用于法国电信IPTV业务,帮助其用户快速找到个性化的内容。而美国有线运营商Comcast则向其用户提供了一项新的内容推荐服务,该服务基于用户在社交网络平台Facebook上的社交信息及用户行为分析,可以向其用户推荐最热的内容,如下图中“Friend Trends”所列出的就是在用户Facebook好友中最受欢迎的内容。


Netflix提供的基于Facebook社交网络的内容推荐服务

  2. 内容消费

  内容消费是用户真正观看电视节目的环节,通常情况下用户不愿意在观看内容的时候被打断或是骚扰,因此很多研究建议在这一环节,最重要的是帮助用户可以“沉浸式”(engagement)消费内容。这不是说完全不做任何事,相反的,应该多的提供给用户与其正在观看内容高度关联的延伸信息。

  这里面至少包含两层意思:1)在用户观看内容时,提供与内容关联的延伸信息浏览,例如用户在观看体育比赛,用户希望能自主浏览球员信息、关联比赛动态等,而这些是能够有效帮助用户沉浸式消费的。延续这种思路,如果把目前强制用户观看的植入式广告,换成关联广告信息阅读,是否更能为用户所接受呢? 2)帮助用户最及时的分享观看体会。实际上,用户在观看电视时,是有强烈的愿望希望和好友分享观看体会的,尤其是体育比赛、娱乐节目等适合一起看的内容。而一旦节目结束,用户分享的意愿会直线下滑。因此,如何为用户提供优越的分享体验,足以成为一门生意。在最新的CES2012上,智能电视应用发行商Flingo发布了一款智能电视上的社交电视应用,用户只需要一键就可以分享正在观看的内容,包括添加自己的观感、为节目添加“喜欢”等。


图:Flingo发布的SYNCAPP智能电视分享功能

  3. 内容反馈
内容反馈环节,最有价值的实际上是用户对于节目的观感和评价信息,这些信息对于评估节目的收视情况,节目后续制作方向等都有非常高的参考价值。例如:

  • 节目发行方可以把社交电视作为节目制作和互动的新渠道:现在越来越多的电视台在定位自己的新媒体战略,其中之一就是利用新媒体来延伸节目的可达受众。例如通过微博,有的节目提供方让用户参与对节目制作的决策,增加节目对于用户的吸引力。热播节目“Project Runway” 的最新一季,开始采用Twitter投票的方式来鼓励观众和粉丝参与节目设计的选择。观众们通过Twitter上的#话题,可以为自己喜欢的设计投票,这样可以帮助他们喜欢的设计赢得10000美元的奖励,这样在新的一季就可以看到他们喜欢的设计作品了。这一点国内的电视台应该值得借鉴,不仅局限于节目制作环节,甚至可以利用微博这一工具和电视节目的整个链条关联,从节目策划、制作、市场营销方面与观众形成深互动,把不再看电视的重新拉回到电视机面前,因为节目是他们喜欢的,甚至自己决定的。

  • 节目发行方也可以利用社交网络进行节目收视率调查:目前的社交电视应用,一般都提供节目签到功能,即让用户自己在社交平台上签到自己看过的节目。目前已经有专门的社交电视统计网站,如Trendrr.tv,支持跟踪那些在社交网络上最热门的节目,并且定期发布统计数据,这些统计数据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节目的受欢迎程度和收视率情况,而这些数据的来源主要是Facebook和Twitter上的公开发帖,以及SocialTV应用(如Getglue和Miso)上的节目签到(Check-ins)记录。


Trendrr.tv网站提供的节目收视排行

  • 广告主可以利用社交电视分析广告到达率,以及用户对于广告的市场反馈:这一点主要针对电视广告。在广告策划中,有一条USP原则,即 Unique Setting Proposition,指独特的销售主题,只有当广告能指出产品的独特之处时才能有效。 那么,如何体现USP确实起作用了呢?当人们在Facebook或新浪微博上讨论自己看到的感兴趣的广告时,他们会说出自己对产品的看法、理解以及是否愿意尝试或购买。而社交网络丰富的个人账户信息,为广告主提供了丰富的数据,这些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消费者的利益诉求,分析用户是否真正捕获到了广告主希望传递的“独特“主题,从而评估广告投放效果和调整他们的品牌。
以上只是从用户消费内容的角度,对社交电视的商业机会做的一个小小的头脑风暴。就像Gartner技术成熟度曲线指出的,社交电视目前处于技术萌芽期,大量的创新技术和产品会不断涌现,其商业模式也必然和移动互联网时代一样,在一个开放的环境下以开放的方式不断成熟。而在这期间,真正具备创新技术、理解用户需求的公司将生存并发展壮大。

 

【责任编辑: 王翠霞 】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作者专栏更多

关注我们

    中广互联
  1.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2. 电视瞭望塔
  3.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4. 5G Plus
  5.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6. 4K8K
  7.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8. 中广圈子
  9.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10. 格兰研究
  11.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12. 卫星界
  13.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